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绛县

  绛州往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山西省新绛县万安乡的村民在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北宋砖墓。这一发现引起了山西考古界的关注,经过精心发掘,这座以四合院形式布局的砖墓重见天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墓室两扇别出心裁地假门,西为老夫人开门,东为少妇人开门,其余全部以牡丹砖雕组成。墓顶以对向飞天组成十对斗拱,并饰有麒麟送子、天女散花。这些繁复的雕饰向人们无声的讲述着墓主人生前的奢华与富足。像这样的千年古墓,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新绛这块儿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上,他们只不过是新绛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一道道皱纹,只不过是老人身边悠悠汾水中的一叶叶扁舟。日夜流淌的汾河水,带走了这位老人曾经的似水年华,带不走的是老人记忆中的流年往事。
  片花:
  新绛古称绛州,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属魏。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天县城所在。掐指算来,新绛古城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了这段深沉厚重的往事,国务院于1994年授予新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
  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当地老人说,古绛州是一座“卧牛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南为嘴北是臀,东西天池代表牛眼,角塔象征牛犄角,唯一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六十二条巷是牛肋,宝塔暗喻牛尾。
  想来,如果用图画比拟,对称的建筑只能算做图案画,不是国画。而新绛,就如同一幅酣畅淋漓的国画,讲究山水意境,追求民情神韵,自然之趣,从而把呆板对称的形式摒弃在外,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城建风格。
  片花: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善于把伟岸的古建标榜为城市象征,以此来展示古城的博大精深。就像双塔之于太原,大雁塔之于西安,天坛之于北京,“绛州三楼”在新绛人心目中的位置,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味得清了。毕竟在这个不大的小城里,不论你走到哪里,始终躲不过“绛州三楼”呵护的目光。究竟“绛州三楼”陪伴新绛人守望了多少个春华秋实,迎送了多少次日升日落,这大概只有“绛州三楼”最清楚了。
  “绛州三楼”,就是这三座雄峙于新绛城西高垣上的钟楼、鼓楼和乐楼,他们是古绛州百姓传报平安,祈愿酬神的公益性建筑。钟楼,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内悬万斤巨钟;鼓楼,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乐楼,是唱戏的舞台,现存为明代建筑。
  采访: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乐楼有上下两层,这个舞台特殊的一点就是上下两层都能演戏。据老百姓说,下层演戏,上层可以演皮影。乐楼前的坡上面的石头中间,嵌了七颗“星星”,是按北斗七星形式嵌的,传说午夜人静的时候,能看见七颗星星发光。虽然这个是传说,根据科学道理讲,石头可能含有放射性的矿物质,时间长了,元素释放完了,也就不发光了,现在就看不到了。这是过去人说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被南人盗跑了,南人都叫“南蛮”,“南蛮”盗跑了,也就不发光了。这个衙坡(七星坡)就是个天然的剧场,从坡下到坡上,观众之间谁也不影响谁。
  逢年过节,楼上好戏连台,楼下欢声笑语;里面人山人海,外面钟鸣鼎食。演绎着千百年来新绛人的悲欢离合,寄托着千百年来新绛人企盼的盛世之音。
  片花:
  这座庄重宏伟、朴实雄威,在岁月之手的无情打磨下已经略显斑驳的元代古建,就是曾经威镇一方的绛州大堂。绛州大堂又名“帅正堂”,唐初,李世民在稳定李氏王朝的基础上,为讨伐平息外族入侵,东征高丽,命左领大将军张士贵在绛州设帐募军,招兵处就设在这座大堂内,寒窑出身的薛仁贵风尘仆仆赶来投军,由此走上了报国平寇的军旅生涯。时光流转,人去堂空,只有这些木柱恪尽职守,坚持到了今天。近年,人们又在绛州大堂内发现了极为珍贵的宋真宗赵恒御制刻石《文臣七条》。
