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春归三晋话风俗

  春风动万树,三晋春又归。

    由着性子玩了一个冬天,也耐着性子憋了一个冬天,劳作惯了的庄稼人无论如何也歇不住了,他们松动松动闲散的筋骨,扛起锄头,拉上耕牛,走进田间,走进上天赐予的绝妙春光里……

春耕农谚

    一年春光好,不在花艳,漫漫麦青最娇媚。对于山西农人来说,最好的春光永远是田里返青的麦苗和在土地上耕作的人们。而中华民族的农业始祖后稷在河东教民耕田稼穑,播种五谷,以及唐尧时人们唱着《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劳作,应该是山西,也是中华民族最早、最美的春光了。

    春光自来,堪恋一刻千金,因此山西农人“宁挨春冻,不挨秋霜”,他们早在地未解冻前就将地普浇一遍,然后送肥撒肥,叫做“底肥”、“基肥”,山西农谚道:“有钱难买安窝肥”。惊蛰前后,就开始春耕,“惊蛰不藏牛”,春耕时一定要深耕,因为“深耕赛上肥”。要是山区的梯田坡地,还要把地埂修好,否则“地无唇(埂),饿死人”。具体的播种时间,由于全省各地气候及墒情差异比较大,各地根据具体的节气、物候不同,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有前有后,晋南地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太原地区“谷雨前后,安瓜点豆”;临县“杨柳放花,地里种瓜”;长子县、壶关县“榆钱黄,种谷忙”;榆社县“桃花开,宜种豆;梨花落,宜种谷”;临县“杨柳放花,地里种瓜”。苗出齐以后,还要及时间苗,“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多补空”,并且合理密植。侍弄土地永远是庄稼人最大的乐趣,何况春光正好。

    春光酬勤,亦酬智。埋头春耕的人们,不断将劳作积累的经验和智慧锤炼出无数农谚、农业歌诀,口口相传,赠予后代子孙,从上肥、深耕到播种、间苗,山西农谚就像一个睿智老道、德高望重的长者,时时提醒着人们:“种地不上粪,等于瞎圪混”,“春耕无硬地”,“犁得深,耙得烂,一年收成顶年半”,“有墒不等时,没墒不等雨”,“间苗如上粪”,“早间苗,密留苗;迟间苗,不挤苗”……哪一句不是金不换?

    人们从中得到的岂止是耕作的秘诀,更是做一个地道的庄稼把式由此兴家富业的要诀:莫负好春光!

迎春祈福

    春光无限好,引得黄土地上的庄稼人,早在凛冽的冬日里就已对它神往不已。立春这一天,春光还未来得及将它的第一缕光热撒播开来,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聚集在一起隆重地进行“鞭牛”仪式,山西歌谣《春字歌》说的就是鞭牛的盛况:“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即先推举一位老者用鞭子鞭打事先做好的泥牛(春牛)三下,意味一年的农事就此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春牛打烂击碎,分土而回,撒在各家的田里,意在祈盼丰收。吕梁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南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晋东南习惯用春牛土涂抹耕牛角,据说可以避免牛瘟。抢春的热闹,让原本比较单薄的春光立时丰满了许多。

    虽然春光初临,乍暖还寒,但山西已处处春意盎然——— 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煞是好看。晋东南的女孩子们还喜欢互相交换这些头饰;宁武习惯用绢做成“春娃”,带在小孩子的身上;晋北则讲究缝制小布袋,内装五谷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立春的时候,山西民间还盛行吃萝葱、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要将新嫁女接回娘家,名曰“迎春”;而临汾地区要将女婿请到家里吃春饼……真可谓千家满春意,万汇生春光。

    贪恋春光的人们,在立春的第五个戌日,再一次聚集起来,敲锣打鼓放鞭炮,将迎春活动又一次推向高潮。这一次活动叫“春祈”或“迎神赛社”,即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长子县办赛的听命文云:“夫赛者,所以报天地生成之德,而乐丰年之庆也。”为了神祗高兴,春祈有望,人们不仅上酒上肉,也敬歌敬舞,山西《隰县志》曰:“神庙中集乐户歌舞神前日赛。”晋东南的歌舞队戏,晋南的锣鼓杂戏,曲沃的扇鼓,晋北的“赛赛”,晋中寿阳的“打鬼”,都是有名的春祈歌舞。

