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02.jpg (9359 字节)
第二节 人生礼仪

  人是社会的人,民俗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之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与沟通作用,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都是通过人生之中的各种礼仪实现的。

  礼仪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也“是一种交流的媒介”。人是社会中的人,群体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对新的成员予以接纳与承认。如梁漱溟先生所讲:“礼的要义,礼的真意,就是在社会人生各种节目上要沉着、郑重、认真其事,而莫轻浮随便苟且出之。”(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所经历过的最重要的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与丧礼。出生时的祝贺鞭炮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而丧礼上的丧钟则是生命的终结。关于婚礼和丧礼,我们后面有专章论述,此处从略。


一、人生关口

  出生是人生历程的第一步。婴儿降生,脱离母体来到世间,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成员加入到社会中来,其所表示的重要性被人类学家称之为“人生关口”。

  在山西民间,婴儿出生的礼仪,包括孩子出生后的一系列仪式。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新生婴儿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是豪门之家还是寒门茅舍,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确定了他或她的先赋性的社会角色,将直接影响到他整个人生选择。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出生把一个新生的人奉献给了温暖的家庭,并按月出生的自然先后顺序确定了他的排行。即一个孩子在同胞兄弟和姐妹中,是老大还是老二,或者是最小的,这样,他就开始与兄弟姐妹们构成了某种由血缘所决定的固定关系。对于由家庭所体现出的社会关系来说,新生婴儿排行老几,是男还是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或她将来在家庭、家族与亲戚关系中的世袭身份与地位。

  由于出生所包含的意义如此重要,它需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以得到家庭、邻里与社会的承认。

  在西方社会,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出生仪式也就是庄重的洗礼仪式,人们确实把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看得非常重要,以致于我们大多数人每年都要庆贺自己的生日,无论是吃面条以示长寿还是吃蛋糕、吹蜡烛以示幸福,这种生日庆贺已成为一种民俗。中国人还发明了12生肖,把每个人的出生都归属于不同的属相,在天干地支、生辰八字中,每个人出生的具体月、日、时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民间以为,出生的时刻、月、年对于人生有特殊意义。

  与此不同的,在现代社会,新生婴儿都必须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登记,记录下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以及出生地,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标志。否则,便意味着他的非正式存在,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在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求职求学,婚姻等诸多问题上都将遇到极大的困难。

  在民俗当中,山西人对出生是很讲究的,人们把怀孕称为“有喜”,测试是男是女,形成各种禁忌以保护孕妇。婴儿出生后要“三朝蒸馒首,馈外家以报喜,九日,外家送粥米、褓衣、枕头”。(光绪:《平遥县志》)在晋南,婴儿出生后要在门外贴一长二寸、宽一寸的红纸,男孩用长方形,女孩贴石榴形,以告邻里。隰县一带“初生子,禁生人入室,插稻秆于门,男二女一”。(康熙:《隰县志》)婴儿出生后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各种热烈欢宴的场面所表现出的功能,便是要确定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让村里的父老乡亲及社会予以承认。当然,在传统社会,在农村社区,此类仪式的隆重程度、影响范围的大小、级别档次的安排,对于每个新生婴儿都是不一样的。头生婴儿,中年得子,唯一的孙子、男性婴儿,诸如此类的角色同女性婴儿,第二、三胎婴儿等等在仪式安排上有很大不同。

  不同的安排及反映了婴儿在家庭、家族中的不同地位,也反映了成人世界的观念,社会结构与婴儿的性别期待。在中国,在山西的农村、社会,重子嗣、重生育、重长子、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婴儿身上就开始体现出来。

  “洗三”是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实施的一项重要仪式,作为一种生育民俗,流行颇广。

  在山西,生子三天时,家人要采集一些槐枝、艾叶,用温开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药洗涤儿体,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涤全身,进洗边唱祝词,很有一些欧洲人请牧师为婴儿洗礼的味道。有的地方还特意用艾团和姜片擦关节等处,用葱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意。有的地方产婆还用秤锤在婴儿身上轻按三下,叫做压千斤,以祝愿婴儿长大以后能够肩负重任成为家庭与家族的栋梁。前者一般用于女孩,后者则多用于男孩。