  采访: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公元1002年,宋真宗(赵恒)给全国的文臣武将制定了几条戒律,要求下级官员都必须遵守,为民众办好事情。第一条是“清心”,第二条是“奉公”,第三条是“修德”,第四条是“责实”,“责实”是说办公人员应该实事求是,就是务点实际,不要光搞虚假的东西,第五条是“明察”,第六条是“劝课”,第七条是“革弊”。这七条基本上包括了文官的方方面面,就是说如果官员能按照这七条执行,那么你就绝对是一个好官,尽管《文臣七条》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但它的现实意义仍然很大。
  在后人们看来,如此严厉完备的文臣规范,倘若当时的臣子都能恪尽职守,估计大宋江山也不会沦入金人之手。
  在距离绛州大堂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供知州、夫人、小姐消遣游览的州署花园——绛守居园池。
  采访: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绛守居园池是隋代开皇16年(公元596年)开始修建,一直到现在。这个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地位很重要,是北方最古老的园池。它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相当高。说到这个园池,因为园池里必须有水,说到水就要说到一个人,叫梁轨,梁轨是隋代开皇时代的官员,是个请政廉名的好官。(新绛)尽管有汾河,但是这个地方并不是太富裕,属于盐碱地,水也不能喝。(梁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清楚的知道距县城西北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个“三泉”,把三泉水引过来,一方面能灌溉农田,老百姓能受益,另一方面能解决县城人民的吃水困难。
  有了活水源头来,经过后人的精心修葺,绛守居园池声誉鹊起,终成塞上名园。王勃、岑参、欧阳修、司马光等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不胜枚举的题咏之作。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居园池》诗中赞道:“绛台使君府,亭台参园圃。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池鱼常跃金,水帘常有雨。怪柏锁蛟龙,丑石斗豸区 虎。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园以人传,园以文传,本是官衙花园的绛守居园池声名大震,成为众人向往的北国胜境。
  汩汩泉水通过绛守居园池流入绛州古城的每一条街市,浸润着绛州百姓的心田,延续着古绛州繁荣、富庶的香火。
  片花:
  古城新绛,有的不仅仅是令人津津乐道的往事,更有让人忍不住去触摸的凝重的文化。
  自从有了象形文字,我国书法艺术便具雏形,在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隧道后,书法艺术最终成为华夏文明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而新绛现存的“碧落碑”和“绛帖”,则是这朵奇葩中散发着缕缕幽香的花蕊。
  这就是堪称绛州一宝的“绛帖”,由尚书郎潘师旦摹刻于宋太宗淳化年间,至今已足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绛帖》收录的历代佳帖极多,内容颇为丰富,有古苍颉书、有李白书、有诸葛亮书,有颜真卿书,再现了历代书法名家的风貌。
  这块隐居在龙兴寺的“碧落碑”,是我国仅存的一块唐代小篆碑。碑文笔法工整,掺取钟鼎、古籀、小篆之长,融会贯通,创造出姿态优美,风格独具的新篆体,被历代书家视为珍品。碑文篆书奇古,后人难以释读,历经千余载,惹得历代文人墨客前来鉴赏摹拓,驻足忘返。“碧落碑”和“绛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永远是书苑墨海中闪光的珠宝,永远是新绛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片花:
  绛州往事有的已经伴着钟楼悠扬的钟声飘散到了九霄云外,有的却深深地刻在绛州大堂斑驳的皱纹中。只有那些五彩纷呈的民间技艺,真实、直接的告诉今天的人们古绛州的繁华似锦,刺绣、皮影、贡笔、澄泥砚、云雕漆器,还有那登上中南海“怀仁堂”舞台的绛州鼓乐。

  绛州奇葩

