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体味忻州廉吏姜涛的清与正

 

 

 

 

 

  明代廉吏姜涛,官至户部侍郎。身居高位,死后竟无棺木安葬……百姓奉其为“明镜青天”,并送万民书请求宣德皇帝批准他任河间知府。近日,笔者一行前去姜涛墓园,感受一代廉吏的感人事迹—— 

  乙未初夏时节,小草青青,和风吹送。531日,笔者与忻府区作协数位同事前去忻府区曹张乡解村西北面的姜涛墓园,凭吊这位明代廉吏,感受一代廉吏的清正操守和动人事迹——睹景思人,备感凄清。初夏田野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笔者利用星期天,从忻州城出发,沿着忻定公路,顺着曹张乡解村的田间小路,三转两转,便来到一片绿树成荫、槐花飘香、小草争绿的宽阔林地——姜涛墓园。墓园属于明代墓葬,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0米,墓园内有石刻配置的坟地,有宣德皇帝御赐龙碑。墓冢封土,高约3米,周长30米。墓地较为辽阔,场面看上去也比较大气、排场、风光。高高的墓冢掩埋着一位清白而伟大的灵魂,巍然屹立的石碑虽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傲然挺立,碑上的龙头花纹、碑文文字基本清晰,好像依然在向悠悠天地、向过往游客诉说着一代廉吏流传千古、清贫济民的感人故事。

  乍看这接近豪华的墓园场面,我们就知道这样的墓冢一定埋葬着一位古代高官,他生前一定富贵无比,没承想一看碑文,才知他虽官居二品,政绩卓著,朝野钦仰,生前竟然是一贫如洗,死后竟然是御赐棺木安葬。笔者的心顿时疑惑了许多,也凄清了许多。眼前所有绿光闪闪的树木和青草,好像也因为我们的到来落下了凄酸的泪水。天云飘动,不时从槐树、梨树、榆树的树梢传来清脆的麻雀声。笔者一行只是默默站立,手捧鲜花,纪念这位明代廉吏,并透过600余年的风尘,走进他那段艰辛的历史岁月。 

勤奋好学 名播忻州 

  传说上古时期的炎帝就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历史上姜姓家族庞大,名人辈出、有姜伯夷、姜子牙、姜维等。北宋年间,大将姜蓦来忻州镇守雁门关,忻州姜氏家族始迁至忻州解村居住,直至如今,大约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解村有1000余口人,3000余亩耕地,全村人大都是姜姓,据传,大都是姜涛的后代。

  在姜涛墓园南面,曾有皇帝为姜蓦赐封、占地40亩的墓园。姜涛出生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祖上经商,家境较为宽裕,但到他时,家庭已变得比较贫困——他从小刻苦读书,村里直至现在还流传着他在小时候借着月光读书的感人故事。公元1406年,山西兵部给事中(后升任兵部尚书、封靖远伯)王骥来忻州选拔民间秀士,打听到年仅15岁的姜涛勤奋好学、名扬忻州的情况后,立即召见,并对姜涛的才干当场进行了考核,十分中意,视为得意门生,遂选派他到省城太原读书深造,以便参加科举考试。勤奋的姜涛并没有让王骥失望,公元1414年秋天,在山西举办的秋闱考试中,23岁的姜涛考中举人,之后仍在太原学习深造。公元1419年,在时任山西按察司副使王骥(此时王骥已经由给事中提拔为按察司副使)的保举下,姜涛到浙江嘉兴县任同知,开始了他27年清贫而辉煌的为官生涯。他报国为民的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墓园很大,园内有姜涛第十八代孙、现居解村的姜福田老人亲手栽植的各种树木数百株。明媚的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笔者的脸上,通过碑文、有关史料及姜福田老人的讲述,笔者了解到姜涛的为官情况——他踏入政界后,主要在浙江嘉兴、直隶河间府、顺天府及户部工作。在嘉兴期间,政务繁杂,他协助知府,评断狱案,佐证有力,兴修水利。在河间期间,工作艰难,针对武臣豪右,侵夺坡池,百姓难以捕鱼、采莲,不能为生的状况,他打击豪右,保证民生,他下令:“凡池湖渔鱼段,任民采取,有占据者就报以来。”由是“贫民得遂其生”。在顺天府期间,针对京师祭祀费用由民出,官吏从中牟利,民被其毒的情况,他上书朝廷,请出“天财库钱,以供其费”,百姓遂得安宁。在户部期间,他督办江淮漕运,为民弥除水患,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姜涛一生勤政为民,但凡举大事,总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在河间任职期间,他打击豪右侵占池湖,却遭到一位王姓同知及豪右们的竭力反对,对他谗毁百端;在顺天府期间,他上书朝廷免除百姓祭祀出资,也同样遭到部分官吏反对。正因如此,百姓才扶老携幼上万言书,请求他在河间府留任知府,并送其“明镜青天”的称号,以表达对他的爱戴;也正因如此,明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在为姜涛写的碑文中,称赞其“焦心老思而为下为民吁斯,所以为邦家之基,社稷之臣也”。从姜涛的简历中,可以看到他的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社稷之臣。 

