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伏阳升淑气回——漫话冬至节

  据记载,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冬至节又名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短至、一阳节、消寒节、履长节等。

    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不像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单纯的人文纪念,而大都可关联到天象历法与岁时节令。在华夏先民眼中,节日的意义首先是一种顺应天时的活动总动员。比如我们祭祀天地是要告诉神主:您的神示我们接到了,就要执行。随着祭义在华夏生活中的悄悄异化,天神祭逐渐让位于人鬼祭,节日人文气息才逐渐占了上风,节日变得热闹有趣起来。

    然而,冬至节的流转却没有沿袭这种模式,它的人文气息在岁时意义之下,可以说,冬至是传统节日中最典型的岁时节日了,它在深谙阴阳之道的先人眼中是二气消长的临界点,是推定历法、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点,所以历来被统治者赋予权威的意义。结果到今天,冬至不像很多其他传统节日那么精彩纷呈,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它没有被掺入太多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传说,更多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意义,不过,正是在这种近乎淡薄的纯净中,我们反而更容易接近到那节日源头处的深意。

历法解释

    冬至日的时间在公历(太阳历)的1221日或22日。而我们目前沿用的传统的历法(夏历)为太阴历,所以,作为24个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夏历中的具体日子不能固定,它和清明这类节日一样,属于传统节日中的“活节”。对于冬至的解释,根据我们在地理课本上学的常识,如今用现代西方天文历法解释更容易懂一些。在冬至这一天,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切换另一种思维,以华夏文化解释:冬至也称为“至节”,因为它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它是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也终于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冬至节则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历史流转

    据《尚书尧典》载,在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尚书考灵曜》曰:“冬至日,五纬俱起,牵牛初,日月若悬壁,五星若编珠。”冬至最早的天文历法意义非常明确,也很有意义。只是时日遥远,我们已经不清楚具体的至日活动了。

    殷商的历法是阴阳历,殷历的岁首新年在夏至日,但冬至日依然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至少,在发现的甲骨文中得到了有关于日南至(冬至日)于寰丘上祭祀的记载。当时,“至日”、“日南”或“南日”,指的都是冬至日。

    周历的正月是如今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日正是周历的新年,冬至成为一年之岁首。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其实是合一的。周代礼仪大盛,极重祭祀。《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一岁之中,至日祭天是很隆重的。

    秦汉至魏晋,是我国天文历法系统成熟的时期。汉武帝元封七年,重新测算制定了新历法,即太初历。其中,元旦已和冬至分开。该历在西汉末年经天文学家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蓝本意义的历法。冬至日依然作为历法测算的关键点。

    尽管新的历法中冬至早已和岁首新年分开,但冬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在汉代依然被列为令节,而且相当隆重。《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看来,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节日。虽然仅剩冬节,但似乎还保留有周代元旦日的年节气氛。可谓“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晋书》记载,除了“天子祀天于寰丘”,还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在那个时候,冬至日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应该是相当重的。《梁书》和《南史》中都提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冬至的时候,一个叫作岐的县官将死囚放回家过节,并严肃地告诉他:“某若负信,县令当坐。”这位大人的苦心没有被辜负,那位讲信义的死囚最后“竟如期而反”。

    唐宋是中国节日文化大发展时期,“冬至”依然与“岁首”并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特别是还放假7天以庆贺。按古代的休假制度,一般是10天休沐一次,放假的频度没有我们今天高,但可以在冬至放假7天,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就算不比正旦,也相当我们今天的黄金周了。

    明清时代,冬至沿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 “冬至大如年”的心理影响,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在冬至日设定“冬节”。

温暖象征

    纵观冬至节的流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在漫漫的岁月流转中,岁时节日但凡失去原有的作用后,大多走向式微、消失的命运,比如寒食节、上巳节。而周代的岁首冬至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明确与元旦分离,为何这份“冬节大如年”的情愫却蔓延至今呢?在过去,没有空调没有集中供暖,建筑业也不发达,一般人家还时不时地漏雨夹风。漫漫的严寒已经够折磨人了,还要加上让人绝望的,更加漫漫的长夜。想想我们条件艰苦的祖先,在寒冷寂寞漫漫长夜中,是怎么望眼欲穿地盼着光明和温暖。不能体会到这点,恐怕就不能领略到“冬至一阳生”的那种感动。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冬至日的阳气始生,真有点风雨如晦中既见君子的惊喜。这一天的到来,带给了大家继续熬冬的希望。更何况,冬至日还可以作为正式年节的演习和序幕。于是,后来人们还给冬至日起了一些喜气的名字,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有时候冬至前夜也被隆重起来,称为“冬至夜”。有些地方有冬至夜里家家宴饮、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风俗。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至于那些有趣的 “土炭”、“葭灰”、“履长”、“消寒”、“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又有几人还记得呢?

