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广仁王庙寻遗踪

  有人说:“中国的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因地上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地上文物博物馆”。我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全部坐落在山西,分别是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芮城广仁王庙和平顺天台庵,相对于其他三座唐代木构建筑而言,芮城广仁王庙是被记载和报道最少的,直到2001年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是一座怎样的庙宇?它如何历经千年沧桑而保存至今?它为什么叫“广仁王庙”?“广仁王”又是指谁呢?深秋时节,我们来到芮城县,寻访这座鲜为人知的千年古建。
  芮城,是西周古魏国故地,地处黄河中游。春秋时,晋国大夫芮伯万被他的母亲驱逐来到魏国,筑城而居,这里因而得名芮城。在距离芮城县城北三、四公里的中龙泉村,我们见到了这座广仁王庙,当地人称他为“五龙庙”。
  广仁王庙就建在村里的这块高地上,据说原来在庙门和照壁之间,有呈八字形的两座石坡为道,后来因为土崖塌陷,都被毁了,东西厢房也被夷为平地,现在仅存正殿和建于清代的戏楼,看上去单薄、衰败,规模之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更无法和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相比。这里原来供奉着水神龙王,在正殿前檐东侧,嵌着两通唐碑,最早的一块《广仁王龙泉记》立于唐玄宗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碑文记述了当时的县令于公勤于治政、疏泉造池、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造福百姓的事迹,村民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修了这座小庙。可是碑文中并无对“广仁王”的记载。若以时间早晚而论,广仁王庙正殿的始建年代略晚于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早于佛光寺东大殿和天台庵大殿。另一通为唐大和六年也就是公元832年立的《龙泉记》。碑文则记述了广仁王庙庙前的龙泉当年的水势之大、造福之广。当地人说直到十几年前,龙泉还是村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
  采访: 村民 冯大爷 69岁
  龙泉很早以前这儿有水,这儿有两个小泉,这有一个水眼,那儿一个水眼,这中间有个梁,浇地、洗衣服,我们都在这儿,我们村里人吃水,我们村里就没有井,都没有井,都在这儿拿个小桶提,洗菜到这儿洗,咱们这个自来水,在上面打的井比较多一点儿,就把这儿的水抽干了。
  正是因为龙泉造福一方,当地百姓才修建了这座庙宇,供奉龙王。广仁王庙正殿建在一个高1.2米的台基上,座北朝南,屋顶平缓,板门棂窗,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正殿的砖墙是后人修缮时补砌的,整个建筑外表看起来既不象南禅寺大殿那样飞檐斗拱、简约古朴,又不象佛光寺东大殿那般雄浑大气,很难感受到唐代木构建筑的气韵。
  采访: 芮城县博物馆副馆长 张俊良
  比较显著的特点,但是五龙庙从屋面上看,从外面的形态上看,看不到唐代大气恢弘,出檐翻羽这种的情况,就是说就和鸟儿飞翔似的那种感觉,它就是说58年的时候,曾经(重修过),当时由于财力、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檐部的椽已经腐朽了,但是又没有换椽,把前头这截腐烂的一锯椽以后,整个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没有唐代(建筑),出檐深远的那种感觉了。
  采访: 著名古建筑专家 柴泽俊
  这座建筑应该说经过修缮后,似乎唐代的风格失去大半,唐代的建筑风格,唐代的建筑造型,唐代建筑给人们的浑厚朴实的印象,几乎失去大半,或者说这次修缮,我们还不够十分慎重,五十年代,对建筑的研究还没有深入下去,对唐代建筑的风格,唐代建筑的结构,唐代建筑的周围环境及其布局,都没有认真加以研究,残破得比较严重,急急忙忙地修了一下,现在的广仁王庙,墙壁不是唐代的,台基不是唐代的,屋檐按照残破的状况全锯短了,屋顶上的瓦和脊首都经过后人更换,这样在外观上除过里面一些梁架外,在外观上几乎看不到唐代的风格,和南禅寺大殿相比,唐代风格失去大半,给人感到不浑厚,不朴实,不壮观,不是唐代的这种风韵,这应该说在我们修缮保护上,是一个应该十分值得注意的教训,应该深刻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看来我们只有凭想象去揣测广仁王庙当年的影子。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身四周有十六根檐柱,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素雅,虽经历代重修有些失真,但斗拱和梁架仍然保存了唐代木构建筑的鲜明特点。
  采访: 著名古建筑专家 柴泽俊
