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沧桑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bt.jpg (7343 字节)

走遍山西 第14章:走遍晋商大院

  曾经创造过辉煌商业成就的明清晋商早已离我们远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著述的不断问世,才使得今天的山西人了解到先辈的业绩,余秋雨的《抱愧山西》更是通俗浅显地将晋商介绍给了全国的读者。如今,山西晋中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晋商文化旅游区,因为那里是晋商的起源地,更重要的是,当地集中着五座深邃富丽的晋商大院。这几处晋商大院不仅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同时,它也是晋商五百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其实,那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当年无一不在不遗余力的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营建一个归宿,但不是所有的晋商大院都能够保存到今天,有的大院虽然依旧能够找寻,但颓垣残壁之间,早已难觅当年的风采,譬如祁县城的何家大院、阳泉官沟张家大院、碛口西湾陈氏民居等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先后修复开放了五座晋大院,虽然这些力求恢复原貌的修复工程并不能完全还原旧日景象,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遗憾,但今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最直观去感受晋商文化。这五座晋商大院分别是: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祁县县城的渠家大院、太谷北(氵光)村的曹家大院、灵石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榆次东阳镇车辋村的常家庄园。

  乔家大院早在1985年就辟建为民俗博物馆,是最早修复开放的一座晋商大院,更因为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几乎成为晋商大院的代名词,甚至连许多从未到过山西的外地人也知道:“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专家们称: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由小本生意起家,从闯荡口外的小伙计成长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包头城至今仍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商行、银号开到了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乔家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事实上乔家的各类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应该有数千万两之巨,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这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
  
  乔家大院历经三次大规模兴建、扩建始成今日格局,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六十余年。乔家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为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整个大院的布局为双喜字造型,又称在中堂。

  乔家大院型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以三丈高的砖墙封闭。大院内,以一条80米长的甬道分隔,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甬道南北各有三个大院,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

  乔家大院的最后一次扩建是在民国十年,由乔映霞主持新建了新院并改建了西北院。乔映霞为乔致庸长孙,人称成义财主。乔映霞思想进步,信奉天主教,仰慕西方文明。受影视剧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以为这座古朴宅院里的少爷小姐们身穿着传统绣衣玩着古老的游戏,而事实上,到乔映霞掌家的时候,乔家子弟们已经穿着西式服装打开网球了。正因为如此,乔家大院的最后一次扩建,体现出“中学为休,西学为用”的色彩。新院的风格不变,但窗户全部换成了大格玻璃,配以西式装饰,屋檐下的真金彩绘,也在原来的“麻姑献寿”、“满床笏”等传统创作内容中,加入了铁道、火车等新事物。在西北院的改建中,更是按西式风格装修了客厅,增设了浴室和西式厕所。

  日本侵略军占领祁县后,乔氏家族远走避难,乔家大院则通过与教会的关系,挂上意大利国旗躲过了日军的侵扰。解放后,乔家大院先后被机关、部队、学校占用。文革期间,一些革命干部曾经准备“拆院建校”,并且拆掉了几间过厅和厢房,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1986年,乔家大院辟为民俗博物馆。

  乔家大院内,除了明清家俱外,还收藏着“犀牛望月镜”、“九龙宫灯”、“万人球”等乔家珍品。此外,有四块牌匾颇为引人注目,它们是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赠送的“福种琅环”、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以及傅山先生手书的“丹枫阁”匾额。

  1990年,张艺谋筹拍《大红灯笼笼高高挂》时,为寻找一处合适的外景地而跑遍大江南北,其中包括四川刘文彩庄园、阎锡山故居等,均不如意,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来到了乔家大院,才发现这里与剧情珠连壁合,说不清剧本为大院而写,还是大院为电影而建。与剧情不同的是,乔氏家族的门风极为严谨,严令禁止纳妾、贝者博、酗酒,为此,剧组在开拍前,专门举行仪式,焚香祈求拍摄顺利。电影拍摄完毕后,剧组留下了数百个红灯笼,悬挂红灯笼,从此成为乔家大院以及其它晋商大院最重要的装饰。而事实上,山西民间传统上并不悬挂剧组制作的长型灯笼,而是悬挂圆型灯笼。如今,乔家大院还专门开辟出一个陈列室,展示该片剧照和部分道具。

