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既是为山平不得——傅山与太原西山

 

 

 

 

 

  每次进入太原西山,我总会想到傅山,想到他骨子里那种与山不解的情缘。1607年是明万历三十五年。这一年,傅山在阳曲西村呱呱坠地,家人给他取名鼎臣。不难看出,其中寄托着一个官宦之家兼书香门第对这名家庭新成员的巨大希望与殷切期待。但是,后来他却更名为山,而且作诗明志:为愿青山做主人。

  傅山步入青年以后,大明王朝正一步步走向末路穷途:朝廷腐败,党争日剧,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关战事频频告急……此时,在傅山的心灵深处,交织着麻团一样杂乱无绪的多重矛盾。面对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颓败局势,他无时无刻不在企盼朝廷能内息纷争,外御强敌。他才学满腹,抱负远大,有时壮怀激烈:“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可一介书生,大志难酬,有时他又心灰意冷:“除身无长物,纵死不关亲。”就是这样,他时而振奋,时而低沉。

  带着这样的心情,傅山来到了崛山,在多福寺对面的山坡上构筑一间小屋,起名青羊庵。青羊庵掩映于苍翠挺拔的松林里,门前窄窄曲径,从荆棘灌木丛中蜿蜒穿过,不留心根本看不到它的身影。傅山有诗云:“崛庵小构,直可一生喑。”他恨不得一辈子成为哑巴,就在这人迹罕至的山林里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甲申之变,改朝换代,满清鼎定中原。悲愤取代了苦闷,彷徨化作了激昂,傅山怀着对故国河山的无限忠贞与眷恋,开始了数十年明里暗里的反清复明活动。

  满人入主中原,软硬兼施:一手严酷镇压各种反清力量,一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并怀柔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几十年过去,清廷的统治日渐稳固,百姓的生活日趋安定。

  拼争了几十年,奔波了几十年,晚年的傅山,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青羊庵。透过那孔方方的窗棂,他看到松青柏翠,云天寥廓。他平静了许多,也淡定了许多。在这里,他冷静地读书、思考、创作、著述,完成了自己的许多著作,其中就有为后世医家奉若圭臬的《傅氏女科》。

  隐居青羊庵的日子,是傅山一生中平和而愉悦的一段时光:温煦的晚春,他将刚刚采来的数茎牵牛花插入胆觚,然后点燃一炉沉香,小小书斋,顿生雅韵,先生怡然自得,坐下来写他的医学著作;爽朗的清秋之夜,皓月当空,山岚氤氲,松柏枝头露滴晶莹,满山红叶别具风致,先生毫无睡意,陶醉于崛夜色当中,不知不觉,东方既白……

  然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月,又一个巨大的悲痛向这位身心疲惫的老人袭来:他57岁的儿子傅眉卧病一年以后,先老父而辞世。年近八旬的傅山老泪纵横,提笔写下这样悲怆的诗句:父哭子常事,奈兹八十身……老骨本待尔,尔乃不及收……

  老年丧子的悲痛,撕裂着他那颗千疮百孔的心。四个月后,傅山满怀国仇家恨与悲伤遗憾溘然长逝。

  傅山死后,葬身何处?一直是一个谜团。截至今日,我们所能看到有关傅山墓的记载,只有清道光二十三年编印的《阳曲县志》,说:“国朝征君傅山墓在西山。”苍茫西山,起伏绵延,何处是一代文宗的长眠之地?

  前不久,有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水乡马头水村张姓老人讲述,傅山墓在他家的责任田中!多少年来,当地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傅山墓“头枕琵琶垴,脚蹬马鞍桥,身卧寺家脚。”这一消息令人欣喜。顺着老人的指引,我们在一处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方,看到一座坟茔坐落在一处状如阴阳八卦图的山岗上。坟茔背后的山梁,酷似一把巨大的琵琶;坟茔的对面,一径小路隔开东西两条沟谷,沟谷过道形如马鞍;而在坟茔的东北方,正是千年古刹多福寺。

  崇祯十四年(1641年),傅山将父亲傅之谟的坟茔,从太原东山洪子峪迁到西山马头水,后来还写过一首五言律诗《青羊庵》:“毕竟吾庵好,三年忙一来。七松盟旧矣,二友快相随。吾骨何方葬?吾魂犹当归。先人茔已近,死后得依依。”

  傅山的诗作、史料的记载、老人的指证,还有眼前这奇特的地貌令我深信,这便是傅山的魂归之地。

  傅山生前,与清廷势不两立,康熙封赐中书舍人,他拒不领受;写字作画,不署清朝年号……他自知身处险恶,所以在写给朋友的诸多信札中,结尾处常写着“慎”、“不宣”、“览竟即火之无留”等字样。故而,他的葬身之地便也格外隐秘,鲜为人知。

  白云悠悠,芥草萋萋。在这沉寂的大山里,傅山已然静静地躺了三百余年。我站在寂静的墓地,揣度他何以要将坟茔选在这样的地方。琵琶垴,马鞍桥。莫非他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让那激越的《十面埋伏》时时萦绕耳际,激励他跨马挥剑,驰骋沙场,以完未竟大业?想到此处,我不禁对这位故乡贤哲肃然起敬,继而潸然泪下。

  墓丘旁边,有一黑洞直通墓穴。那是盗墓贼所为了。明亡后,傅山散尽家业,从事反清复明大业。他临终时,穷困潦倒,屡遭恶邻欺凌,家中哪里有什么金银珠宝、美玉良器?盗墓贼所能盗走的,想也不过一方残砚、两支秃笔、几卷诗书而已。而他的风骨,已凝为肃杀的秋霜,浸染着满山的红叶;他的魂魄,已化为和煦的春风,生发着松柏的新枝;他的精神,也早已散作一缕清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完)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40603;本文作者:刘云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9-09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