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浑源的“场面”

    “场面”与其字面意思一样,就是很开阔很平整的一块场地,面积较大。“场面”是浑源农村最重要的一个所在。

    除了县城附近,浑源大多农村地广人稀,每家种十几亩地或几十亩地很常见,山区农村甚至有人家种植上百亩。由于浑源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当地种植一年一季,且以大秋作物为主。到了秋天,各种各样的作物集中成熟,一下子收拾不过来,就先毛收,豆类或谷类连秧秆带果实一并收割,然后堆到“场面”去,一是晾晒,二是等秋闲下来慢慢收拾,“场面”在这里起着秋收集运站的作用。

    在浑源农村,秋收季节是最忙的,忙得人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因此也叫抢收。之所以这样与浑源的种植结构有关,浑源多种豆类谷类麦类小杂粮,这些作物一旦遭到霜寒侵袭,谷黍麦的籽粒会自动脱落,豆荚会风干崩裂,果粒撒落一地无从收拾。在霜寒到来之前收割回去,颗粒归仓,再怎么蹦跶也只在“场面”里。

    秋季的“场面”是非常热闹的,各种各样的杂粮堆到“场面”上,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场面”上,大人孩子齐上阵,一同干活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不同的粮草收拾起来是不一样的,谷子用形同反装的镰刀(当地人称捎刀)割头,一棒棒谷穗经过晾晒和碾压就是粗谷;黍子先抽头节再在坚硬的石头或木板上捋头,捋下的颗粒就是粗黍,捋尽果实的黍头也是做家庭笤帚的原料;豆类加工相对简单,就是连秧秆一起摊开晾晒,晒干之后用石磙碾压或者连荚击打,豆子纷纷破壳而出,豆梗和毛草大者扒拉,小者簸扬,只剩下纯净的豆子。当地民间云:麻一场豆一场,收完一场又一场,各种作物依照收割早晚和晾晒程度渐次加工,秋收紧张而有序。

    秋收“场面”一般都在村边的农耕地上设置,位置不一定固定,都是秋初先收割腾退出一块耕地。整“场面”不仅柴草需要清理干净,就连石子、沙子都得悉数清除,经平整喷水压实,地面如同硬化,就成了坚实光洁的“场面”。“场面”是秋收的主战场,几乎全部的粮食都要在此加工,除了小杂粮,玉米也要在这里驻留做最后的收场。深秋之后,最后收割的玉米棒子剥皮之后垒成长城一样,风干和日晒,直到适合脱粒。玉米收完之后,“场面”也就完成一年的使命,第二年春天,这里仍和其它耕地一样被深翻种植,庄稼长起来,没人会知道它秋收时的热闹和模样。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1018;本文作者:白建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