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四方八面话圐圙

  圐圙,音 kūlüè, 蒙古音译词,又译作“囫囵”“胡阑”“库伦”。其字型是由“囗”框住的“四方八面”,象形“城圈”,原指围起来的草场或土地,围起来的草场即“草圐圙”。

    清康熙年后,晋商长期垄断对蒙贸易,继而垄断对俄贸易。康熙年间,仅驻库伦经销茶叶的山西商号就有12家,至乾嘉年间增至50多家,6000余人。清后期,库伦的旅蒙商号发展到400余家,其中开办茶庄的晋商有百余家,两万多人。当时库伦通行的汉语即山西话。晋蒙地界相邻,人民往来,此等密切交通,必然带来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语言上的彼此借鉴。清以前,燕云一线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冲突的前沿,清之后,又为进入蒙古的必经之地。清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晋人近水楼台,向内蒙古大量移民,或混居,或毗邻,或互市,或贸易,终使语言糅合一团,西蒙方言与晋北几同。而季节性的走西口,又将内蒙古话中的一些词汇带回,为旧有语言带来活力。

    “圐圙”在山西方言中常见,如孩子满月时,姥姥家要给孩子蒸一圈状面食“圐圙”,仪式上象征性地套在孩子的脖子上,以示吉祥。孩子尿床叫尿了一圐圙,人胖叫长得一圐圙,月晕则叫风圐圙。还借此指土围子,且在雁北地区最为常见,朔州有王圐圙、白圐圙,应县有大圐圙、辛圐圙,天镇有石圐圙,浑源有杨圐圙,山阴有薛圐圙,繁峙有新圐圙,左云则有左卫圐圙、圐圙子,为饲养军马之所。此称在晋中一带也有,如兴县有马圐圙,祁县有南圐圙,平遥有石圐圙,介休有东湖龙、西湖龙,“湖龙”实则“圐圙”之别字。较之坞堡,圐圙略微单薄简陋,但也有军事防卫功能。

    太原城三桥街一代曾有周家圐圙,由于圐圙之名不雅,明初更名周家巷。照此推断,圐圙一词在蒙元时已流播,“圐圙”二字的创制,也不会早于此时。海子、胡同的流行大致也在此间。晋北、晋中名吃莜面栲栳栳的称谓,盖也产生于此间。栲栳指以柳条编成、形状如斗的容器,又叫笆斗。“栲栳栳”以莜面搓制而成,形如笆斗,民间称“栳栳”,因这种食品形如笆斗,故名。

    任何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吸收不同语言中的词语,并对其进行改造,以期适应本民族本地区的语音系统,此乃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语言有从贵现象,蒙元统治时期,人分四等,蒙人高高在上,其语言自然会成为下层效仿的对象,其统治虽结束,强势也不再,但还会残留许多成分不去。外来词但凡借用,皆因较之自身原有词汇更简洁明了,比如圐圙,既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其在使用过程中,又会扩大所指范围,从而引申出诸多新词语,“圐圙”在晋语中凡圈状物体,皆可称之。

    关于此圐圙,另说源自晋语的“分音词”,本字应为“圈”。分音词现象,可印证古代汉语中的反切现象。二者发音机理一致,即取第一字的声母,取第二字的韵母,快速连拼即成一个字的读音。“胡阑”,取“胡”字的声母、“阑”字的韵母,连读即“环”;“圐圙”,取“圐”字的声母、“圙”字的韵母,连读即“圈”。

    地名转换的背后,隐含着历史的变迁;词汇产生的原因,确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圐圙”仅一小小折射而已。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21019;本文作者:介子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年01月16日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