  广仁王庙的梁架当中,到现在为止都还是原材,都是唐代的原木材保留下来的,梁架几乎唐代的没有改变,四椽伏通架前后檐外,这个体制和南禅寺相同,尽管它的殿堂比较小,四椽伏通这前后檐外,而且作成第二条华拱,就是把斗拱和梁架联为一体,联成一个结构,一材做成的,这样子斗拱不会损坏,梁架也不会损坏,它联构一体,第二个情况就是广仁王庙的梁架当中,没有任何矫饰造作的地方,没有说这个地方做点装饰,那个地方做点装饰,没有矫饰造作的地方,他都是用一根木材做出去,做成斗拱,并且做得很工整,这个时候的建筑,已经属于成熟时期了,晚唐的了,已经属于成熟时期了,做得比较规整,一下把檐头都挑起来了,檐头伸出去,没有什么下沉的危险,它非常坚固,它的朴实的唐代做法,在这个梁架上反映得还是非常清楚的,四角非常平缓,大角梁伸出檐外平展舒服,正是中国唐代那个时期朴实的一个风格,好象江南戴的凉帽似的,那个古式的凉帽那样子,举折非常平缓,又非常舒展的这样一种感觉。
  片花
  直到1983年以前,这座正殿还是村小学的教室。庙里的塑像也就在那时被毁坏了。
  采访: 村民 冯文斌 82岁
  原来中间有个龙王庙,我念书的时候这儿就有龙王爷,边上有两神,站着的神,后头还有两站着的神,两个女童,后头两个男的,一个坐着的神,坐着轿,到天旱了,县里的师范学生,打的锣鼓家伙,吹的洋鼓洋号,祁雨了,县长都来。
  专司降雨的龙王在民间受到万民推崇、顶礼膜拜的待遇要感谢道教的推广。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它形成的时代大约在东汉末期,和佛教传入中原的时代差不多。在现存于世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广仁王庙是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筑。老百姓为了风调雨顺祈求龙王爷保佑,帝王们为了江山稳固也要求助于龙王。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在开元二年召集众臣以歌颂龙神为题作文一百三十篇,又令太常寺配乐做成龙池乐池乐章十首。并为龙王建立祠堂,每到仲春之际举办祭祀。据此推断,广仁王庙可能是在唐朝修龙泉祠的大潮中建起的。而在帝王中最早将民间龙神正式封王的是宋徽宗赵佶。《宋会要辑 礼四之一九》记载:徽宗大观二年十月,册封五位龙神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既然把青龙封为广仁王是宋徽宗之后的事,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庙宇起初应该并不叫“广仁王庙”,到了宋代才改名广仁王庙,供奉五龙之首“青龙神”。但是为何庙前的唐朝碑刻上却写着“广仁王龙泉记”,莫非唐朝时民间已经把青龙神称为广仁王?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片花
  当我们来到芮城县县志办寻找关于广仁王庙的记载时,又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本民国版的县志上赫然写着:五龙庙,在古城龙泉上金建郑泽记。这使我们对广仁王庙到底是不是唐代建筑又一次产生了疑问。
  采访: 芮城县博物馆副馆长 张俊良
  从现存的建筑结构和两通唐碑看,它是唐代晚期建筑,这是没有含糊的,就是说从现存的结构上看,它是唐代建筑,至于说县志上说,它是金代建筑的记载,估计有这么几种可能,一是也许郑泽当时这个人,他分析五龙庙是金代建筑,这是一种可能,再一个是,也有一种可能,就是金代时候曾经维修过,他把这个维修过程记成创建过程,可能他的记载有含糊,还有一种可能,当时五龙庙两面原来有廊房,兴许廊房是金代建筑,但是现在金代建筑已经不存在了,两面廊房也不存在了,现在唯一的就是唐代大殿,和清代的戏台,过去叫乐楼,这几种情况都可能存在,但是从现在看五龙庙是唐代建筑,据很多专家从梁架上考证,是没有问题的。
  广仁王庙,这座一千多年前的村级小庙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和谜团,有些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然而实际上,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可以在不经意间造出这么一座坚固的木构建筑,足以使我们后人骄傲了。只是庙中的破败和荒凉,多少让人感到几分痛楚。作为我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广仁王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水利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采访: 著名古建筑专家 柴泽俊
  广仁王庙在梁架结构上,还不失唐代建筑的朴实风格,和一种庄重的手法,但它下一步应该做的工作是有根据的加以研究,加以复原,广仁王庙仍然会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承认,所可惜的就是已经把现场的一些资料,一些依据丢失了,修缮期间丢失了不少,现在只能从地下发掘,找一找唐代的瓦当,唐代的滴水线,唐代的台基线,唐代的台阶位置,找见以后,它的梁架还是原来的,墙体来讲,我们已经失去了,我们可以仿照就近墓葬当中的一些唐墓当中的做法把它加以复原,我想如果有根据的复原的话,五龙庙还不失为中国一座唐代建筑的典型作品。 

本文作者:刘小慧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乡土山西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