  在全国各地花样繁多的庆典活动中,人们经常能见到一支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绛的民间鼓乐团。他们表演的《秦王点兵》,以娴熟的技艺,昂扬的激情,把一千三百多年前秦王李世民在绛州演武练兵的雄壮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瞬间就将观众带进了那“武功定天下,文德绥海内”的盛唐岁月。那时的绛州,就是一座备受瞩目的文化名城。时光流转千年,虽然黄土高原凛冽的寒风已经模糊了古绛州的容颜,但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隐匿在乡间村里的民间技艺,仍然向人们吟唱着绛州的古风遗韵。
  片花:
  即便是在漫不经心地翻阅《新绛县志》,那些记录着古绛州繁华似锦的词句也会不时跃入你的眼帘。早在周时,这里就是水旱码头。那时的运粮船自秦都雍城,沿渭水转黄河,再经过汾水直达晋都绛州。水陆交通的兴起,使这里逐渐发展成甘肃、陕西、河南等地手工业品加工和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据1938年统计,新绛不大的县城里各种商户摊贩达千余家,拥有资金近三百万银元,工商业贸易总额在全省仅次于太原。沿流至今的澄泥砚、云雕漆器、刺绣、皮影、贡笔,韵味不减当年。发达的手工业为绛州赢得“南绛北代(县)”、“手工业城”的美誉。
  片花:
  绛州澄泥砚,是与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以及甘肃临洮的洮砚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不同的是,其他三砚均为原石精雕打磨而成,惟独澄泥砚是过滤细泥,加工烧制的陶砚。这种砚质坚细腻,经久耐磨,坚而不燥,腻而不滑,观如碧玉,抚如童肌,性温绵润,呵气即湿。澄泥砚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含津益墨,呵气可研,不伤笔、不耗墨,能与石砚相匹敌,有“中国陶砚之冠”的美誉。
  澄泥砚与石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塑性强。他不象石砚那样受到石料的形状、大小、厚薄,以及石质的粗细和尊卑的限制,软硬适度的泥团,可凭制砚艺人的技艺和想象,雕刻为各式图案、塑造出任何形象。
  采访:澄泥砚专家 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澄泥砚相对来说颜色比较多,有膳鱼黄、蟹壳青、玫瑰紫、朱砂红,有好多颜色,因为它是烧的,烧的工艺稍加变化,它的颜色就有变化。从配料上解决一下,再从烧的工艺上解决一下。象别的石头砚就没有这个特点,它就是石头里原有的色彩,澄泥砚就可以烧制出好多颜色,就象音乐里的七个音符,只要稍微变动两个音符,颜色就不一样,出来的东西就又是一种感觉。
  所谓“澄泥砚”,就是用澄滤去渣的江河湖泊沉泥或优质山泥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烧炼而成的砚台。本来,只要是有河流的地方,随处都可以“澄泥烧砚”。但是,只有用绛州地段的汾河泥才能烧制出上品澄泥砚。汾河发源于山西宁武的管涔山脉,迂回曲折,绵延千余里,百川汇于一水。上游山高水急,泥混质杂;下游流速减缓,泥沉水清。在新绛,汾水折西流向黄河,形成偌大的汾河湾,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泥沙淤积在这里,成为烧制正宗澄泥砚的不二选择。正如古书中所记载的:“绛州人,善制澄泥砚,缝绢袋置汾水中,逾年而取之。”可见,一方澄泥砚的诞生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可谓“砚成一方非几日之功。”从采泥澄细、淘沙除杂、制模成型,到雕刻装饰、添料烧制、定型加工、打蜡抛光,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往往一窑很难烧出几方好砚,加上秘方不得真传,难以普遍生产,故而,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这样精密而繁复的工艺,在东汉末年时就被睿智的中国匠人所驾驭。唐朝时,绛州澄泥砚被列为贡品,备受当时文人和书画大家的垂爱,有“砚中第一”的赞语。澄泥砚的制作技术,到宋代时更加发扬光大。这时的人们开始在澄泥中加入铅化物黄丹,就是为了加强泥土的硬度,再经过烧蒸,使得坚硬如石,遍体生津。这种北宋时就出现的烧制工艺,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采访:澄泥砚专家 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绛州澄泥砚从唐代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遗留的遗迹不是很多,但是在民间有好多传说。一年春天发大水的时候,有一条红鲤鱼,在新绛就顺着汾河游到黄河里去了。黄河里的好多鲤鱼都想跳龙门成龙,这也是鱼的最高理想。这条红鲤鱼也想跳,但是跳了好几次也没跳过去,最后灰心丧气的又顺着汾河逆流而上,又回到绛州,总想给社会做一点儿贡献,就变了一个学士,给一个烧澄泥砚的老头儿当了徒弟,拜师学徒。跟老头儿烧了几年,砚台烧的也不理想,觉得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总想做突出贡献。有一天烧砚台的时候,就纵身跳到窑炉里去了,后来师傅起来也不见这个徒弟了,开窑的时间也到了。一开炉屉,炉里出来好多好砚台,后来知道徒弟已经献身到炉窑里了。