  “洗三”的时候一般还要剃去胎发。并为婴儿紧三角腹衣,外穿小衫。剃下的胎发不能随意丢弃,父母一般都要把它妥善保存,或者揉成团球装入布袋,缝在婴儿的背心上。民间以为,发如血余,而血为精气之本,佩带在身不遭客忤,所以有些地方婴儿的胎发是始终不剃的。当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孝之始也”的含义。如果是女孩,一般还需用针穿扎耳孔,以丝线穿入,以备长大配带耳环。

  “洗三”对于婚后未孕的妇女也是重要的,她们在喜乐之中还有一丝嫉妒,所以一般都要争着倒洗儿之水,而且倒水时必须向里倒,据说这样就可怀孕生子。

  “洗三”的习俗起源很早,唐代就开始流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代“洗三”风俗:“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宋代此俗已十分盛行。因为洗三有某种卫生防病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山西农村仍然很流行。它不仅可以洗去婴儿胎带的一些污气,预示着婴儿完全脱离母体,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而且还有去病吉利,顺利成长,聪明成才的暗寓。

  在晋南河东大地,除了“洗三”之外,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还要举行祭娘娘的仪式,由主人烧香叩头鸣放鞭炮,献上包着白萝卜馅的馄饨以及吊马(即点燃三块折叠好的黄纸),以谢娘娘赐子之恩。也有出生第七天向神灵祭供的,如汾阳一带在小儿出生第七天,家中备面羊,馒头五碟,猪肉,豆腐各一方,朝向圣母庙设祭。

  婴儿出生第三天似乎是个很重要的日子。“生子洗三、亦设汤饼会,受贺宴客。”(康熙:《永宁县志》)在晋中吕梁一带,第三天亲朋从四方来,给婴儿喜钱,给产妇补养品,婆家热烈欢迎,设宴款待。到了中午12点,也就是“洗三”开始的时刻,婆婆在院子中央面向苍天,向天地爷供奉一朵用白面做的莲花大供,长跪于地,一边献上锡箔、烟酒、香烛,并不断地叩头,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您老人家生在明处,眼尽一切,企盼给我们这些生存暗处的人,多多指引,保佑孩子快快乐乐,平平安安”诸如此类的吉利话。仪式完了之后,产房门口挂出很有特色的红纸葫芦,随风飘荡,它告诉外人不得入内。在晋南则是用艾枝、松柏做成X状钉在墙上,在定襄县,是将带根的秀谷与红布连接扎成一束悬挂在门口,在生男孩的情况下,红布上佩以弓箭和大蒜,生了女孩,则只佩以大蒜。

  这些东西使语言成了多余,你可以把它看作民间的生育广告,它所透露的信息是明显的,既可趋邪免灾,避免婴儿生病夭折,又赋予了主人对孩子未来前途的美好希冀,同时它也是一种门标,忌外人进入产房。


二、摇篮中的护身符

  婴儿在摇篮中一个重要礼仪是“满月”,与出生相比,满月习俗的影响更为广泛。孩子生下一个月左右家中都要为他举行满月仪式。在山西农村,满月不一定固定为30天,一般是先请一位风水先生选一个吉利的日子,只要不克白虎即可。在民间,这个吉日最早是在第15天,多数是在第30天,也有30天之后的。

  满月在古时又称弥月。满月仪式是所有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届时本家成员,本村乡亲以及社区之内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祝贺,最为隆重的莫过于头生长子或中年得子。

  亲朋好友们露出一张张喜庆的笑脸,热情的双手给婴儿送上食物、衣物、玩具和金钱等等,主人则以酒饭相待,有钱人家或独生男孩往往还要请一乐队前来助兴,是为祝满月。一般满月所收的礼物较生日为多,所以山西农村有“穷生日,富满月”的谚语流行。

  在晋南闻喜一带,“小儿弥月,以油煎饼托祀神,大如七寸磁盘,厚四、五分,俗名‘油托’。因以馈其母家,男子九十九,女子一百一。俗云:将来结婚之财礼,男取月肉,而女娶盈也。受人火胁一枚,报以油托六枚,俗名“散油”。(民国:《闻喜县志》)满月仪式热热闹闹,但有几个项目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预测。预测婴儿的前途,为自己算算命,展示一下理想、前途,这也许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具有某种预测功能。

