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在浑源感知清官栗毓美

 

 

 

 

 

  《清史稿》对当时10多位河督分别点评,认为栗毓美“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为官38年,他“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刚正廉介,卓然自立”,民间称之为“龙图”——

 

    35日,元宵佳节,北岳恒山脚下的古城浑源,鼓点阵阵,鞭炮声声,跑旱船、耍故事等踩街表演活动正在进行,人们以传统的民俗喜迎早春的到来。怀着深深的景仰,笔者走进位于浑源县城东北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陵园,拜谒这位“卓为当时河臣之冠”的清代河东河道总督,感受其刚正廉介、“一日在官,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的清官之道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功在河:“卓为当时河臣之冠”

    临近栗毓美陵园,远远就望见一座坐北朝南的高大砖结构拱券门楼,门楣正中砖匾上书“栗氏佳城”四个字。门前,10多年来一直在陵园工作的徐仁云正迎候笔者一行。

    园内松柏森森,建筑肃穆壮观,布局严谨对称。前院有冰清玉洁的汉白玉雕“延泽桥”、三门汉白玉火焰石牌坊和东西屹立的两根汉白玉华表,还有高5米多的“圣谕碑”和“神道碑”各一通。后院是坟丘,也全部由汉白玉围砌。

    徐仁云说,栗毓美陵园是一处特殊规制的坟茔,其规制远远超出清代总督,乃至王爷、亲王的标准。像这种顶部有云翅的精美华表柱,也称擎天柱,是皇宫、皇陵建筑群前具有装饰和象征意义的建筑小品;而清代亲王的陵园,才可以有汉白玉石桥、石坊。

    为什么道光皇帝给予栗毓美如此特殊的“待遇”呢?主要是因为他在治理黄河上做出的特殊贡献。在治黄当中,栗毓美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经常乘小船沿河道巡视、考察,及时了解各处堤坝和沿岸防护情形,深入群众了解治黄的症结及经验,并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新推行了“以砖代埽”的治黄经验,也就是在险要堤段大量抛投砖块,取代以前的镶埽工程和抛石护堤。

    早在担任武陟县令时,栗毓美发现塌落的旧城砖经多年泥沙浸灌,凝结成堆,非常坚硬。而埽工以高粱秆等植物茎杆为主,容易朽烂,就曾有改埽工为砖工的设想。到任开归陈许道时,便带头捐款购置碎砖,于道光九年春在开封附近试办砖工。道光十五年就任河道总督后,开始大规模实施砖坝工程,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先后抛筑砖坝六十余道。

    在抛筑砖坝时,栗毓美往往在砖坝刚高出水面时,就不避危险,屹立坝头指挥施工。在任5年,“河不为患”,使老百姓免遭水灾和流离失所。推行砖坝数年内,“三年未生一新工”,为国库节省官银130余万两。

    栗毓美治黄所创“抛砖筑坝法”和所撰《栗勤公砖坝成案》,在中国治黄史和世界水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还在沿用。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对当时10多位河督分别点评,认为栗毓美“卓为当时河臣之冠”。

德在民:“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

    在陵园参观过程中,笔者给栗毓美第六代孙栗永德先生打了个电话,向他问候,并希望他就栗公事迹提供更多资料 (栗永德为 《大清河帅栗毓美史料汇编》一书作者,收集、整理了有关栗毓美的大量珍贵史料)。

    “先祖栗公功在河,但岂止在河!”提起其先祖,栗永德话语中饱含着敬意和激情。“他时刻心系民事国事,所到各任都全力赈灾济困、助学修桥,他还审理了大量积案,民间称之为‘龙图’!”

    嘉庆十年(1805),栗毓美代理温县知县,因周边河内、武陟两县遭灾,请求发仓谷煮粥赈济灾民。一名上司嫌栗公对他有怠慢,就在陪同怀庆知府张牧村查灾时,将原本批准给温县的五百石谷子拨给了孟县。栗毓美几次求见这位上司不得,就带上县印直接拜谒张牧村说:“上司当廉明公正,以察吏安民为务。……若得罪上官,乃有司之过,何得因怒官而病民?君为郡守,能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甚善,否则吾不敢爱此官也。”随即将县印放置案头离去。张牧村经了解,停止将给温县赈灾之谷拨往孟县……

    嘉庆十八年(1813),栗毓美奉檄代理西华县,因早霜遭灾请求赈济。太守以栗公已经上报丰收为由,不肯批复。栗公听后说:“吾身为民牧,捏灾与匿灾俱不忍为也。”当面泣陈受灾情形,并以罢官相争,终于得到同意。后又因周边县区也遭了荒歉,米价腾涌,栗公向上请求开仓赈灾,但看到穷民待哺嗷嗷,等不及批复,即行开仓济民。上官怒其专擅,严斥驳之。同僚劝栗公说:“你很清苦,如果被参赔补,后果不堪设想。”而栗公却说:“某一日在官,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以此罢斥,何憾!”继续开仓平粜。绅民听说此事后都愿代为赔补,后经委员据实上报,才得以解决。

