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是一种全国性的歌舞艺术,起源于农民在插秧耕田劳动中唱的歌。宋代有农事唱秧歌的记载,明清逐步发展为秧歌小戏和秧歌舞蹈。
偏关秧歌是偏关人民在重大庆典、民间节日或整个春节期间举办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有“地摊秧歌”和“踢鼓子秧歌”两类。
地摊秧歌:一般简单易学,便于群众掌握,是以扭为主的群体性队列舞蹈,人称扭秧歌。
旧社会扭秧歌男扮女装,舞蹈队形男女并列,人数十同到几十人不等。现在扭秧歌不但“坤角”入场,而且有女性演员超过男性演员的趋势。
服装上,女扮花旦,男扮小生,还有丑旦、小旦之类,随意性很大,没有严格的规矩。化妆过去是用油彩,如今大都化淡妆。
舞步以十字步为主。演员腰系彩绸,手拿丝帕,边走边舞。伴奏以大鼓、大镲、大锣等,气氛浑壮热烈。
地摊秧歌起源久远,是一项非常朴素的普及性群众艺术。
踢鼓子秧歌:踢鼓子秧歌是从大秧歌、道情这些戏曲剧种中流传来的一种程式化的广场表演艺术。约于清末时期由平鲁、朔州传至偏关,首先在接壤地区南堡子一带流传开来。
踢鼓子秧歌的起源据说有二。一是庄稼人庆丰收,为除邪免灾举办的一种祝神活动。道情就是源于道教巫术。二是宋朝梁山队伍攻打大名府经久不下,在元宵夜派人化装成秧歌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取得胜利。后来这种秧歌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现今踢鼓子秧歌的祭神活动还有保留。先是化装进村,入村后先上庙敬神,然后跑场子就是表演踢鼓子秧歌。第二天上午秧歌队还要逐户敬院子。过去主家接待秧歌队还要摆供桌设供品敬神,现在一般响个炮再赠送香烟糖果之类以示谢意。如果在春节期间,晚上秧歌队还要到各户庆祝谓之
“查灯”。
踢鼓子秧歌的乐器配置,武场打击乐为锣鼓大镲等。表演形式为演员16人,分前8架后8架两组。前8架头对鼓子(男女各二人)和二对鼓子(男女各二人)依次列队。男演员叫踢鼓子的,女演员叫拉花的。头对鼓子男角扮装为头扎包巾英雄花,白髯口,上着绣花黑短衣,下着黑黄或绿彩裤,扎腰袍靠腿,黄白腰带,足履皂靴,开花脸或老生脸。
二对鼓子男角为武生,黑须彩裤,彩色包巾。两队中拉花的基本相同,均扮花旦。
舞蹈动作以云手、飞脚为主,表演形式各以古代作战阵图命名,如天地排子、单偷营、双偷营、梅花阵、引魂阵、五雷阵、八角楼、小场子等,花样繁多,由水平最高的头对鼓子引头边跑边舞,完成成套路线而结束,风格古老独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