甘于清贫 周济百姓 

  作为一名朝廷倚重的能臣,怎么会一贫如洗,清贫如斯,死后连一具棺木也买不起、安葬费用还用皇帝出呢?应该看到,姜涛步入政界后,官衔是逐步上升的,所居官位也基本是要职,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肥缺”,他所赚的俸禄也是逐步增加的。他最高官衔是正二品,他在正三品和正四品任上较长。现在姑且以他正三品官的俸禄而论:明代正三品官的俸禄是年薪210两文银,按照当时1两文银兑换2石大米(1石大米合现在94.4公斤,我们姑且以94公斤计算。现在大米价格是每公斤5.4元)计算,明代的1两文银约相当于现在的1015元,也就是说姜涛的年薪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1万余元。可见明代皇帝给官员的俸禄不算太低,他本人及家庭的生活应该是比较宽裕的,断不至于死去后连棺木都买不起。姜涛如此清贫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姜涛没有余外收入。姜涛墓园的碑文记载,说他“凡三知贡举,一处以请托不行”,也就是说他三次做主管贡举的工作,一次也没有请托走后门为人办事,不会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任何经济利益;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用所赚俸禄,周济了穷苦百姓,包括穷苦学生。

  碑文记载,姜涛先世是忻州富家,但常教诸子曰:“若属籍世,泽衣食丰足,所贵能賙恤,以广世泽,凡遇俭岁,及乡里贫乏,必赈贷之,或不能偿还,则焚其劵。”碑文还说姜涛先世“以是德之,此其善之,积于乡党也”。先辈周济本地村人的善举及教导姜涛铭记于心。他秉承先贤,进入官场后,经常微服私访,了解百姓疾苦,拿出自己的俸禄,济贫恤孤,捐助社会公益事业。民间传言,姜涛生活极其艰苦,与民间百姓同类。他的俸禄,基本都捐献了社会和百姓,以致如碑文所说:“没之日,家无余钱,几不能具棺敛。”姜涛清贫,原来如此! 

感动朝野 千古流芳 

  姜涛去世后,当时朝野就引起极大的反响,明皇帝朱祈镇闻知他病逝,当即落泪,亲赐棺木及安葬费用,同时遣礼部主事林壁代其为他致祭,称:“遂闻长逝,良用悼惜,故兹遣祭,仍命有司莹葬卿灵,不味尚克钦承。”还传旨令公卿以下百官皆到姜涛灵前拜祭。之后,姜涛长子蒋实奉旨扶柩归乡,沿途经过大同、代县、原平等地,地方官员及百姓都纷纷沿路给予祭奠。到忻州后,早已等候的忻州地方官员和百姓,将姜涛灵柩迎回解村安葬,依礼部侍郎之职建造坟茔,墓园占地60余亩。姜涛墓园建成后,姜涛直系后代亲属及解村百姓曾多次对墓园进行修复。在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姜涛的儿子们又将其碑重立;清代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三月,姜家后代合族又将碑重立,墓园修复数次。上世纪60年代,墓园惨遭蹂躏,石猪、石羊、石牛等被毁。现在墓园主要建筑仅存坟茔1座,御碑2通,由姜涛后裔现居住解村的年纪71岁的姜福田老人常年看守,他已无偿看守33年。

  姜涛除去自身清廉外,在工作中,对君对民始终怀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君,历任明代皇帝朱棣、朱瞻基、朱祁镇等都将他视为忠臣,给予提拔重用;因为爱民,到任之处,百姓都要对其挽留,称其“明镜青天”;不仅如此,他还深深热爱自己的同僚,莫说是志同道合者,就是因政见不同或其他原因形成一时敌对者,他也不计前嫌,给予关爱。在顺天府当府尹时,有一个王姓同僚对他甚是不尊,多方阻挠他开展工作,可以说是姜涛的“政敌”。谁料这位同僚死后,他的家属因为犯法被押解京师,姜涛得知,给钱为他们提供宿食,其子感激地说:“公可谓以德报怨者也。”在姜涛督工江淮时,有一位按察官员也在工地上负责,因为以前和姜涛在政见上有矛盾,害怕姜涛不能容纳自己,形成宿憾,在工作上尽量回避。姜涛得知后,吩咐他不要害怕以前的事情,现在好好工作,最后双方竟成为好友。

  姜涛一生清贫清正,为国为民做事,克勤克俭,受到朝野上下及同僚的好评,因此不论他身前还是身后,都影响极大,成为忻州甚至山西历史上明代的能臣和廉吏。真是:一代廉吏,安息于此。葱茏万木,斯永同守。古今凭吊,万民敬仰。千古流芳,德徽昭彰。

  告别墓园,笔者一行感慨不已。一边回味历史,一边点赞姜涛。

姜涛微档案

  姜涛(公元1392-1445)字伯源,忻府区解村人。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被山西兵科给事中王骥选为门生弟子,去太原读书。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中举人。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任嘉兴同知,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任直隶河间府同知,宣德7年(公元1432年)任河间府知府,宣德9年(公元1434年)任顺天府尹,正统8年(公元1443年),被授为正议大夫,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又升任户部侍郎(正二品)。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全国水患,他奉旨督办江淮河运,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终年54岁。(完)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50610;本文作者:张斯直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9-09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