  前一段时间看到报纸介绍,才知道章子怡的母亲也是乔氏家族的外孙女,章子怡前往台湾期间,还曾与乔家在台后人认亲。

  祁县是山西为数不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明清之际更是经济繁荣,富商云集。祁县古城以其严谨、周密的布局设计而闻名,以十字口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垂直交叉,28条街巷与之纵横贯通,无数富丽恢宏的民居散布期间,仅列入开发规划的就有四大院、八中院、十六小院。渠家大院,就座落在祁县东大街33号。

  渠家祖先以行走于长治、祁县之间的“货郎挑”起家,到清朝乾嘉年间发展成为晋中八大富户之一。渠家开设的长源川、长裕川两大茶庄,从两湖采办红茶,贩销于西北各地及蒙古、俄国,他们还开设有“三晋源”、“百川通”票号。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渠家共有资产三四百万两,事实上远远不止此数,传说,仅“旺财主”渠源浈的一个银窑内就藏有白银三百万两。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即是根据渠家的故事改编,片中反映了三晋源票号的经营以及渠源浈、渠本翘父子在思想、观念上的激烈冲突。渠源浈是一个杰出的商业天才,但性格古怪,他的曾孙渠川因此将这部小说定名为《金魔》。与父亲终生未能化解矛盾的渠本翘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走科举之路步入仕途,成为著名的爱国商人、教育家。
  
  渠家从渠氏第十七代源字辈进入鼎盛,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财主:田喜财主、旺财主、金财主。他们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建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目前开放的渠家大院只是渠氏家族院落的一部分,为田喜财主渠源潮的住宅,占地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

  渠家大院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内分8个大院、19个小院、240间房屋,大院内建有山西民宅中最大的戏台与戏园。渠家大院目前被开辟为晋商文化博物馆,以七大系列28个展室向游客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晋商的发展与衰落历史。

  位于段家巷14号的长裕川茶庄是渠家的主要资产之一,目前被辟建为晋商茶叶博物馆,隶属于晋商文化博物馆,其门面上的大型石雕不可不看。抗战时期,这里曾做过日本宪后的司令部,日寇在挖防空洞时,掘出40万两白银,它们被全部运到了日本。

  曹氏家族三多堂位于太谷县西南五公里的北(氵光)村,听过山西民歌《看秧歌》的朋友想必对这个村都不陌生。

  曹家先祖原居太原晋祠,明洪武年间迁至太谷。曹家的兴盛始于明末闯关东的曹三喜,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640余座铺面遍布大江南北,雇员37000余人,资产高达 1200万两白银。从商业业绩而言,曹氏家族在晋商豪门中是较为突出的一家,生意一直做到了俄罗斯、日本、朝鲜。曹家的兴盛历经二三百年而长盛不衰,二十世纪初的乱世,由于国家银行排挤、俄国革命、辛亥革命、蒙古革命、日寇侵华以及子孙吸毒的影响,才走向衰落。

  曹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是现存晋商大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家。规模极其宏大的曹家大院以“福”、“禄”、“寿”、“禧”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目前幸存下来的仅有“寿”字型宅院,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多堂。

  曹家第十六代主人为七个儿子分设堂名,第五子门下后来又陆续增加若干分支堂名,它们总称为三多堂,意指“华封三祝”中的多福、多寿、多子。

  三多堂始建年代较早,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古朴、厚重、高大、简洁,是现存晋商大院中气势最为恢宏的一座。宅院座北朝南,分南北二部分,东西并排三个穿堂大院,连接三座三层17米高的三层楼房,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 277间,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余平方米。

  曹家虽然偏居乡间,但生活极为奢侈糜费,常领全省风气之先。早在1920年,曹家就购买了一辆美制汽车,而当时,连山西督军阎锡山都不曾有此待遇。不久,曹家又购买了发电机,安装了电灯电话,均为全省首家。曹家老夫人“喜婆儿”出殡时,耗银十万两,动用64人抬棺。目前仍保存于曹家大院内的“百寿大屏风”、“金火车头钟”等珍品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曹家过去的豪奢,那座金火车头钟,据说是慈禧太后抵押西行借款之物。

  为保护家眷及财产安全,曹家多年来一直聘用当地形意拳高手做为保镖,此后又组建了护院武装,在光绪年间人数多达五百,到了民国初年,曹家仍有家兵三百,武器精良,并配有统一服装,聘请军官教练,每逢三、六、九日,还要进城与官军一起操练。