    欢歌喧闹中,春光一天天和煦起来,人们一改正月里闹红火的嬉笑,一本正经地忙起地里的活计来。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光为谁妍?大家虽然无暇顾及明媚的春景,但仓官爷和龙王爷降临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抽出时间去迎接。正月廿三填仓节,山西最有特色的风俗就是 “打灰窖”——— 用灰在地上撒出一个个圆圈,三个或五个相挨或相套,象征粮仓或粮囤。“粮仓”中间放些五谷杂粮,用石头压住,叫“压仓”;然后在粮仓里放满鞭炮并点燃爆响,叫做“粮藏爆满”。二月初二青龙节,山西各地普遍有“引龙线”的风俗——— 一般在太阳未出山之前,用草木灰从河边外或井边撒一道线一直到家,围水缸一圈,认为就此把龙引到家了。为了让龙王爷好好下雨,山西各地妇女在这一天普遍忌针,唯恐不小心扎瞎龙王爷的眼睛……其实,迎神赛社、迎仓官、迎龙王,与其说人们是迎接连自己都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神仙,不如说是迎接自己新的一年里新的希望。青龙节一过,山西真正是“春光满云叶,花影发晴枝”了……

家乡风物

    春光耀辉满目新,一片葱郁。一时间,新花烂漫,黄鸟啼柳,田野里一片生机。

    此生机,不由人寻逐春光任着迷。迷正兴,欣喜又添——— 那一片片嫩绿的沐浴着春光猛长的野菜,在晋东南妇女的眼中,可是祛病的仙草。每年三月三这天,她们都要到野外挖取野菜,加工而食,称为“斩百病”。而对于那些正度春荒的人家来说,欣喜更甚,这些野菜,简直就是救命的仙丹。在代县一带,春天最早可以食用的是野小蒜。春寒料峭,黄风时起,野小蒜业已悄悄钻出地面,柔嫩的绿苗惹得人们心驰神往,纷纷提着篮子采挖。野小蒜带着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味道,煮进每家的锅里,鲜美的香味可以飘出很远。然而,此时正是农忙时节,挖野小蒜的任务常常落在孩子们身上。大人们都在地里忙,空旷的田野上常有野狼出没,因此当地谚语警告说:“二月半,挑小蒜,狼吃了娃娃没人管。”在山西,最出名的野菜是苦菜,一些地方也叫“苦苣”。苦苣又分为甜苣和苦苣,苦苣苦味重一些。年成好的时候,苦苣挖来只喂猪和兔子;人们采摘甜苣和灰灰菜等当小菜调剂口味,先用开水焯过,泡去苦味,加上葱花蒜泥调成小菜,淡苦浓辣,别具风味。如若是荒年,苦菜不够吃,近河的老百姓还要到河滩去挖蒲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后,与粮食一起食用。

    孩子们常常不识愁滋味,依然逐着春光想法子玩耍,其中最好玩的,就是把刚刚发出嫩芽的柳枝截下来,做成柳哨,太原人叫“密密”,吱吱呜呜地吹着玩儿。大人们则把嫩柳叶捋下来,放在冷水里浸泡一两天,盐醋一拌,便成为清爽可口的凉菜了。再过些日子,榆树开花了,然后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榆钱,又嫩又甜,捋一把直接放在嘴里就可以吃,另外还可以拌上面粉蒸熟,俗称“傀儡”,香软可口,非常好吃。

    嚼着野菜的人们,心里无论如何是甜的,因为在春光的抚照下,一粒粒种子已经播种到土里,它们生根了,发芽了,长出片片新绿,胜过繁花,到了秋天,那就是晋东南品质优良、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的谷子,甚至是色黄粒饱味香有着“金珠不换沁州黄”的黄澄澄的沁州黄小米;就是分布在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耐旱高产,既可人畜食用,又能制酒酿醋,乃汾酒、老陈醋主要原料的红彤彤的高粱;就是生长于运城、临汾、长治盆地和太原盆地的白生生的棉花,还有晋北、晋西北的春小麦,全省普遍种植的玉茭子,东山、西山和雁北地区的胡麻,晋东南地区的芝麻和蓖麻,大同地区的甜菜,曲沃、襄汾、翼城等地的烟叶,以及山西特有的莜麦、红薯、山药蛋……

    春光孕育出来的好光景,让黄土地上的山西人幸福并快乐着,一年又一年……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10307;本文作者:聂翠青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07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