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宇文村武社火

    尖草坪区宇文村的武社火,实际上就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它不同于其他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它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是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自古就有尚武之风。从《周书·文帝纪》和《通志·氏族略》两书上考究,可知“宇文”两字是从当时鲜卑语翻译过来的,“宇”是天的意思,“文”是君的意思。南北朝时的中原地区,兵荒马乱,许多外族都想来中原打天下。传说原居辽东的宇文氏的始祖,由于无意间获得一块玉玺,认为寓意上天要他们当皇帝,所以把国号改为“宇文”,族人也都改姓“宇文”。东晋时宇文氏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后来鲜卑族的这一支族人果然打出了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北周王朝,这大约在1500以前。宇文氏发祥地点是在绥远的武川一带,其望族居赵郡(河北省赵县);后来居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县)。柏板乡宇文村所在的位置就是古太原县,后为阳曲县,而且据资料记载明朝时宇文氏曾在该村居住,由此可以推定柏板乡宇文村是魏晋时北方鲜卑族的后裔聚居地。

    所以,这里的人有着鲜卑族人善战骁勇的传统。宇文村很早就是一个有习武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村,其传承历史十分久远,仅据目前人们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当时的村民习武成风,被人们誉为“武术村”,特别是在民国初年间,该村出了一位武术大师张万荣,在南京举行全国国术大赛中,获得银盾奖和全国武士称号,更使“武术村”的名声广为传颂。

    张万荣对武术十分酷爱,从小习练祖传形意拳。后拜太原国术馆教头

    彭廷钧为师,少林长拳、洪拳、查拳、劈拉、太极、插花、八卦等,博取各派所长,独创了新的拳法套路。1933年,南京举行全国国术大赛,张万荣前去参加,一路过关斩将直打到决赛。决赛对手是一个南方的国术健将,叫“金陵王”,其手下有五百弟子,每次打擂,总得取胜,否则谁战胜了“金陵王”则必遭暗算。结果张万荣不畏强敌,经过顽强的拼搏,以精湛的武艺战胜了他,并粉碎了其报复行动。本来张万荣应得第一名,获得金盾奖,但因伤了“金陵王”,南京政府为平息这场风波,把张万荣定为第二名,获得银盾奖和全国武士称号。这次参赛和赛后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传遍了全国,张万荣的名声也广为传颂、威震四方。

    此后慕名前来向他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除本村民众外,周边邻村武术爱好者也都来向他学习武艺,如向阳店、呼延村、下薛村、横渠村,及阳曲县的北路村等等,都有他的徒弟,弟子最多时可达千余人。至今其弟子仍散布全国,甚至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也有他的弟子。习武之举蔚然成风,宇文村的武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武社火”的传统,成为该村一个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项目。

    武社火既不似“铁棍”、“背棍”、“大头娃娃”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现代歌舞”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它以豪迈的气势、敏捷的身手,感染观众,使其对自己祖先英勇善战,不畏强暴,保国护乡,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生发出崇拜和向往的情感。

    每当武社火表演之时,必然会激起观众的热烈情绪,它是太原人最喜欢的红火形式之一,集强身健体、艺术欣赏为一体,既有别于戏剧武打,又有别于竞技武术,是在借鉴武术套路和戏曲武打两者精髓的基础上,加入民间竞技表演,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形式。逢年过节、赶庙会唱大戏,更是社火高手表演的大好时机,因此武社火在民间有着巨大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在本村表演外,还要到周边相邻的各个村庄进行表演,如本区河西片的呼延、西张村,南片的新城、向阳等村子。而最主要的还是代表乡政府参加尖草坪区区政府举办的大型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30923;本文作者:升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