  预测在有些地方又称为“示儿”、“抓生”。古代的《颜氏家训》中讲:“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镂,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贫廉、愚智,名曰:试儿”。这种习俗在山西民间也很盛行。

  在这种人生预测的方式中,人们把它赋予了某种“兆”的功能。如今,无论是看手相还是观星宿,都具有兆的意味,东西方各国都有此种风俗。古代中国的占卜就是观征兆示未来,它是根据事情发生前的某些相应的征候或迹象,来看以后一定会发生某种相应的事情。这就是“兆”,兆的信仰名目繁多,动物、人体、梦天象等,试儿便是其中的一种。似乎婴儿在一大堆物品中,先抓到什么,便预示着某种田后的前途命运。

  当然,这种风俗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把它看的那么认真,所谓好兆头,坏兆头,无非是寄托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某些希望。古人希望男孩子读书中科举,执弓保家乡,女孩子做贤妻良母,所以就摆放上类似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今日的山西农村更加入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物什。通过这种习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迁。

  配戴长命锁。满月时亲友所送的诸多礼物中,长命锁是必不可少的。“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乾隆:《大同府志》)民间的说法一般是男孩子才带长命锁,由姥姥制作,刻有“五世”字样或各种图案缀在下面。以后每年生日那天,由奶奶再裹上一层,一直到12岁仪式完毕,下锁之后将锁上的红布圈挂在最高处,譬如最高的树上,一般是在端午节赶庙会时挂到山中的松树之巅,以示成年之后的孩子能有出息,有远见,位在众人之上。

  在山西的北部,由孩子的母亲或奶奶亲手制作的长命锁,是用蓝线、红线、黄线(绝对不能用白线或黑线,因这两种颜色是不吉利的)编几码之后再打一个猪头状的结子,下面吊几个“制钱”。以后每过一岁家里再给编织一个以配带,直到12岁为止。所有的长命锁都要由父母保存,到12岁时,再把这12个锁缠开用其线作一个裤带,让孩子用到结婚时为止。

  戴长命锁的时间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是一周岁时才开始戴带。长命锁本身也不相同,既有用线做的,也有祖传的铜锁或购买的金属制锁。不管怎样,长命锁寄托着父母的一丝担心,一种忧虑,长命锁之配带是由父母对孩子生命的担心而成俗的。

  小小一把锁,将把孩子的生命牢牢锁住,以防丢失,它也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它同西方的护身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感谢神灵赐子或记名出家,以求顺利成长也是满月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科学还未进入愚昧的沙漠之前,人们相信男女之欢同神灵赐子有某种联系。老百姓更乐于相信婴儿降生是奶奶庙、娘娘庙中的神灵所赐。而且,大多数的妇女都在怀孕之前向神圣的“奶奶”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样,生子之后便要重酬重谢,以为报答。晋南称为“献娘娘”或“祭娘娘”,吕梁等地要在圣母庙前设祭。

  为了孩子能够平安成长,许多地方还要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让孩子记名出家。人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用一个纸糊的小孩作为“替身”贡奉于庙宇,到孩子长到12岁时,还要到庙中还愿。孩子在庙里的替身,那些纸糊的、木刻的、泥塑的小人,往往被久婚不孕,求子心切的年轻妇女偷偷地拿回家去,藏在秘处视为宝物,俗以为这样就可以怀孕得子。

  在人的诞生礼仪中,百天与周岁礼仪也是重要的内容,因其形式与内容和满月无异,故不专述。


三、姓名中的期待

  为婴儿命名也是满月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的名字有小名和官名两大类。

  在山西农村,小名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父母嬉笑中的昵称,如大头鬼、二硬眼、胖胖、小山子等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婴儿体弱,为了防灾而起的名字多与动物有关,如狗剩、狗儿、狗不理、狼不知等等,随意而叫的绰号与节日名称相同也是小名的重要来源;依附巨大的山川河流与建筑物而起的小名也很多,如大同县西册田村附近有个册田水库,该村以小库作为小名的多达12人,这里的暗寓是明显的,寄托了父母希望子女牢固、结实的心理。作为传宗接代,继续香火的一种象征,有些小名往往以孩子出生时爷爷辈的年龄直接命名,如59、63等等,这主要限于男孩。

