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小米在山西

   山西位于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土壤丰厚,干旱少雨,是谷子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

  山西种植小米的历史源远流长,夏县西阴村的古代遗存中发现的一种距今约5万年的谷粒化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谷粒化石。相传炎帝神农氏在上党一带的百谷山上遍尝百草,从现在仍存有的狗尾草中优选出谷子,使其部落摆脱了渔猎和采集为生的动荡生活。

  黄河流域出产的山西小米以黄色为主。一般来说,黄色谷壳色浅皮薄,出米率高,米质好。而谷壳深者皮厚,出米率低,米质也差一些。黄色的小米分布在全省108个县市种植,以上党地区为最,面积广,质量好。与上党近邻的几个多谷县城也有近似的特色,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地势高,在谷子生长期中,温度更适宜,与阳光接触距离较短,而这些区域的人又有着历史悠久的种谷子经验使然。

  上党地区有着悠久的米文化,长治就有五谷博物馆, "五谷"展品都是七千多年前在此地种植的"谷"遗物。长治的世俗文化多与小米相关,尤其曾经进贡清朝宫廷的御米"沁州黄",更是广为人知,南北闻名。

  小米

  米,谷之去皮后的颗粒。除麻、小豆、小麦三者无米外,其他谷类果实皆有米。 【周礼疏】:黍稷稻粱菰大豆皆有米。今谓稻之实为大米,黍稷粱秫之实为小米。

  小米是谷类植物,谷为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适宜于耐旱植物的生长。谷类耐旱、耐碱、耐酸,适宜于在山谷地带生根发芽结果。谷类性温畏寒,因此在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温带地区最为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面积最广,产量也最多,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谷子由狗尾草演化而来,中国先民经过对狗尾草提纯、培育,从而优化出沉甸甸的似狼尾巴的谷穗。商代甲骨 《卜辞》中有大量关于粟的记载,从商代始,一直到秦汉时期,谷子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中,记录了86个谷子的品种。

  小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1.2%~13.4%,脂肪含量4.5%,比大米的营养高。小米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且比例协调,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小米滋阴,呈碱性,具有不错的药用价值。小米的芽与麦芽一样,含有大量活性酶,是中药中的一味配方。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 "代参汤"之称。 《本草纲目》称:小米 "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米文化

  度量: 《汉书》记载,汉代的度量以黑黍为基础单位确立,以一颗黍粒的长度为一分,十颗黍粒的长度为一寸,来确定标准长度。而确定斗升的体积、重量的斤两,也都是以黑黍为基本单位。

  地域:古西域,月氏攻灭乌孙,建立河西第一少数民族政权后,称米国。 《隋唐书》记载,昭武年间米姓为九姓之一,大唐西域记作弥秣贺;"米"县,即米脂县,宋为州,金为县,今属陕西榆林。多产五谷:谷、黍、粱、豆、玉米等,世传米脂县出美女,因其肤色好。

  姓氏:宋时有一位仕至兵部侍郎的敷文阁大学士,嗜古,嗜小米,善书画,自己改姓米,称米芾子,后称米右仁。他的《虞集诗》中有许多对于小米的描述,并有 "小米苍茫讬天趣"之句。

  节气:谷雨,也叫"古语",24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辞》: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前后,是北方春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

  祭祀:旧时,每逢干旱少雨季节,尤其谷雨前,农人均备贡品祭天与祖先求雨,祈五谷丰登。历代皇帝除祭天外,同时也祭地,以表对土地的崇敬和臣服。北京中山公园有一社稷坛,内有五色土,就是皇帝祭地,祈五谷丰登的祭祀之所。

  饮食:北方地区古时、旧时的戏曲、文物、民间故事中,均与小米有联系。现时城乡饮食,也都充满小米的回归。同时,传统食俗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造就了医疗和健身的药食文化。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李庆生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11-19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