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平遥民俗文化之满月与过寿

  清康熙四十五年《平遥县志》“地舆志·四礼”对平遥古城生日礼俗记载如下:“生子三朝蒸馒首馈外家以报喜。九日外家送粥米、褓衣、衾枕,弥月外家以银镯、首饰、绸帛遗其女,以银锁、衣帽、衾裯遗外甥。亲友亦有作幛文并银物往贺者。”

    生老病死乃人生大事,清代县志过于简略,但生日祝寿习俗基本原汁原味保留至今。

    满月即“弥月”。生儿育女,添丁加口,是一个家庭传宗接代的大事,所以不论在哪个时代,即便是“文革”期间,做满月、完十三的习俗也未曾改变。新生儿出生后,过去生男称“添丁”谓大喜,生女称“添口”谓小喜。都要在房门、院门两旁放置红纸剪成的钱,生男红纸钱为方形,生女红纸钱为圆形,纸上压一小块黑炭,谓之“黑银子”,有喜上添喜之喻。孩子出生三日要蒸上方与四面盖双喜印记的“毛头馍馍”,胎期平年蒸12个,闰年蒸13个,用于向姥姥家道喜。生男孩馍头内包一撮大米,生女孩馒头内包豇豆,以示区别。满月是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十分隆重的礼俗,但不是在满一个月后,而是在出生半月时举行,“半”与“绊”同音,有孩子少得病灾,绊住之意。男孩往往早一天祝满月,即出生14天时,女孩往往迟一天做满月,即出生16天时。祝满月一般只在亲戚范围内,姥姥家为主宾。所有贺喜亲戚都要蒸“圐圙”,姥姥家的最大。圐圙甚有讲究,为一发面蒸的面圈,圈上锁子形面饰称“长命锁”。除此之外还有十饰,男女有别,男孩为“九石榴一佛手,守着妈妈永不走”,女孩为“九朵莲花一根藕,长大能活九十九。”其余空间饰以叶状面饰,并在蒸好后点缀红、绿食色。圐圙中心不论男孩女孩均蒸一石榴,取其“留”音与多籽之意。此外在所有圐圙上都要拴套红毛绳与铜钱辫成的“锁日”,“锁日”上拴贺币多少不等。亲戚还要为孩子赠以银饰,如手镯、足镯、手链、足链、银锁、银绳、倒吊驴、驴驮葫芦、银桶等,多为银质,往往刻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等吉祥词语。姥姥、奶奶礼物最多最重。姥姥、奶奶还要赠以灰被、灰袄、棉被、衣服等,其他亲戚也要赠三尺布帛,并叠成“笔架”形,寓意吉祥。此外,对特别娇养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第一孩子或第一个男孩,家中长辈还会在田间捕得“黑佬佬”(一种田鼠类动物,毛色油黑,怕见光,爪酷似孩童之手),将其前面的两只爪子剁下凉干,缀在婴孩枕头两边或套在婴孩手腕上。尽管此俗由来已久,但随着田间化肥、农药的普遍使用,“黑佬佬”已难以捕获,此俗也在渐渐消失。

    祝满月最隆重的仪式是奉祀俗神“送子娘娘”。要在正午于当院正房前摆一方桌,不立圣像牌位,摆供顶红馒头三碟,每碟四个,两边再多单摆一个。中间摆放圐圙,姥姥家的圐圙坐底,依次上摞。之后燃烛、焚香、放鞭炮,由孩子奶奶跪地双揖三叩首礼。其间还要焚烧纸制小鞋三双,一男二女,其中一双较为高档为送子娘娘准备,两双为送子娘娘男女两胁侍准备(包括三碟顶红馒头外的两个馒头也专供两胁侍),有朴素的虔诚深含其中。同时还要焚烧色纸制作的小鸡、小花各六只,代表十二生肖。鸡象征男孩,花象征女孩。

