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浑源块垒

  在我的童年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我们晋北农村,一年能吃上一两次白面就算不错了,最主要的粮食就是玉米、高粱、马铃薯,间或一些小杂粮,诸如谷子、黍子、豆子之类。玉米主打,人们也就花样翻新地围绕玉米面做文章,块垒就是其中之一。块垒应该算是那个时代最有特色也最可口的食物了,玉米的清香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金黄灿烂的一粒粒块垒,吃起来清香满口,嚼起来柔韧爽利,软中有硬,硬中有脆,再就上咸菜,是永远吃不腻的美味。其实,块垒的做法很简单,取几个马铃薯(也叫土豆或山药蛋)切成小块,块若蚕豆大小,下锅加水熬煮,水不宜太多,淹没薯块即可,待薯块煮到七八成熟,开始往锅里搅玉米面,玉米面在锅里遇水成团,在筷子的搅动下,渐渐地离析成一个个小颗粒,或者包容了薯块,或者自成一体,大小不一,状状各异。玉米面本身特别吸水,面放多少视块垒的湿润度而定,有经验的主妇总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干不湿,不粘不沙。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双大筷子不停搅动,家乡人也把做块垒说成“搅块垒”,块垒的好坏,搅上很见功夫,做得好的块垒,均匀细碎,易熟宜口,太小了夹有生面,太大了不利于咀嚼,并且口感不好。块垒搅好后,盖上锅盖闷捂一会儿,时间的把握以锅底不烧焦为宜,然后开始用锅铲不停地翻动,靠近锅底的一层硬脆,近于锅巴,反复翻覆的结果是满锅金黄的锅巴式块垒。在这种翻炒的过程中,块垒玉米的米香和马铃薯的薯香混合,清香满屋,闻起来就特别诱人。

    那时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每次吃块垒我总能吃四五碗,我是吃着家乡的块垒长大的。可惜的是,现在块垒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回到家乡,家庭富裕的乡亲也早已调整了食谱,以白面大米为主,块垒已经难见踪影了。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白建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20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浑源民俗集锦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