奉和圣制冬至

【宋】晏殊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朔旦冬至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冬至夜作

【唐】韩翭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冬至节 大如年

云物不殊乡国异

赵红妹

    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到了,它在我国的历法上和民间风俗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 “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南方人在北京客居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冬至之祭俗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

    国祭仪式——— 郊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冬至祭天的历史几乎同我们的文明一样久远,郊天的传说可上溯到黄帝时代,记载则见于殷商。天地、社稷、宗庙是天子最重要的祭祀对象。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就是《周礼大司乐》中“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的寰丘。寰丘一般在郊外,故祭天也成为郊天、郊祀。祭天中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

    祭天自古是天子的特权,尽管如今不再有古时的等级之分,亦无僭越之说,但礼仪本身具有独立的神圣意义,祭天仪式依然是极其庄重的大典,不可造次。历史中真正的祭天是国家性质的大礼,涉及很多内容,包括人员(主祭、助祭及参礼者)、祭服、祭品、礼乐、礼器等,其仪式相当隆重。

    民间活动——— 迎日、占日

    在民间,出于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冬至日也有各种对天的祭祀仪式。尽管祭天乃天子特权,但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是生民的本能,因此民间有了冬至迎日、占日的习俗。古有“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的说法。

    关于占日的习俗较常见。《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晷本义日影,引申为日影仪。观察测量日影是历代天文官的例行工作,以此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当然顺带着也会预测一下来年的收成———华夏先民时常在岁时节日中以各种方式占卜丰歉,冬至也是如此。相比祭天,百姓其实更关注这项活动。

    缅怀祖德——— 家祭

    家祭本是祭礼中最普遍的形式,是维系华夏民族情感、文化和信仰的重要仪式。在传统的宗法观念里,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首当其冲的归宿。那些旧时笔记、小说、诗词中看似不经意带过的词语透露了这一信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家祭的时间多在一年中的岁时节日、祖先的忌日诞辰。“冬至大如年”决定了冬至祭祖的隆重程度。

冬至之食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来都是与饮食分不开的,而且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独特的标志性食品。冬至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俗文化,而且冬至的标志性食品在各地又有不同,充分显示了丰富多彩的节俗饮食文化。冬至的代表食品主要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人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驱寒矫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也形成了不同的冬至饮食文化,“冬至馄饨夏至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从这些广为流传的古诗和谚语中可见一斑。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 “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有壮阳补体之功效。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也是山西民间的重要节日,俗称“冬”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冬夜书怀》曾这样描写:“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山西民间的冬至之食多为馄饨或饺子。一般以羊肉为馅,取阳生之义。饺馅取村牧肥羊,配以桂皮、良姜、肉桂、豆蔻等十余种芳香药物和调料,用西葫芦丝拌好,包制笼蒸15分钟即成,皮薄馅嫩,吃时破皮一口水,咬开馅成丸,佐以老陈醋,鲜而不腻,香味悠长,且有强身健脾、开胃驱寒之功效。山西临汾襄汾等地,无论山区平川,冬至节仍沿袭古法吃馄饨,旧时富贵之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除吃馄饨、饺子外,山西还有一些地方以糕为食,如和顺“迎冬就年”吃油糕、灵石吃黍米糕、平鲁“闹冬”风俗,鸡肉蘸素糕配羊汤吃。大同讲究吃炖肉,有“冬至不吃肉,冻烂脚趾头”的民谚,河曲有“拜冬”之俗,饮食娱乐,佐以羊羹,枣酿羔羊,系“明酒遗风”之意。晋东南阳城一带,则吃老北瓜和小米焖成的瓜粥。

冬至之礼俗

    冬至节的风格质朴温暖,礼俗也相应,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

    冬至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据说,此日,小学生着新衣,携酒脯,各赴业拜师。过去冬节还被称为“尊师节”,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讲究炖羊肉招待先生,晋中一带则向老师馈赠馒食,晋南村社要设酒席宴请老师,其情盛浓。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赠鞋袜的习俗是因为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借足履最长之日祝祷长寿。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节 大如年

从头检举梅花曲

苏子麟

    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产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在这隆重的节庆时分,自然少不了文化的身影。

葭灰占律

    华夏文明中,葭灰是冬至节最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之一,在冬至诗词中常被用典,它的具体含义是“葭灰占律”,属候气之法。据《后汉书·律历志》载:“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相关的记载还有《太元经》:“冬至及夜半以后者,近元之象也。进而未及,往而未至,虚而未满,故谓之近元也。”又曰:“调律者,度竹为管,芦莩为灰,列之九闭之中,漠然无动,寂然无声,微风不起,纤尘不形,冬至夜半,黄锺以应。”

