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童戏45:玩打仗

 

 

 

 

 

  上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战争爆发,中苏关系立刻紧张起来,战事几乎一触即发。记得那时0903国防公路刚刚修通,该路南接京原公路(北京到太原)贯通晋北直抵中蒙边界的二连浩特,使得晋北也很快成了反修防修的前哨,凡公路沿线村镇,几乎一年四季都驻有解放军。那时学校也积极学军备战,如常设军事训练课,请当地驻军教授些简单的军事操典,有时高年级学生还随军人修工事、练射击,如同于民兵。受此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当时孩子们也常玩打仗的游戏,埋地雷、钻地道、打鬼子、擒汉奸……不过,现在想来那都是对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的模仿,与军事训练课上所学的实际没有什么关系。

    按学校要求,当时每个孩子都备有一件木制的“冷兵器”,红缨枪、长棍、步枪、大片刀等应有尽有。曾记得一位本族叔叔手里有把旧式钢刀,上学、玩耍时常佩在身上,很令人羡慕。尤其在玩耍时,一般手里有好兵器的,总扮演司令、军长之类的角色,统领千军万马,指挥攻城略地,好不威风。所以,那时谁手里兵器好谁无疑就是孩子王。当年村前遗有国民党军队修筑的国防工事,还基本保存完整,我们常带着自己的兵器在这些工事里玩打仗。列队行军、瞄准射击、进攻冲锋、埋雷钻洞等等一连串动作就在那条宽宽的战壕里进行,如果两军对阵、相互攻防、转移隐蔽、擒拿鬼子,那就得利用几座破破烂烂的碉堡了。据村中老人们说,这些工事是抗战前夕“郭麻子”的军队修筑的,而“郭麻子”就是解放战争时在新保安兵败自杀的35军军长郭景云,当时他还仅是晋绥军的一名团长。这些颇费人力物力的工事究竟对抗战起过多大的作用不得而知,但确确实实为我们童年的玩打仗游戏提供了一处绝佳的场地。就因为有这样完善的战争设施,使得一场场孩童游戏也有了几分逼真,甚至玩得令人心跳。因为不少孩子总喜欢在自己的木制兵器上安装一个尖尖的铁刺头,一旦双方冲锋夺碉堡、争战壕,就往往忘乎所以,相互碰伤、刺伤的事也在所难免。不过,一般都是一点点皮外伤,孩子们也从不敢告诉大人。再说,玩前扮演司令的孩子总要检查每个人的兵器,若发现谁安的刺头特别尖利就令其去掉,否则会被逐出游戏队伍。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还是有的。记得有一次我就被一个玩伴刺中了胸部,好在是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衣,但已穿破衣服伤及皮肤,若少穿点衣服或再用点劲,就不堪设想了。事后,双方的头儿把那个孩子狠狠教训了一番,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允许他进入游戏队伍。

    对于孩子们热衷的打仗游戏,当时大人们是颇不以为然的。除了安全的考虑外,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认识。他们认为舞枪弄棒是“刀兵年”(即战乱年代)的征兆。所以,孩子们玩打仗一般要避着大人,如果因此而撕破了衣服,或鼻青脸肿地回到家,总会受到一番责骂,有的孩子甚至被父母缴去心爱的兵器而付之一炬,从此和这种游戏绝缘。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老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童戏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