  在民间,小名很多以难听的字眼来充当。俗以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利于父母的抚养,由于生活贫困、婴儿死亡率极高的旧时代,农家父母们仅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象那些狗、牛、羊、驴等牲口一样,不管吃什么,多苦多累,都能够贱生贱长,平安度日,所以很多人以狗、羊、牛、虎甚至尿、粪堆、毛蛋等字眼命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民间有以贱名欺骗鬼怪的俗信,农民们以为鬼怪妖魔喜欢好听的名字,他们就以这种难听的名字,连鬼都不叫的名字来躲避鬼怪。还有如环栓,意思就是由灶王爷拴住孩子,命名时还要到灶王爷那拉一根红头绳拴在小儿的腿上,以防鬼怪攫去孩子。

  小名也有表达父、祖辈的愿望与理想的。如有福、来福、满仓。所表达的信息一看就明,三喜所示是三代有喜,根成也表示后继有人,如果生的一、二胎都是女孩子,有的人家往往就给她起一个“拖弟”、“改转”、“改改”、“翻转”之类的名字,父母们希望用这种小名能够“拖”、“改”或“转”出个男孩子来。

  相信阴阳五行的家庭也往往为所谓缺土的孩子起一个得土、闰土、小奎之类的名,命中缺金者则叫铁旦、铁柱。

  小孩的官名也就是大名,则比较正式,一般由长辈或请读书人来起。注重字义,是中国人起名的传统习惯,习俗往往根据父母不同的愿望、期待、爱好以及流行时尚为婴儿起个有意义的名字。

  过去,人们的大名受家族、宗族的影响很大,大一点的家族,为了显示家族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区别辈份与等第,预先就为后人规定了名字中的一个字。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同一个家族中的同辈人总有一个字是相同的。而且,承先、启后,敬祖、延宗、兴望发达等内容是起名时的要旨,如光祖、耀祖、继祖;继先、绍先、延先;思达、劲达、钟达、茂达等等名字便是如此。

  在山西农村的有些地方,命名时流行一种“跟爷孙”的方式,也就是根据爷爷的名字决定孙子的名字。如爷爷是三字为名,父亲则只能是两个字,孙子又是三个字的名,而且只有一个字与爷爷的不同,使外人看起来俩人有点象是兄弟。

  姓名本是代表人的一种符号,是一种称谓符号,姓名与本人本无必然联系,但由于它是人的代号,对于熟悉者来说,一听其名也就如闻其人了,马上会想到这个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形象以及社会角色。这样人与姓名也就有了联系,正因为如此,孩子名字的好坏,关系重要,民间普通认为,它与人的命运有很大关系。这样一来,名字便与社会价值取向、父母的期望、社会流行时尚发生紧密的联系。从人们的姓名中我们可窥见社会变迁之一斑。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对京、沪、辽、陕、川、粤、闽等七个省市174900人的人名用字的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起名时经常使用的6个字变化如下:

  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
  1949年到1966年5月:华、英、玉、明、秀、国。
  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即文革期间,红、华、军、文、英、明。
  1976年至1982年:华、丽、春、小、燕、红。

  其中,最富时代特征的是文革期间的名字,反映了当时的风尚,小小的人名,正是社会进程的脚印。


四、走向成年

  人的一生是在从小到大、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确立他的社会位置的。虽然实际的出生仅同自己的父母有亲密的关系,满月、命名、周岁等礼仪把他引入社会,确定了他在家庭与未来的角色。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在社会中的位置也就日益稳定地确定下来,其中从儿童到成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标志就是成人仪式。

  成人意味着什么呢?它表明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人可以结婚建立家庭,继承父业延续后代。现代社会中,成人之后便有了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有了选举权,也有服兵役的义务。

  从逻辑上讲,人们常常以为成年——进入社会生活与身体的发育成熟差不多是同时的,其实并非完全一致。现代社会中,18岁往往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但传统社会的成年仪式在举行的时候要比这个年龄要小一些。山西民俗中,有些地方12岁,有些地方15岁或20岁举行成年仪式。