    《律吕新书》:“开皇九年平陈后,高祖遣毛爽及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依古,于三重密室之内,以木为案,十有二具。每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位,置于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于地。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口。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于外。而气应有早晚,灰飞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气即应,或至中下旬间,气始应者。或灰飞出,三五夜而尽,或终月,纔飞少许者。”

    古人在冬至之日常用葭莩之灰来占卜气候,依据的就是华夏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经验,冬至日里,葭灰当从应钟律管中飞出。

    清代“历狱案”,也即“汤若望案”之后,正式废除了“葭灰占律”。

九九消寒歌

    旧时,每逢冬季来临,孩子们常会唱起这样的歌谣: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便是流传于我国各地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为“九九消寒歌”。它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知以及物候现象来反映天气冷暖变化的。南朝梁宗德《荆楚岁时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说明当时已有数九之俗,而九九歌应当起源于其后,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但版本多有不同,内容及详略各异。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 《九九歌》则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圪蚤出。”

九九消寒图

    消寒图是记载入九以后天气阴晴的趣味性“日记”,古人常用以卜兆来年丰欠。《京都风俗志》记有“冬至日,俗谓之属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图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之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民间留存的消寒图形式多样,趣味盎然,体现了深厚广博的中华文化,寓教于乐,实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阴晴图: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画铜钱,共得81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有“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之曰:“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也有不同的涂法:“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也有用不同颜色来标注的,完颜佐贤《康熙遗俗轶事饰物考》一书中记载:“晴涂红色,阴蓝色,雨涂绿色,风涂黄色,雪可以空白不涂,或填铅粉。九九完成,已是冬去春来,每格笔画颜色不同,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阴阳鱼图:做成“井”字形,九方格,每格内有九个阴阳鱼,共为81个,一天画一个,通过阴阳鱼记录反映冬九九每天的天气情况,画法是:“上清(晴)下阴左风,右雨雪点当中。”

    寒梅图:清初潘荣陛所作《帝京岁时纪胜》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曰:“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

    表格图:横十划,竖十划,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天气转暖,称为九九消寒表。

    九字图:徐珂 《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诗联图:制九九八十一格图表,选99划的字,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另有九体对联图,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消寒图诗:消寒诗图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提到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才是冬”始,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并说此制亦“不知缘何相传,年久遵而不改”。可惜他认为这是“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值得记,故未全记下来。清道光年间,山东潍坊有文士王之瀚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就一首九九消寒图诗,九首绝句分别写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图”内。诗云: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紫关,千家共盈享年福,预计来年春不困。

    三九严寒水结冰,钓罢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见床头樽不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溯风冽冽起新晴,朱绨公子休嫌冷,总有樵夫赤足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酿酒答钟麻,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元佳景多,满城灯火迎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至数六十三,堤边杨柳若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日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春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名人名作与冬至

    冬至前后,各地都进入一年中最为严寒的阶段。旧时风俗,文人雅士和官宦人家每年冬至日举办九九消寒的聚会。此时,人们喝酒庆祝,消寒取暖,文人还要填诗赋词。而古今名人多写有关的文章,名作也多有体现。此列一二,以飨诸公。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前奏。周瑜得知孔明洞察了他火攻曹军的心思后,求教于诸葛亮,亮曰:“可于南屏山建一台……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周瑜说:“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其实,非诸葛亮有异能,只是他博学多才,通晓天文,知当时正好是冬至前后,会有一场东南风,便说他自己能召唤来东风。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十二钗之一,书中的她与冬至联系最多。在写诊断她的病因时,曹雪芹借一个侍候的婆子说秦可卿之病是:“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第十一回又明白写到了一个历日,当年近年底,秦可卿已病入膏肓,“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往看秦氏。”

    破落户子弟贾瑞应凤姐之约“准时来到西边的穿堂。半日不见人来,结果东西两边门一关,南北的墙又高,时值冬至,昼短夜长,腊月的穿堂风又最伤人,一夜侵肌裂骨,差点没把个贼子冻死。”

    鲁迅名作《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捐过门槛之后,冬至祭祖时节,坦然去安排杯筷,不料主人还是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她像受了炮烙似地缩回手,从此便失魂落魂,惴惴然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

    林语堂先生写有小文 《冬至之晨杀人记》,颇为有趣。他是用语言“杀”人的,而文中的冬至,也不是我们惯常意义上的中国节气,却是外国圣诞,“即俗所谓外国冬至”。

    汪曾祺曾在上海某私立学校任职,这家学校的校长姓赵,“看起来很有文化修养。”“每年冬至,他必要把全体教职员请到后楼他的家里吃一顿‘冬至夜饭’,以尽东道之谊。”这种情谊让汪曾祺难以忘怀,以至在其作品中常常忆及。

辛酉冬至

【宋】陆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罧。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01222;本文作者: 许思扬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07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