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在太原战斗过的革命先辈

  20世纪以来,在太原这块热土上,千千万万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不畏强暴,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在太原解放55周年之际,让我们撷取其中的几位,去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

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 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 忽。”这是革命先驱高君字生前自 题在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多少 年来,它像号角,一直激荡在人们 的心中。 出生于太原市娄烦县(原属静 乐县)静游镇峰岭底村的高君宇,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也 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者;他是 我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 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 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党中央机 关刊物《向导》的创办人之一;他 还历任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首 任书记、第二届中共中央执行委 员、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等党团 重要职务。 1920年,高君宇回到太原,为 广泛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他帮助 山西省立一中进步学生王振翼等 人创办了《山西平民周刊》。1921 年5月1日,高君宇又指导王振 翼、贺昌、李毓棠等成立了“太原 社会主义青年团”,将《平民周刊》 改成团组织的机关刊物,使太原 成为中国继上海、北京之后较早 建立团组织的城市。在他的建议 下.太原团组织开办了晋华书社, 成立了青年学会,创办了平民小 学,举办了成人夜校,广泛宣传进 步思想。1924年5月,高君宇受李 大钊指派,再次返晋,在太原成立 了山西省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 员有李毓棠、潘恩溥、侯士敏等 人,隶属于北京区委领导。从此, 太原地区有了最早的共产党组 织。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又正式 建立了山西第一个党支部——中 国共产党太原支部,为山西的革 命运动找到了正确的指导方向。 正当山西工人运动在中共太 原党组织领导下迅猛发展之时, 高君宇却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 3月6日英年早逝,年仅29岁。他 的一生,虽如“闪电”之瞬逝,却划 破了黑夜长空;虽如“彗星”之短 促,却英名永存。他死后,其女友 石评梅将他的言志诗刻在北京陶 然亭高君宇的墓碑上。三年后,评 梅女士在悲痛中逝去,亲友将他俩 安葬在一起,世称“高石之墓”。从 此,陶然亭湖畔便高高耸起一对宝 剑似的墓碑,留下了一段千古佳 话。

太原第一任团地委书记贺昌

  在山西省柳林县,耸立着一座 贺昌纪念碑,庄严肃穆,向人们诉 说着这位革命先驱可歌可泣的英 雄事迹。 1920年,贺昌考入山西省立 第一中学,结识了王振翼等进步 学生,开始接受马列主义。这年夏 天,高君宇在太原省立一中主持成 立了马列主义学习研究小组,贺昌 任副组长。1921年5月1日,在高 君字的主持指导下,太原社会主义 青年团宣告成立,贺昌是第一批团 员和主要发起人。 王振翼离开山西后,贺昌全面 负责起太原团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2年5月,贺昌发动并领导了 太原大国民印刷厂工人的罢工斗 争。9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 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年仅17岁的 贺昌被推选为太原团地委书记, 挑起了领导太原地区青年学生运 动的重担。之后,他成功地领导了 省立一中驱逐反动校长魏日靖的 斗争和正太铁路工人罢工斗争, 并不断在《先驱》、《向导》周报、《中 国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积极 宣传革命理论。1923年7月,贺昌 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由于 贺昌和团地委其他成员的共同努 力,太原团组织的工作搞得有声 有色,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决 议中曾经称赞:太原是唯一与中 央有较密关系的地方团组织。 贺昌的活动引起了阎锡山当 局的注意,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组 织上将贺昌调到上海团中央工 作。从此,他转战于北京、石家庄、 天津、上海、江西等地,领导工人运 动和武装斗争,曾担任过红军总政 治部副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 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 1935年3月,贺卜昌在江西会昌突 围中壮烈牺牲。陈毅挥泪写下 《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诗一首,高 度概括了他们光辉的一生:“环顾 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 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 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 生全。”