  日寇侵占太谷后,曹氏家族逃亡,日寇动用两辆卡车用四十余天时间将曹家珍宝财产掠夺一空,部分彩绘上的金粉也被刮走。

  建国后,三多堂先后被部队、荣军疗养院、乡政府等单位占用,1995年开辟为“三多堂博物馆”。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三多堂(曹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城以东12公里的静升镇,修复后对外开放的王家大院主要包括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包含民居院落54座,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是乔家大院的四倍。

  静升王氏为太原王氏后裔,元代皇庆年间历经两次迁移之后定居静升,至今已近七百年。静升王氏以耕作和磨制黑豆豆腐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终于在清代中叶发展成为富甲一方、声名显赫、人丁逾千的灵石四大家族之一。

  王家传至第十四世王谦受、王谦和兄弟时,清廷因征讨吴三桂叛乱急需军马,已经开始从事牲畜贩卖的王家兄弟献上24匹良马,此举不仅使他们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褒扬,同时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王谦受还参加过康熙皇帝的千叟宴,御赐龙头拐杖一把。王谦受后来以2000两白银为儿子王梦简捐了一个五品官,王家由此迈出由商而官的第一步。此后,王家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种方式,先后有52人被典封官职。

  王家显贵之后,开始大兴土木营造宅第,累计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建筑群,总面积15万平方米,也就是说,目前恢复的部分,仅是王家大院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此外,王家还建有十五座石牌坊和占地三百亩的祖坟。

  红门堡建筑群面南背北,依坡而建,占尽地利。红门堡建筑群是一个中规中矩、四四方方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城堡内纵向的一条主街与横向的三条小巷纵横交错,从高处俯视,即是一个工工整整的王字。红门堡通过一座石桥与高家崖建筑群相连,二者因为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故而又分别被称为西堡院和东堡院。高家崖又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王汝聪和王汝成兄弟的宅第。

  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年间,较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红门堡要晚了近一百年,面积也稍小一些。但是,随着家业的进一步兴旺与文化品味的提升,王家大院最杰出的建筑艺术和被专家学者们称颂的木雕、石雕、砖雕“三雕”艺术,主要集中于高家崖内。

  遍布于门窗、雀替、柱础、照壁、墀头、墙基石等处的三雕艺术作为建筑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折射着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所有的晋商大院内,都集中展示了精美的三雕艺术,但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成就则尤为突出。传统的三雕艺术,以意、形、音的方式,或明示或暗寓蕴藏吉祥、富含哲理的雅俗文化,表达出主人的对平安、富贵、多子多福等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与祈盼。这其中,很多都是极为普遍的传统图案,例如:凤戏牡丹、满床笏意寓大富大贵,葡萄意寓多子,喜鹊登梅意寓喜(鹊)上眉(梅)梢,大猴背小猴意寓辈辈(背)封候(猴),柿子与如意意寓事事(柿)如意……;以“唐夫人乳姑奉亲”、“作佣供母”、“四逸图”等以传统典故为题材的作品则表达了主人的道德价值取向;“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它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含有吉祥之意。

  静升王家和许多大家族一样,历经艰苦创业和鼎盛辉煌之后,也逃脱不了兴衰起落的必然规律。王家的衰败始于道光年间,部分王家后人染上鸦片瘾之后,沦落为偷儿、乞丐。王家首先被出卖的是红门堡内的部分宅院,异姓主人迁入之后,堡门门匾上的“合堡同宗”四字也不得不改为“合堡同德”。此后,高家崖以964两纹银易主,孝义祠以2000吊铜钱贱卖。抗战爆发后,王家硕果仅存、资财依旧雄厚的王饮让一支匆匆将各地资产变卖后举家南迁。自此,这个辉煌一时的名门望族,历经600余年的创业与兴盛之后,终于烟消云散,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

  解放后,王家大院被分配给周边农民居住。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当乔家大院等三座晋商大院蜚声海内外的时候,王家大院依然藏在深山鲜有人知。1996年,王家大院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修复工作开始。1997年8月,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首先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对外开放,一年以后,红门堡、孝义祠、文庙等建筑群也相继开放。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王家大院与绵山

  曾经有人说:参观完乔家,才知道什么是富贵。宣传词中也说: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当被冠以“华夏第一民居”的王家大院展示到世人面前的时候,其庞大的面积与恢宏的气势使许多游客为之惊叹,它也一度成为晋商大院中面积最大、文化品味最高的一座,这一殊荣一直持续到2001年9月“中国第一儒商旧居”常家庄园对外开放。