    栗毓美在各任上审结了大量积案,他认为“为吏当凭情理,不当恃气质,恃一份气质,则民受一分怨”。他先后在怀庆(今焦作、济源一带)、彰德(安阳旧名)、开封等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曾名开封县)审理积案不下万余起,皆随案随结,当事双方心悦诚服,从无翻案。道光十年在任职湖北按察使期间,“各属积案四千余起”。栗毓美“因严定审理积案章程,申明定例,敕令依限解勘,应销案者照例详销,应省释者概行省释”。

    栗毓美时刻心系百姓,“为官就当为民请善”“为吏当凭情理”“家庭之间惟以论情,不可争理”的朴素民本思想和做法,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品尤廉:“刚正廉介,卓然自立”

    去年以来,浑源县积极组织筹建了栗毓美研究会,研究会办公室就设在陵园内。在这里,笔者见到了正在整理资料的研究会负责人白明星先生。

    已经年过六旬的白明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北岳恒山和浑源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

    “说到栗毓美,尤其不能不说的是他的人品和他的廉洁,河东河道总督应该说是当时最肥的官职,真的是钱往水里扔,而栗公能够做到廉洁奉公,拒贿不沾,的确太令人敬重了!”

    栗毓美始终以国事民事为重,处处尽职尽责,做到了“刚正廉介、夙寡嗜好”。从他所居住的房间名为“勿自欺室”,可略窥其光明磊落的心境。

    栗毓美历任所到之处,“惟以端士习培风化为首务”,对“今人一登仕途率多忘其书生本色,以头巾气为迂腐,而用心于声色货利”的做法很看不惯,并带头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好的表率。

    栗毓美在各任上都“革除官价,严绝苞苴”(前者指革除卖官,后者指杜绝贿赂)。栗毓美一生清廉,拒贿无数,实心实力,只图尽善尽美,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殉职于治河任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古代士大夫“爱士恤民”的报国情怀。栗毓美甚至把自己应得的俸银大部分捐赠于义学和贫民,而“于家人生计置不系念”,清理遗物时,竟然是四壁徒列书柜,无分文之存。据栗永德介绍,栗公死后其在家乡仅有40亩地,“悉为祭田(坟地),时仅有旧屋一区而已”。

    栗毓美去世后,道光皇帝“遽闻溘世,殊堪悼惜”。谥“恭勤”,晋授光禄大夫,晋加太子太保衔,并御赐祭葬,在栗毓美家乡浑源为其建造了一座墓园和一座府邸。道光皇帝为栗公府邸御笔亲题“河帅府”。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栗公的骤逝,令吏民无限痛心和思慕,其灵柩由河南运回山西时,百姓沿途哭拜,“千里不绝”。之后,沿河百姓奉旨建庙,将他供为“河神”,每遇水患,即予祭拜,“数著灵应”。至今,山东、河南不少州县还建有“栗大王庙”。而在浑源,也留下了每年端午全县群众自发游栗毓美陵园并拜祭的民俗。

    芳草萋萋,华表亭亭。一路追思,一路感怀。在即将走出陵园的时候,又回到了被称为“南启门”的三门汉白玉火焰石牌坊前,此乃我国著名的牌坊之一,而牌坊左右的楹联颇引人注目:

    伟绩著宣防传列名臣瑶阙星辉分昂毕,

    巍阶尊保傅神安永宅玉华云气护松楸。

    挽联对栗毓美的一生做出了高度评价,更传达了上至皇帝朝臣下至百姓民众对好官廉官的尊崇和期盼。

 

    人物简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嘉庆七年(1802)朝考二等第二名。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粮盐道、开归陈许兵备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他为官38年,不仅是一名廉吏,更是一名能臣,他办事实心,不计得失,雷厉风行。他审讯疑狱,从无翻控,尤以发明“抛砖筑坝”法治黄有功,被道光帝赐谥“恭勤”。可谓:生为河督,为国为民,置名利于身外;没为河神,为贤为良,受万民之爱戴。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对当时10多位河督分别点评,认为栗毓美“卓为当时河臣之冠”:“河患至道光朝而愈亟,南河为漕运所累,愈治愈坏。自张文浩蓄清肇祸,高堰决而运道阻。严烺畏首畏尾,湖河并不能治。张井创议改河,而不敢执咎,迄于无成,灌塘济运,赖以弥缝。麟庆、潘锡恩循其成法,幸无大败而已。吴邦庆讲求水利,而治河未有显绩。栗毓美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东河自毓美后,朱襄、钟祥、文冲继之,祥符(或称开封县)、中牟迭决,东河遂益棘矣。” (完)

 

文来源:山西日报20150318;本文作者:张富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4-07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