  太原党团组织的早期领导人彭真

  山西侯马市曲沃县侯马镇垤 上村,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国务活动家、中国社会主 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彭真同 志的故乡。他原名傅懋恭,1937 年改名为彭真。 1922年,傅懋恭考入山西省 立第一中学。在贺昌影响下,他参 加了由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 的“青年学会”,担任平民小学校 长。贺昌调离太原后,“青年学会” 由傅懋恭和李毓棠负责.01923年5 月,傅懋恭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团,同年冬,他经高君宇介绍,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在高君宇帮助下,山 西正式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太原支部,傅懋恭是创 建人之一,担任过中共太原支部委 员、书记,并参加领导了太原国民 会议促成会的工作。他曾受中共 太原支部委派,到临汾地区宣传马 克思主义,推动了临汾地区党、团 组织的建立。回并后,傅懋恭担任 了山西省学联副主席,指导成立了 山西工人联合会和太原总工会,成 功地发动了工人群众和各界民众 反对阎锡山强征房屋估价税的斗 争。 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了震 惊全国的“五卅惨案”。6月初,在 太原党支部领导下,太原市学生联 合会与全市工、商、市民、新闻各界 共30多个进步团体成立了“太原 市民为英、日惨杀上海学生、工人 案后援会”(简称太原市民沪案后 援会),傅懋恭担任副主席。他首 先领导LU西省立一中、工业专门学 校、商业专门学校的学生罢课。10 日,全市人民再次举行大规模的反 帝示威游行。“沙基惨案”后,为进 一步发动全省人民开展反帝爱国 斗争,太原党组织当即决定由傅懋 恭以副主席身份,将“沪案后援会” 改组为“山西各界为帝国主义惨杀 同胞雪耻大会”(简称山西雪耻 会),《铁血周报》也随之改为《雪耻 周报》,发动了反对总商会的斗争, 在民众中影响很大。8月下旬,中 共北方区委调傅懋恭赴石家庄领 导工人运动,从此,傅懋恭开始了 新的革命征途。

  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在太原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 局迁到太原。时任北方局书记的 刘少奇也来到太原,加强了对山 西抗日工作的领导。 刘少奇一到太原,就向山西工 委、太原市委传达了洛川会议的精 神,同中共山西工委的领导人员和 牺盟会负责人薄一波等人分析形 势,指出要从单纯的军队抗战过 渡到全面民族抗战,强调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在刘少奇的指示下,山西的统战工 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改变了过去 多头分散的状况。先后建立了名 为阎锡山的官办组织、实由共产 党领导的“牺牲救国同盟会”和抗 日武装力量“山西青年抗敌决死 队”,对建立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 地起了重要作用。对牺盟会的指 导,刘少奇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 作:一是召开干部会议,讲解游击 战策略;二是亲自起草《山西农会 章程》,以牺盟会名义发表,使党 组织得以合法发动群众;三是同 阎锡山的代表梁化之面谈,以缓 和阎锡山的疑虑,方便党的工作。 当时,太原已成为华北抗战的 政治中心。刘少奇指示山西工委 在北方局驻地太原成成中学开办 了训练班(即北方局太原党校), 请当时在太原工作的唐天际、彭 雪枫、张友清、程子华以及彭真等 人来讲课,对太原地区的中共党 员集中进行了形势和党的政策教 育,对地方党组织如何领导群众 进行抗日做了政策上的分析与指 导。 1937年9月,周恩来到太原 后,与刘少奇多次商谈,确定了华 北党的方针,全面部署了以山西 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游击战争,还特 别研究了共产党员参加政权的原 则。在刘少奇等人的直接领导下,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日 益突出,为山西抗战局 面的打开奠定了基础。

打开华北抗战新局面的周恩来

  1937年9月,中共 中央洛川会议以后,为 实现全面抗战,加强与 阎锡山的统战关系,中 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同 彭德怀、聂荣臻、左权、 肖克、徐向前、南汉宸 等八路军高级军政干部来到太原, 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 山商谈八路军取道山西东进抗日 问题。 周恩来一行到达太原后,先住 在东缉虎营傅公祠院内的绥靖公 署高级招待所,后搬人成成中学 里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太 原期间,周恩来就扩大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协商八路军经山西开赴华 北抗日前线等重大问题,多次与阎 锡山会谈,内容涉及到作战地区、 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 具体事宜。对阎锡山的“恐日病”, 周恩来帮助分析形势,晓以大义, 怒斥张慕陶的破坏活动,并始终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促 进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 成。 根据党巩固和扩大山西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周恩来参 加了牺盟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他的建议下,9月20日,山西正式 成立了由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 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 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 称战动总会),周恩来起草了动委 会工作纲领,并建议爱国民主人 士续范亭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 周恩来此行,还肩负着“唤起 民众”的重任。他经常抽空给山西 各界人民和群众团体作报告,还应 邀到太原女子师范参加座谈会,宣 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号召大家上 前线。他的报告,如一簇火种,点 燃了积蕴在人民心中的抗日怒火, 许多青年学生和进步分子纷纷从 太原奔赴延安,走上了抗日前线。 到1937年10月底,太原已危 在旦夕。此时,身为司令长官的阎 锡山早已离开太原,但周恩来却仍 然留在太原坚持工作,指导群众安 全撤退,直到日军攻占太原的前两 天,他才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 彭雪枫等人过汾河向汾阳转移。