  常家庄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其布局呈车辐状,故名。

  常氏祖先在明代由太谷迁居车辋,以牧羊为生,八世祖常威身背褡裢远赴张家口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先祖的牧羊鞭、常威的褡裢后来供奉于常氏宗祠内,与常万达的名言“视有若无,视盈若虚”一起被常家子孙尊崇了二百年。常威之子常万(王已)、常万达学有所成之后,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兄弟两先后创立了“十大德”、“十大玉”20个商号,开辟了由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的数万里国际贸易通道“茶叶之路”,成为首屈一指的晋商“外贸世家”。常氏家族鼎盛之际,拥有员工千余人,骆驼上万峰,独占中俄茶叶贸易的四成,在乾隆年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富商。

  常氏家族商业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家族坚持了以儒铸魂,以商兴业,儒商融汇,商儒互援,道德与经济合一的良性发展道路。在常家200余年经商、兴学交融史中,仅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等学位的就有170余人,他们基本都放弃了仕途而投身商界,集合为晋商家族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精英集团。

  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常家投入巨资营建宅院。常家分为“南常”、“北常”两支,“南常”万(王已)立“世荣堂”,宅院以南北向的“前街”为主轴线;“北常”万达立“世和堂”,宅院以东西向的“后街”为主轴线。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家建有宅院80多座,楼房50余幢,房屋3500余间,占地面积300余亩,规模之庞大,世所罕见。常家环庄园而建的堡墙长达4公里,共开8个堡门,而古遥古城,城墙周长也不过6公里,开设4座城门,常家大院与其说是一所民宅,倒不如说是一座城市。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可谓三晋民居建筑之首,修复开放的部分12万平方米,仅为原有面积的四分之一,即令是如此,仍比王家大院大四倍,比乔家大院大十二倍。

  “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曾是晋商文化的缩影,但常家大院最大的特点不在其大,而在于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以及集南北风格之大成,融院落园林与一体的特色,因而,无论规模,还是建筑艺术,常家大院堪称中华民居之典范。

  常氏家族衰落于清末民初,建国后,常家大院被分配给村民、学校使用,后街北侧的近十个院落由省民政厅购买,被荣军休养所占用,北常所建的常氏宗祠被晋中棉织厂占用。常家宅院的破坏一度相当严重,长期处于半荒半废半民居状态,南常前街两侧建筑和北常后街南侧建筑基本不存。2000年5月,榆次区着手修复常家宅院后街北侧建筑。榆次区书记耿彦波曾担任灵石县委书记,王家大院就是由他主持一手开发,面积最大的两座晋商大院在其任上被修复,这位书记的述职报告想必也会为之精彩。2001年9月29日,常家庄园正式对外开放,门票价格60元,为山西人文景观之最,这里也是山西第一个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文保单位,省电力公司、榆次区政府等单位都是股东。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常家庄园后街

  山西大院群落的出现,是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晋商巨额财富积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做为一个山西人,我因为地利上的优势,有幸游览了已经开发的五座晋商大院以及多处尚未开发的大院民宅,而且,一些大院还不止一次的光顾。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如此充裕的时间与浓厚的兴趣,周围的一些朋友和外地的网友因此让我推荐一个最有代表性晋商大院而游之,我想,五座晋商大院,的确拥有许多共性,但它们同时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与价值,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无解之题。

  一些游客指出,城堡式的晋商大院厚重、古朴的风格,同时也体现出了晋商的保守封闭、墨守成规。他们进一步认为,营造豪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处致命伤:晋商资本大量流向土地,不利于商业资本向近代资本发展,如果将这笔巨资投入商业运作,又能增加多少财富呢?