  在古代,成人仪式称为加冠,又叫作冠礼,《礼记·曲礼》中说:“男子20,冠而字”,冠是穿礼服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加冠的程序是“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俗称“三加”。加冠之后就算是成人了,才可以使用字、号,加冠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大宴宾客。

  从史籍记载的情况看,较为完备的冠礼在明、清时代已经消逝,但从我们的实际调查看,具有一定意味的成年仪式习俗在山西也还是可以找到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民俗中。

  开锁。这在山西各地都有流行,开锁就是在孩子进入成年时把他过满月或百日时戴的银锁、铜锁摘去,或者把用红线编的12个长命锁全部散开做成一条腰带,让孩子系上以示成年直到结婚的前夜。在山西北部的民俗中,一些身体较差的孩子在满月时要把他的胎带晒干,用红布包好,放在小孩子胫上用长命锁锁住,到了成年时要开锁,之后将胎带作为家庭的“文物”保存。

  蓄发。“12岁始蓄发”(乾隆:《太原府志》),农村的许多儿童小时的发式有的头上留有前拉拉,有的脑后拉着后缀缀,成年时要将这些全部剪掉,开始留成人发式,以示成人。

  圆庙。这是指小孩子儿时有病有疾,父母在奶奶庙前许下愿,如果在成人时仍无灾无难,就要在成年时进行还愿,有的地方供品是鞋,一般不能少于三双,一般是许什么愿还什么愿的,以感谢神祗的帮助,使自己的孩子平安长到成年。

  在晋东南,特别是陵川县,孩子长到15岁时必须于生日到奶奶庙中烧香,届时头顶六角纸枷一具,纸枷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和谷杆做成烧香叩拜之后便把纸枷焚烧,表示已经脱离童年,开始进入成人阶段。

  吕梁与晋中的成人仪式更为隆重。当日正午时分,奶奶将莲花大供,新扫帚、新簸箕各一件,一只网兜,一把铁锁摆放在供台上,小孩子长跪于地磕三个响头,以祈祷神仙今后仍给予保佑和指点。而后,奶奶将网兜裹在孩子身上,用铁锁锁住,一手端簸箕,一手提扫帚,前扫三下,后扫三下,之后开锁,在小孩背上拍一下,孩子手拿莲花大供绕村子跑一圈。这种颇具巫术色彩的仪式一方面是对神灵保佑的感谢,同时也表明小孩脱离大人的束缚,可以自食其力了。

  晋南的“献娘娘”是这种的。“生子十二岁,洁粢丰盛,张灯结彩,往祭后土庙,是日,亲族来贺者若干人,里党来贺者若干人,烹羊包羔,极其欢宴,富者甚有演戏数日,酬谢后土,谓之还愿。然此多山富家翁,间有贫户人家因艰于子嗣,亲族里党聚集数人,往后土庙祈祷所得者,亦隅一为之,但不如富家之丰盛。习俗相治,还过祈年永命之意。”(民国:《解州志》)此俗至今在晋南仍很流行。

  一般而言,在成人仪式中所请的人送礼必须能够让小孩缝制一件衣服。从此时起,礼物也不能再有玩具性质,可以给孩子送一些结婚时用的物品。有的地方官名也在此时起,即“成人乃命名”,(民国:《阳曲县志》)或者此后开始称呼。“始名连姓呼之,曰‘官名’,成人后,所业稍定,乃字,仅朋辈呼之。”(道光:《大同县志》)成人仪式后的孩子,家长便不再把他当作小孩,开始按成人要求孩子。此后,如果是男孩,便开始为他积攒一些钱物以备结婚之用,如果是女孩,则开始准备嫁妆,等待出嫁。

  今天,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人生礼仪习俗也在发生缓慢的变化,有些仪式已经日益变得简单或者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地方仅是请亲朋欢宴一次,告诉孩子已长大成人就了事了。有的地方则是在孩子成婚之前“始戴礼帽,号曰成人”而已。(民国:《芮城县志》)

摘自《山西民俗与山西人》,乔润令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6-10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民俗与山西人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