    满月礼俗结束后,还要对亲戚回礼,过去取平遥方言“黍”有“套住”之谐音,常以三升高粱(黍)回敬,另加顶红馒头一碟(七个),现已简化,回敬背心、大米等。

    过生日。过生日泛指一个人每长一岁的生日纪念,特指过一岁、三岁、完十三、祝寿。

    一般生日,即从孩子出生后每过一个农历年即长一岁。除一周岁、三周岁、完十三这样的特殊生日,一般都是家庭内过生日。完十三之前,每年大年,包括姥姥、舅舅(已成家)、姑姑(已成家)、姨姨(已成家)都要为孩子蒸圐圙,一直到完十三开锁止,名之“跟岁”。生日当天,往往要吃上一碗长寿擀面。家中第一个孩子,特别是第一个男孩,被视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一岁、三岁生日至亲也要贺生日,蒸圐圙,送上铜钱和毛线辫成的“锁日”“三尺喜幛”。姥姥家为上宾,正午时面向“娘娘庙”方向供奉烧香。

    “完十三”。平遥人计年龄习惯用虚岁,完十三也就是周岁十二岁,即第一个本命年。平遥自明代后期不行“冠礼”之后,完十三礼也就有了“冠礼”的内涵,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生日,也更加重要。完十三也是亲戚们最后一次蒸圐圙。是日亲戚如同祝满月一样前去贺孩子长大,所蒸圐圙均为“成人人,长大大,一个锁子锁住他(她)”,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两手相牵,铁绳系套。有所不同的是男孩完十三所蒸圐圙圈中有锁,女孩完十三所蒸圐圙圈中以佛手代锁。仪式与祝满月相似,但有一种特殊仪式“打枷儿”,就是事先将六支约尺余长的高粱秸秸,分别用红、黄纸条缠绕,每三支扎成两个等边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相错叠成一个六角形,用红线扎实,六个角与六个交叉点共插十二朵彩纸小花。享祀者仍是“送子娘娘”,奉祀仪式也同祝满月一样,但鸡、花、娘娘鞋等变为绸帛制作,亲戚所赠除圐圙之外,赠六尺布料叠成“笔架”形祝福。正午供奉送子娘娘燃烛、焚香、鞭炮响起后,孩子双膝跪叩礼毕,由祖母或母亲将“枷儿”置于孩子头上,用一根彩纸绕缠的高粱秸秸,在各角上循环轻轻打,并同时呼“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九一、九二……九九。”“打枷儿”完毕,将枷儿与绸帛制鞋、花、鸡等一并焚烧。过去每村周边都有送子娘娘庙,如城东东郭村的送子娘娘庙,年年月月有完十三的小孩在那里“打枷儿”。至今,送子娘娘庙历经战火与“文革”已存之甚少,但完十三打枷儿、供奉送子娘娘之俗一如既往,只不过在当院摆供,面向送子娘娘庙跪叩罢了。

    过寿。过寿即指老人过生日,始自六十岁。老人过寿儿女要前去祝寿,60寿辰之后年年都不能断,十年大庆,八十大寿最为隆重,儿女祝寿所带贺礼为寿桃、寿幛、寿联以及酒、肉等,大寿桃始终为一对。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年份,如本命年,七十三、八十四以及逢九年(明九暗九),过寿更加隆重,还要系上红裤带以避邪消灾。

    平遥老人过寿有男过女不过之俗,而且民间还有男怕过生日,女盼过生日之说。据说老年女性患病后,生日往往是一关,过生日即过了一年之关,男性则相反。过寿日,不仅子女要问安祝寿,而且也要焚香供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寿联,多为“万寿无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增岁月人增寿,寿满乾坤福满门”“多富多贵又多子,日富日贵日康宁”等,且配以中堂画,多为《寿星图》、《王母献寿》、《八仙献寿》、《麻姑献寿》图,也有的为各体寿字汇成中堂。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0704;本文作者:郝岳才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