  应该说,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富贵之后建设豪宅,这是传统思想与改善生活状态的双重要求,这一点无可厚非,而且以晋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兴建如此庞大奢华的建筑群落也并不为过。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要受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政治制度的限制,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其商业成就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无限制扩充。晋商用以建设豪宅的资金仅仅是其沉淀下来的过剩资金中的一部分,为什么一些晋商老财要将白银灌入地窑把资本化做死钱?这不仅仅是晋商保守、惜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投入资本,已经难以再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从19世纪中叶起的一百年间,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晋商,尽管晋商自身的落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但不可否认,不论他们的思想如何进步、采取何种应变措施,都已经无法避免晋商的整体衰落。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的晋商将建造豪宅的巨资投入商业运作,其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无一例外的灰飞烟灭,至多留给其后人一些与其兴盛时期相比微不足道的金银与存单。与其如此,倒不如留给大家一座座代表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的晋商大院。

  还有几位游客对我说:许多晋商大院做为建筑艺术品尚可,但其使用功能与居住的舒适程度绝难超过他的三居室住房,某此大院所体现出的狭促、阴森甚至让他们感到窒息,他们很不理解,为什么阔绰的晋商们不将庭院修的宽敞一些。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没有进一步提出铺设草坪修建喷泉的要求。

  在封建时代,建筑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与传统,无处不体现着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官与民之间有着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身为商人即令你富可敌国也万万不敢逾越,否则就是犯上甚至谋逆,直到封建制度濒临崩溃的同治年间,平遥票号财东候殿元还因为修建了七间七檩的的豪宅兼商号而获罪。按照规制与传统,正房只盖单数不盖双数,商民三间三檩,官宦五间五檩,贵族七间七檩,而九间九檩的待遇,只有皇帝与宗教祠庙可以享受。正因为如此,五座晋商大院中,无人做官的乔家只能盖三间三檩,其它几家步入仕途或捐了官的,可以盖五间五檩。所以晋商大院中,超过五间五檩的建筑仅有一座,那就常家庄园七间七檩的藏书楼,因其放置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之书,其地位超过了官宦,所以方可享受如此待遇。在平遥城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清代二进院或三进院民居改建的民风宾馆内,东西厢房可以多达十余间,而正房仅有三间或五间。当然,晋商与自有其变通方式,横向扩展被限制,那就向高空发展,所以才会留下多数不少的二到四层的楼房。

  另一件事情也很能说明等级制度的森严,那就是屋脊上的邸吻。乔家大院的邸吻为闭嘴兽,而其它几家则有张嘴兽。对此,乔家大院的导游解释说,乔家修单坡顶屋顶意寓肥水不流外人田,装饰闭嘴兽则是要求族人保守商业秘密、财不外露。而事实上,造成这一差别的真正原因也是官民的等级区别。

  近年来,经常有网友来信咨询游览晋商大院的路线与交通,在本文的最后,逐一为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五座晋商大院都建设于城镇内或城镇周边,有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但因为相对分散的缘故,比较适宜自驾车游览,对于自助旅游的来说,晋中地区较为发达的公路客运也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大运公路贯穿山西南北,是山西省最为繁忙的公路之一,开往晋中、运城方向的客运汽车均集中于太原广场长途汽车站发车。乔家大院位于大运公路西侧的乔家堡村,距太原50公里,在乔家堡村下车步行五分钟即到。乔家大院门票30元,导游费30元。游览结束后,站在公路边可以象拦乘出租车一样方便的乘坐长途汽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城东大街,距太原70公里,游客可以由太原乘车直接前往祁县城,也可以乘坐南下的长途车在大运公路祁县城路口下车,再乘坐出租车或摩的进入县城。渠家大院门票25元,导游费30元。王家大院位于灵石静升镇,距太原160公里,游客可以乘车到达介休后,可从火车站或新建路沿线乘坐介休公交有限公司11路中巴前往,车程约半个小时。游客也可以先到介休市以南30公里的灵石县城,然后乘坐1路公交中巴前往。王家大院票价35元,导游费40元。

  三多堂(曹家大院)位于太谷县北(氵光)村,距太谷县城5公里,距太原60公里。由太原前往太谷的长途汽车在太原建南汽车站集中发车,游客到达太谷县城后,可乘坐前往祁县的长途汽车在北(氵光)村路口下车,步行15分钟即到,也可以乘坐出租车前往。三多堂门票22元,导游费30元。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22公里,距太原40公里。由太原前往榆次,可以在新建南路(迎宾路)桥东街路口西侧或新建南路(迎宾路)狄村街路口西侧候车。到达榆次后,从晋华体育场乘坐11路公交车前往。常家庄园票价60元,导游费30元。

相关链接:晋商大院

下站行程:走遍山西(15)——平遥七日

01.jpg (36366 字节)

作者留念:风雪渠家

撰稿人:张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2-04-15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旅晋游记 >> 走遍山西

太原道 >> 山西旅游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