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童戏03: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汉代,近年发现的汉代砖雕中即有踢毽者造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因其简便易玩,又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少年儿童、尤其是女孩子的喜爱。宋高承《事物纪原》中云:“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凸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这里所说的毽子做法基本流传到了今天,即以铜钱或铅、锡、铁片为毽铊,以鸡毛或羊皮为毽羽扎制而成。至于玩法和技巧,宋人比之现代人要逊色多了。就我省城乡流行的玩耍套数,包括宋人那点把戏,不下三十余种,如踢、盘、拐、顶、旋、端、把、鼓、二板、点灯、开弓、金鸡转弯、将军大上马等等,可谓花样繁多,出神入化。但不论哪种玩法,皆以竞技为目的,即踢毽者或比赛各自的技巧和花样,或计算次数,以接毽次数多而不失落者为胜方。而对玩者来说,踢毽既可使腿、脚、臂、腕、手、眼等身体各部位得到很好的锻炼,又可充分展示自己过人的才艺和灵巧的身姿。过去,乡下女孩子若毽子踢得好,往往令男孩子刮目相看,追求者自不在少数。

    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曾这样描述一位踢毽高手:“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背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像这等精致、高超的技艺,想来也多存在于女孩子中。据笔者所知,在晋北农村男孩子中则一直流行着一种较为粗糙的、带有奖罚性的踢毽子游戏。具体玩法是:将参与者分成两组(一般参与人数较多),每组成员的踢毽数量加在一起,多者为胜方。胜方成员轮流“踢毛”以惩罚对方,负方则集体给胜者“接毛”。胜者无论将毽子踢向前方何地,负者都须在毽子落地前接住毽子,并掷给对方,这叫“供毛”,要求掷毽子的速度、方向、高低均适度,不得有意刁难,否则胜者不踢,负者要捡起毽子回到原地重新掷。而胜者则可将毽子忽远、忽近、忽前、忽左、忽右随意地踢,直到胜者踢空和负者用手接住毽子的数量等同于输掉的数量为止。这种踢毽子游戏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强烈的博弈色彩,很受男孩子欢迎,但到上世纪80年代则逐渐消失了。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老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童戏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