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向阳店的赶集

  俗话说:“赶集、上会、做买卖。”赶集、上会主要是进行买卖交易的,也就是今天常说的物资交流大会。传统的集会,春季以犁、耙、扫帚等农具交易为主,秋后以牛羊骡马等大牲畜及风土物产交易为主。会期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乃至七八天,半个月。其间地方风味的小吃汇聚,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戏曲、道情、杂耍表演等,一些集市贸易地点因商旅集聚而发展起来许多店铺,因而多以“店”命名,像太原的北小店、南小店、新店、向阳店等。

    太原北郊一带有“驮不完的西八县,填不满的向阳店”之说。向阳店是晋西北八县赴省城太原的必经之地,外县人用高脚(驴、骡、马、骆驼)驮着产下的粮食、油料及其它农副产品,在向阳的集市上交易,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盐及其他副食品,因而在此形成了太原北部最大的集市,每年春秋都有两次最大的集会。一个是农历三月廿八日的泰山庙会,一个是农历九月十六日的骡马大会,兴盛于上个世纪“文革”以前。西八县乃至内蒙古的马儿、羊群都要来赶会。人们要买马时,主人手持套马杆,跃身上马,打开马群,驰骋于交易场,让买者辨脚力,买者选中目标后,主人即套住,经“牙行”在袖筒里“捏指”说合,买卖成交,交款牵畜,只卖牲畜,不带笼头。向阳村西有条街叫“羊儿上”,也是因当年此处为羊群集聚交易之地而得名。

    “集”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早集”(亦称“露水集”)、午集、晚集,上世纪80年代,太原市曾一度流行早市与夜市,就是这种形式的集市。有隔日为集的,也有逢单或逢双(每旬的13579246810)为集的,如向阳镇传统赶集日是农历每旬的369日。而今天在河西、河东的农村流行的集市则是天天都有,依约定俗成的日子,每天在各个村庄之间辗转,比如每星期天在柴村,星期二在呼延村,星期四在三给村。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现在太原地区的集上一般已经见不到农具、牲畜等东西了,大都是些生活日用百货,时令蔬菜瓜果等,货物的种类齐全,名目繁多,只有你想象不到,没见过、叫不上名儿来的,没有你想要而没有的货物,而且其货物的吞吐量也很惊人,商贩们都知道哪些村子的人最“杀货”,从中不难看出,农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农民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每逢集日,都是百货云集,人流如织。男女老少,没有不喜欢赶集逛市的,有的是为了交易,有的是为了享受。在集市上,可以吃到可口的风味食品,如驰名于太原的传统小吃 “大印子”、“帽盒子”、“盘旋子”、“蛤蟆夹蛋”(饼夹肉)、“馅儿饼”、“灌肠”等。有一首民歌唱道:“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 铺里拉驴转回家里。”把人们赶集时那股子喜滋滋的劲头,唱得活灵活现。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陈思达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年01月16日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