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邓云乡与山西

  著名的文史学家、红学家、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北京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北京长大,他写的民俗类文章多半是关于北京风土人情的;上海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50年,一个人一生有几个50年?何况,他的骨灰最后也埋葬到上海的土地上;我们山西人更应该为他自豪,因为邓云乡就是我们山西人!他出生在山西的土地上,以后虽然曾求学北京、客居上海,但他从不讳言自己是山西人,而且一再在文章中点明他从小生长在晋北的一个小山镇——灵邱东河南。而且,更为难得的是,离开山西的60多年来,可以说邓云乡的双眼一直在含情脉脉地观注着家乡山西。那年山西闹出了轰动全国的所谓假酒案”,邓云乡先生马上作了一篇名为《缸房》的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上,既表现了对家乡的关注,又带有为家乡正名的意愿。
  说来许多人一定不知道,邓云乡先生关于这个世界的最早的记忆,竟然是山西省城太原。邓云乡1924年出生于故乡灵邱东河南镇老宅院里,但是,他真正开始有记忆却是在太原,那是20年代中后期,军阀混战,邓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他们四世单传的“香烟”——邓云乡(那时他叫邓云骧)躲到了山西太原。从小就记忆力非凡的邓云乡对这段生活有着较为清晰的印象,50多年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小时有记忆时是在太原,先住海子边,门外有片空地,里面另有院子的独院,后搬天地坛一所高台阶四合院中,只是山西四合院没有北京格局好,是长条的。”虽是在战乱年月,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家里大人不敢耽搁邓云乡的学业,就在太原为他开蒙读书,所读的书当然是为当时读书人所看重的《四书》、《五经》了。直到1930年,邓云乡6岁那年冬天,全家才又回到故乡。
  在家乡,家里人来了个“脚踩两只船”,邓云乡的父亲邓师禹先生一边让儿子读私塾,请王承邦等几位老师教他“旧学”;一面又怕耽搁了新学问,还在新式学堂为他报了名。邓云乡平时在家时随先生念旧书,考试的时候则到学校里一试身手。邓云乡不但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而且还学会了独立看书,当时人所谓“看闲书”。他看的第一部旧小说就是《三国演义》,而他读的第一部白话“书”却是一本某银行印发的宣传品,内容是鼓励人们储蓄的。除了东河南外,邓云乡还到过邻县浑源城,因为他大姐的婆家在那里;他印象更深的是大同,因为他的姥姥家在大同东街李怀角。和所有的小孩儿一样,邓云乡在姥姥家玩耍的情景,是一生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60多年后,他在与笔者的谈话中、在给笔者的书信中、在一些文章里,对姥姥家的景物、陈设都仍是如数家珍。1997年6月1日先生用毛笔写了一首旧体诗寄给我,内容就是专写小时候的这段记忆的:
  昔年塞上住,小邑亦风华。
  院落青砖瓦,高台认外家。
  端阳吃粽子,晨粥买麻花。
  巷口逛云冈,红缨小骡车。
  诗末注道:“大同思旧诗之一,丁丑五月钞寄韩府兄笑之。”诗中的“小邑”指的就是大同,先生的姥姥家是在一个高台阶院(当年的门牌是13号),故曰“高台认外家”;再者,邓云乡当年第一次去云冈是乘着骡车去的,那时候,一出李怀角街北口,十字路口就停着不少出租的骡车,车老板多喜用漂亮的红缨子装饰他的车马。诗的末句说的正是这件事。
  还有两件更鲜为人知的事把邓云乡与山西联在一起。一是邓云乡17岁在北京上高中时,曾冒着很大的危险回过一趟东河南老宅,因为那正是日军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好河山的年代。不过,那次他在老宅看到的已不再是当年的殷实人家景象,而是满目疮痍。一是1948年大学毕业后,邓云乡先生一时找不到工作,还在大同的“大同中学”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一般人们都以为邓云乡自1936年离开山西后至新中国成立再没有回来过,其实是一种误解。
  再后来回山西已经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事了。那是九十年代初,应山西省出版局局长张成德之邀,邓云乡先生陪一位新加坡的朋友旅游,游完五台山之后,回到阔别近50多年的大同,下榻刚建成不久的云冈宾馆,并再次参观了云冈石窟,还专程到李怀角姥姥家的院子看了看,并留了影。本来他还想回东河南老家看看,可是司机说不认识路,他也不好勉强,便作罢了。此前后他还参观过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等晋中名胜,并有文章记叙。