  美丽的传说伴着这日夜不息的汾河水流传了千年, 澄泥砚那曾经缭绕的香火却不再绵延。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朵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的民间艺术奇葩凋谢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战火硝烟中,也有人说早在清代就枯萎了。此时再追究澄泥砚制作工艺石沉大海的时间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这朵民间之花异彩重放。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战国名相蔺相如的后裔----蔺永茂、蔺涛父子开始多方收集、潜心研究、反复实验,力图使澄泥砚这朵已经凋零的奇葩重新绽放。
采访:澄泥砚专家 原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 蔺永茂
  清代的有些人想恢复澄泥砚,特别是乾隆皇帝,专门差人从新绛把汾河泥挖上,从江苏请雕刻的砚工,在故宫里制作。最后乾隆皇帝的实验也没成功。后来我就想,几百年也没人把澄泥砚开发了,在咱手里能不能开发了。没有现成资料可寻,比如泥究竟怎么样处理,先弄什么,后弄什么,烧怎么烧,温度达到多少,到多少就算够了,这些很具体的东西都得从头做起。为什么我和儿子一直搞了十几、二十年,因为很多东西都得从原始起步。84年收集资料、研究,文字性的资料完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就到90年了。窑怎么样盘,用什么样的窑来烧,都没有留下具体的东西。但是我是搞文物的,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烧陶器的这套东西我就比较熟悉,因为澄泥砚毕竟属于陶,因此就参考烧陶的方法烧,把窑就建起来了。然后通过文字资料,定下一个初步的工艺流程,在这个流程上开始实验,91年才烧制成功,才烧了那么几块儿。
  复苏新生的绛州澄泥砚,将古代传统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造型优美典雅,色泽鲜艳明丽,给人一种古朴凝重,秀美优雅之感。就像这方宝砚上无意中烧制出的雄鹰,古老又年轻的澄泥砚将振翅高飞、翱翔长空。
  片花:
  除了澄泥砚,最值得新绛人炫耀的恐怕要数云雕漆器了。
  云雕漆器始于元代。相传,它出自浙江漆匠之手,后来失传。1913年,有一外商带着一些破旧云雕漆器来到新绛,找漆艺匠修理。新绛的三名匠人揽下了这一活计,他们边修复边研究,并着手仿制。而后,他们三人各自开办油漆铺,生产简单的云雕漆器制品。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绛县从事生产云雕漆器的商铺达到了几十家。
  云雕漆器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首先在作好的木胎上涂朱、黑颜色的漆层,相间堆起,一般要漆七十至八十道,最多可达百道以上,然后用利刀剔刻出云纹图案。剔刻斜刀深约五毫米,刀口上宽下窄,从刀口上显露出不同颜色和层次的花纹,看去,宛如各种形态的彩云。云雕漆器是采取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技法,以制作精巧,造工卓异取胜。是中国漆器工艺中的珍品。
  片花:
  铿锵有力的绛州鼓乐,把新绛人的日子敲打得红红火火;本是舶来品的云雕漆器,却能在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城生根发芽,进而枝繁叶茂,又让人不得不钦佩这座城市的博大与包容;那延流千年,曾一度失传,终获新生的澄泥砚,更是让人对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大的生命力惊叹不已。其实,何止是新绛,三晋、中华,从来都是这样,活力四射,生生不息。无论从前、现在,还是将来。 

本文作者:孔烨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乡土山西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