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净土古刹玄中寺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淫雨霏霏的夏日,山西省交城县石壁山中的这条崎岖山路上,走来了一位远道而来、步履蹒跚的客人。这位客人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日本佛教史学者常盘大定博士,老人远渡重洋、跋山涉水到中国来的目的只是寻找一座名叫“玄中”的寺庙。那么,这座隐居在深山绿树中的中国古寺,究竟是凭借怎样的魅力令这位日本老人魂牵梦饶的呢?
  片花:
  这就是玄中寺,他背山面水,安逸的躺在山谷中这个天然摇篮里,婴儿般的享受着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贪婪的吮吸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营养。这里层峦叠嶂,山形如壁,故人们又把他称为“石壁寺”。
  仔细端详玄中寺,规模不大,建筑也称不上宏伟壮观,弥足珍贵,却早在1983年就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玄中寺之所以能让国内虔诚的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又能使海外信徒慕名而来,这一切都缘于他既是佛教净土宗的根本道场,又是中、日两国净土宗的祖庭。那么,净土宗是佛教中怎样的一门宗派,他又是如何在玄中寺生根、吐绿、枝繁叶茂,进而香飘海外的呢?
  在山西这块儿饱经五千年风雨洗礼的文明故土,处处弥漫着绵延不绝的香火。在这片山河阻隔的天地里,汾河两岸的百姓从来没有停息过造神运动,同时也不断接纳着外来的神,并把他们本土化。
  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也就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一天,人们在石壁山这个静谧的山谷中大兴土木。当时的匠人们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这座凝聚着自己智慧和心血的寺庙,日后会声誉远播、名重千年,成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
  玄中寺建成之日,正是社会动荡之时,百姓流离迁移,无有宁日。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此时的人们需要一种宽容,一种解脱,而天竺传来的佛教恰好能为中土的百姓带来心灵上的慰籍,不过,天竺传来的佛教教义深奥难喻,难以移根在中国百姓心中。
  这时,佛国天空中一颗闪烁的巨星降临黄土地,一位名叫慧远的佛法大师出生在雁北(今山西代县)一户贫苦的农家。父母怕养活不了他,自幼便将他寄养在寺庙里。慧远聪明伶俐,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对老庄哲学很感兴趣,并把儒道融汇在一起,更主要的是他提倡人们通过信佛投生西方净土,将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简化到人人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程度,迎合了中国百姓朴素的心态,从而成为净土宗的先导。
  慧远圆寂后,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玄中寺迎来了另一位出生于雁门的名僧——昙鸾。也许是因了玄中寺恬淡宜人、适于修行,昙鸾在这里潜心研究儒道经典,著文布道,弘扬净土教化,被尊为“净土宗”的创始人。他很受魏孝静帝的敬重,被称为“神鸾”。隋末道绰、唐初善导两位大师相继在这里弘扬净土宗风,使净土宗最终在玄中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佛教教派。
  由昙鸾奠基,道绰发扬光大,善导开宗明义的中国佛教净土宗,一脉相承,它以简便通俗的修持方法,在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了中下层社会众多的信徒,成为与禅宗并驾齐驱的宗派。后人于是将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尊为“净土三祖师”。因了“三祖师”曾在这里修持、讲道,玄中寺名正言顺的成为净土宗的“根本道场”。
  片花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几经碰撞,最终寻找到了契合点,与儒、道谛义相融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出了璀璨夺目的光彩,并以中国为源地向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传播。净土宗的出现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颇具革命性的重大事件,是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的里程碑。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八千万佛教徒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信奉净土宗,日本的佛教传自于中国是不争的史实。在那个年代,日本的净土宗依据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的教义立宗,以玄中寺为祖庭。那些虔诚的净土佛子无限景仰、崇拜祖庭玄中寺和三祖师,但他们似乎并不知道玄中寺的确切位置与状况。于是便有了常盘大定博士远渡重洋,寻找玄中祖庭的动人一幕。
  玄中寺和日本人非常投缘,近几年来此拜谒的日本友人络绎不绝。他们对玄中寺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情意,留下了中日友好的片段。
  采访:交城县史志研究会会长 田瑞
  1942年的时候,正是昙鸾大师圆寂1400周年,日本僧人们从日本过来,和玄中寺的僧人共同举办了一个法会,就是“昙鸾大师圆寂1400周年法会”。法会结束以后,有个叫菅原蕙庆的日本高僧,就折了一把玄中寺的枣枝,带回去移栽在他的枣寺里。15年后,也就是1957年,菅原蕙庆从日本,从已经长好的枣树上砍下一枝枣枝,就是这个枣枝。这个枣枝有两个根,一个梢,同根一脉,象征日本净土宗和中国的净土宗是同根生,它也是中日友好的见证。
  这座千年古刹的风云变幻。
  枣枝禅仗的主人菅原长老一生曾八次到玄中寺拜谒祖庭,并取“玄中寺”三字分别为三个孙女命名,还曾在三祖堂前的树下埋下落齿。老人如今已往生净土,他的部分遗骨安放在玄中寺中。聆听着祖庭的晨钟暮鼓与绕梁经声,他将伴着玄中这座千年古寺,一同经历今后的每一次日升日落,春华秋实。
  片花:
  今天的玄中寺,俨然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寺中的建筑没有经得住风雨的洗礼和炮火的摧残,如今呈现出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只有这块初建时的北魏残碑,以古寺元老的身份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千年古刹的风云变幻。
  采访:交城县史志研究会会长 田瑞
  玄中寺到现在有1532年的历史了。隋唐以后,在贞观9年,唐太宗来玄中寺巡视,他到北都巡视,当时太原是北都。路过玄中寺时,唐太宗专门拜谒了道绰祖师,当时道绰祖师在这儿当住持。唐太宗赐名“石壁永宁寺”,当时叫成“石壁永宁寺”了。石壁寺(玄中寺)就由民间寺院一跃成为官寺。在当时玄中寺名声很大,当时十里石壁谷,来听道绰祖师讲经的多达一千多人,书上记载“声震宁谷”,就是说一到念经的时候,整个石壁谷都能听到经声,玄中寺名声很大。
  净土宗以山西为中心广为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黄土高坡上的妇女被称做“婆姨”,就和净土宗大有渊源。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与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在山西曾经有过一段几乎全民信奉佛教的时期,即绝大多数的妇女都成为“优婆夷”的时代。而今天“婆姨”的称呼正是过去“优婆夷”的简称或者说是从“优婆姨”演变而来的。 

玄中寺

本文作者:孔烨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乡土山西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