  正由于与山西,尤其是大同有着这样多的瓜葛和联系,先生在平时撰写文章时,每每不由自主地顺笔就写到了山西,写到了大同,比如在他著名的《燕京乡土记》中,就不止—次提到大同,谈火锅时,他提到大同;谈烧煤时,他提到大同;谈北京的牌楼时,他又提到大同的四牌楼。《水流云在杂稿》中也多次提到了大同,比如他写柯泗昌先生曾向他提到灵邱的几通魏碑。《红楼识小录》本来是先生研究《红楼梦》风俗的一部专著,但是,其中也多有关于山西的文字,比如《驮轿》一章中写到了清朝时山西人下关东的情形:
  在清朝关里人下关东,山西人大多是去作生意,山东人大多是去种田,河北人则很多都是逃荒去的。几年之后,山西人赚钱最多,可以坐驮轿回乡;山东人次之,可以骑牲口回家;河北人则又次之了。所以当时流传民间谚语道:
  “山西人,骡驮轿;山东人,大褥套;河北人,瞎胡闹。”
  这又是有关驮轿的民间文学资料,可供关心“民俗学”的人采风了。
  同书《车围·车垫,挽具》一章中又谈到当时山西最出,名的“较子”:
  百本张子弟书《禄寿堂》段子中有几句写轿车的唱词道:
  “那辆车价直够所四合房,外围子洋呢塌绦沿矮缎,里衣子、弓棚子,一色戳纱花样辉煌,镀金的什件鞦嚼,玲珑别透,山西较子振地咯当。”
  从这几句唱词中,可以想见当时轿车的价值,绝不低于现在的一辆高级本茨小汽车。“山西轿子”中所说“较子”,在《说文》和《广韵》中解释都不同。在俗语中是夹竖车轴的横木名称,上有铜钩,如有拉梢牲口,套绳系在这钩上。昔时因自然条件,江南讲究船只,中原、秦晋讲究车马。山西南路开钱庄、号的资本家多,讲究玩车,所以轿子配件,不少都是山西最好。这里的“较子”是指车轮。《大车·长行骡子》一章中又写到了晋北浑源的缸房的运输能力等:
  雁门关外有个浑源县,当年出好酒,鼎盛时代,有七十多家缸房,烧出来的酒,主要销售到保定一带,隔着几百里山路,全靠长帮骡子驮着大酒篓子每天川流不息地运送。七十多家缸房养着两个多头骡子,一个骡子走长路的运输能力是驮二百七八到三百一二十斤。就是说两千头骡子就等于六十万斤的运输力,等于六十辆五吨卡车了。自然骡子走得慢,运输周期没有汽车快。不过一二百年前,一个县城、一个行业就有这样大的运输能力,却也不简单了。这些都是极为珍贵重要的有关山西经济和社会史料。
  邓云乡的山西情是真挚的、浓厚的,这一点从《水流云在杂稿》一书的《后记》中的一段话也看得出来:
  北岳出版社出版我的《水流云在杂稿》,在我内心的感情中,是有特殊感受的。先君汉英公昔时有诗曰:“五百年来宅滱阴,绵绵累世尽儒林。”我家自明代永乐以来,世居北岳恒山之南。唐河南岸。唐河之源,就在恒山南麓,东南流入河北省后就为滹沱河;北麓之水,北流入桑乾干河,再东流,入河北省后,即为永定河。我幼年是吃惯了北岳的水,滋润我的心田的。我很小的时候,几次从北岳山脚下经过,沿着那溪流间的鹅卵石,望着那缥缈的悬空寺,缓缓地从狭窄的唐峡走出去……这都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试想,在这样记忆的基础上,今天,北岳出版社出版我的书名“水流云在”的书,真是:内心缠绵之情,也真象恒山顶上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也真像恒山脚下唐峪中淙淙的流水,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呀!”
  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真醇的感情呀。
  除了这些“提到”的地方,先生还有一些专门写山西的著作和文章。数量最大的要算是《吾家祖屋》了,那是一本专写故乡本家老宅的小册子。而份量最重的大约还数专写山西名人的《吾乡先贤》和几篇论述晋商的长文,如《关于晋帮商人答客问》、《晋商昔日遗风今安在》等。此外,除了前面提到的《缸房》一文外,还有《山村·三国·童年》、《秋忆》、《今年元月时》、《葛仙米和地皮菜》、《故乡我家旧事》,以及《晋旅漫笔》多篇。正如高增德先生在《先生小传》一文中所说:读这些文章“从中不难发现作为山西人的邓先生对三晋历史文化的追寻,不难发现他对三晋文化精神的弘扬,不难发现他对三晋传统民俗以及童趣的记忆……。不但有单篇文章写山西,还从山西的出版社出版著作,如《水流云在杂稿》和《皇城根寻梦》两书就是。先生在《故乡我家旧事》一文提到,本来,他还要写一写他所认识的在京的灵邱名人,但是,由 于先生突然离去,这篇文章也成了一个永远圆不了的梦了。”
  因为乡谊的关系,邓云乡先生还与山西的许多人有笔墨之交,甚至是好友。他与作家韩石山通过信,为评论家李国涛写过条幅,和忻州的书法家陈巨锁往来甚多,甚至与在阳高县服役的一位部队军人还保持着通信关系。与先生有过交往的人不难感觉到,邓先生与山西老乡特别亲,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的根就扎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山西人就是他的父老子弟。
 

本文来源:《文史月刊》2004年第12期;本文作者:韩 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1-0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Google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