  “彭公馆”的主人彭雪枫

  1936年2月,红军主力强渡 黄河,对阎锡山造成威胁。5月,中 共中央发出“回师通电”,红军东征 结束。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下,阎锡山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 全,秘密地同中共进行联系。1936 年10月,党中央派彭雪枫为全权 代表,前往太原进行统一战线工 作,争取阎锡山停止内战、共同抗 日。彭雪枫到太原后,化名“彭雨 峰”,住在首义门“基督教青年联 谊会”内。他利用各种机会向阎锡 山宣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阎 锡山共同抗日。同时,他还随时掌 握阎锡LU的动向,及时向党中央提 供可靠的情报。这对阎锡山在西 安事变过程中同中共保持合作态 度,对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 决起了积极作用。 1937年3月,彭雪枫以上海 某公司分理商号“副经理”的身 份,在太原新满城街租了一处院 1936年彭雪枫在位于太原新 满城街的“彭公馆” 子,对外称“彭公馆”,阎锡山指派 梁化之与彭雪枫秘密接触。“彭公 馆”里的各位成员都起了化名,有 的以商人,有的以“彭副经理”的 眷属名义出现,地下活动一直坚 持列同年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 命军第八路军,国共第二次合作正 式形成,办事处才转为公开活动。 “彭公馆”在完成历史使命后,改 名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迁往成成中学。“彭副经理”这才公开了 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驻晋 办事处处长的身份。他经常在群 众中和各学校作公开讲演,扩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太原当时的 官方报纸也不时登载“八路军代 表彭雪枫”的活动消息。 太原沦陷后,彭雪枫随八路军 驻晋办事处撤到临汾。1941年,彭 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 司令员。1944年9月,在河南省夏 邑县与日伪军的作战中,彭雪枫不 幸被流弹击中,牺牲时年仅37岁。

  攻克太原的总指挥徐向 前、彭德怀

  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徐向 前、周士第的统一指挥下,结束了 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 使阎锡山的军队丧失了野战能力, 所余残部集驻于太原孤城内。 太原战役原定1948年10月 18日发起,但在10月2日,阎锡 山派出七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 城南进犯。徐向前当时还在石家 庄住院,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 通知各部:“随时准备出动,捕捉 战机,……争取在太原坚固阵地 的外围,迅速勇猛地歼灭敌人。” 接着调整了兵力部署,并将发起 太原战役的时间提前到10月5 日。 解放军采取诱敌深入、主力穿 插、断敌退路的战法,歼灭阎军万 余人。在扩大战果后,徐向前从实 际出发,确定了从东面攻击突破, 攻打东山四大要塞的方案。各纵 队从10月26日起,分别向四大要 塞发起突然攻击。徐向前亲自到 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很快将“要塞” 个个攻破。破晓的铁流,震撼了太 原孤城内的国民党守军。驻守太 原的国民党三十军军长黄樵松顺 应时代潮流,决定率部起义。解放 军第八纵队参谋长晋夫潜人太原, 协助起义。但起义事宜却因黄樵 松的下属戴炳南告密而致失败。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从全国形 势考虑,命令我军暂停攻击太原, 就地休整,对敌采取政治攻势。徐 向前奉命改变太原战役作战方针, 对太原实行“围而不打”,同时利用 这一机会进行了巩固部队、战场练 兵、补充兵员、政治整训、健全党委 和支部领导、整顿纪律等一系列工 作。攻心战一直持续到攻城前夕, 达半年之久,先后瓦解敌军12400 余人,加上原先瓦解的人数,约3 万人之众。 1949年3月以后,人民解放 军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会师太 原,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徐向前为 书记的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此 时,出席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彭 德怀副总司令途经太原,奉中共中 央、毛泽东主席指示,代替久病的 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在人民解 放军提出和平解放太原的要求遭 到拒绝后,人民解放军于4月20 日对太原发起攻势,迅速肃清了太 原城外围据点,完成对攻占太原城 的各项准备。24日晨5时30分, 我军发起对太原城垣的总攻。在 猛烈的炮火摧毁了大部分城垣防 御工事后,解放军开始了对绥靖公 署(今省政府所在地)的合围。10 时,彻底取得了攻克太原城的最后 胜利。徐向前、彭德怀在太原战役 中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太原 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来源:《文史月刊》2004年第03期;本文作者:沈 趫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1-0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Google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