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永济中学创办人杨震乾校长二三记

 

 

 

 

 

  我到年过半百之时,才有较多机会和父亲一起生活。期间,我断断续续听父亲谈到永济中学创办人杨震乾校长。父亲是该校第五班学生,我是该校七十一班学生。我家姊妹几人都陆续从永济中学毕业,对母校满怀感激之情。因此,我试图用自己笨拙的笔写出一些事情,以期还原部分历史,并告慰我那已远在天国的老父亲。

    生平经历杨震乾,字健亭,因长身玉立,一缕长须飘然过胸,人送雅号“杨胡子”。他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永济县城关镇榆林村涧西堡是他的祖居。其父杨济川是晚清秀才,亦是当地有名的乡绅。震乾先后就读于永济县第五高等小学、第一高等小学。1915年,他考进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临汾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任教10年。为继续深造,1930年他又考入山西省立教育学院,毕业后受聘于运城师范学校,担任教导主任一职。后来,他又被调到太原,先后担任过阎锡山政府“主张公道团”总部科员、山西省民政厅科长、赵城县政府秘书主任,1937年,他被任命为夏县县长。1938年,日本侵略军大肆进攻华北,太原、临汾等城市相继失守。奉阎锡山政府之命,他与邱仰浚等人赴陕西宜川桃渠村,成立民族革命大学随营分校,并担任总务主任一职。1940年初,他接到南京中央政府密令,返回永济潜入日伪内部。在日伪政府里,他的公开身份是永济警察局总务股长。他曾多次利用职务之便,解救和保护无辜百姓。一次,敌人未抓捕到地下党员周果夫,便把他年老的母亲抓进监狱。震乾发现了此事,正色地说道:“天塌下来自有吴刚顶,谁的事找谁。抓人家老妈算什么?放了吧!”后来周家老母亲被放回家。这件事一时被传诵着,人们都说,“杨胡子”能主持公道,敢替老百姓说话。1942年,震乾被调任日伪县政府第三科即教育科任科长。在任教育科长期间,他一面恢复战乱时期被停办了的高级小学,一面着手创办了永济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所中学。

    运城解放后,大量吸收爱国进步人士参加革命工作,他也受邀到晋东南阳城参加学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震乾受太岳军区派遣,到陕西省合阳县任县长。到任两月后,上级又派他到西安去动员国民党陇海铁路书记长冯大宏起义。行走到渭北时,战争激烈致使交通中断,他无法成行,只好回到老家待命。

    1956年农历三月初一,杨震乾病逝家中,享年61岁。

    建校育才永济中学西临蜿蜒的黄河,南靠巍巍的中条山。她是1943年由杨震乾校长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创办的。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日本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烧庙宇毁民房。此时,杨震乾任教育科科长。他想,与其让日本人把庙宇烧毁,倒不如用这些庙宇的木料砖瓦兴办学校,解决当地学子上中学难的问题。后来他把这个想法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商谈,大家都比较赞同。校址选定在距县城赵伊镇以西五里之遥的七社村三皇庙东侧,校名为七社初级中学校。他自任校长,教导主任是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系的卫金章,训育主任是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毕业生杨国华,总务主任是薛思敏,教导员为范天章和史达生。他聘请的第一批任课教员有段干臣、卫金章、陈子实、董邦彦等10余人。他决定借用七社高等小学的校舍,先招收学生,边学习边建校。首先,在七社高小旁新盖两栋校舍。然后置办桌椅、招收新生。1943年秋天,永济县七社初级中学校招了杨百让等104名新生,他们被编为第一、二两个班。学生白天在教室上课,课余搞建校劳动,晚上住在三皇庙大殿里。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设在三皇庙享殿西边的一个房间。学校还在庙里建起了灶房,解决师生的吃饭问题。

    国难当头,风雨如磐。白手起家建中学,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为筹集资金,杨校长说服父亲,出售祖业十二亩水浇地。地方才俊纷纷响应,随之出现一个集资建校的热潮。课余之时,老师学生下乡拆庙,再把砖瓦木料运回七社村。一次,盖房缺几根大梁。杨校长二话没说,领着校办工厂的何自忍等几个工人去了涧西堡,把他家油坊旁合抱粗的杨树伐倒了三棵。杨校长父亲杨济川对工人说:“伐树是给学校用的,建中学是好事,我不能要钱。你们尽管拉走吧。”到1943年年底,学校已初具规模,建有6间大教室、3间学生宿舍、还有十几间教职员工宿舍,总占地面积4941平方米。1944年春天,全校师生迁入新校址。随之,学校又招了王来友、杨天瑢(杨校长侄子)等140余名新生,编为第三、第四两个班。当时抗战进入最后阶段,日本鬼子穷凶极恶,老百姓无法生活。尽管学校不收学杂费,但学生吃饭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眼看着学校就要停办。杨校长想出了一个兴办工厂和作坊来生产自救的办法。他自筹资金,学校陆续建起了磨房、造纸厂、酿酒厂、卷烟厂,后来还建有毛巾厂、丝绸厂等,让学生半工半读。小工厂效益不错,赚了些钱,不但解决了办学经费的不足,给教师职工发了工资,还有部分资金补助困难学生,每个学生每月可得到36斤粮食的补助。这样,终于使师生渡过了难关。1945年,学校再招收王德荣等120名新生,编为第五、六两个班。至此,学校共有3个年级、6个班,共300多名学生,教职工人数也达到30多名。日寇投降后,战争的重创使得民生凋敝。杨校长想尽一切办法帮学校渡过难关。当时在河东驻防的是胡宗南部1622师,师长是冯龙。杨校长跑到部队去求助,冯师长从刚缴获的栲栳粮库中,一次性拨给学校10万斤小麦。得到这一赞助,学校总算渡过难关,学生也不至流失太多。

    1946年,杨校长被人诬告,戴玉书接任校长。

    追求进步从学生时代起,杨震乾就一贯地追求进步。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学习期间,同时入学的还有张柏枫(即李雪峰)、王中青、史纪言、薄一波、徐向前等同学。他和李雪峰住在同一间寝室,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史纪言合办一份校内报纸,报纸经常刊发一些进步文章。他让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四弟震恒,秘密为大家带回了《新青年》、《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刊物。当白色恐怖笼罩太原时,他不顾危险,经常支持和掩护地下党员。1934年,阎锡山的特务荷枪实弹到学校抓捕李雪峰。杨震乾闻讯后,机智地把李雪峰转藏他处,躲过敌人的搜捕。还有一次,李雪峰说他想去苏联(后才知是去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却没有盘缠。杨吩咐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四弟震恒从学费中拿出500块银元,交给李雪峰。同乡许奇之为躲避敌人的抓捕,也来找杨震乾借钱。他二话没说,将自己手上戴的两个金戒指和身上穿的皮大衣送给许奇之,让许连夜逃脱。19346月,太原市的大中专学校学生联合起来,反对阎锡山政府迫害进步学生,从而形成了一次学潮。学潮中,同学们推举杨震乾为领导,他就带领大家罢学罢课。当局感到恐惧,决定开除一批学生领袖,杨是黑名单中的一个。后因广大师生强烈反对,校方只好作罢。

    19378月,受山西牺盟会委派,杨震乾担任夏县县长。内忧外患,夏县境内土匪出没,恶霸横行乡里,社会风气恶化。杨震乾体察民情,励精图治。面对盗匪作乱,他不畏豪强,对社会治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当地土匪恶霸闻风丧胆,有的出逃,有的洗手不干,社会秩序得到好转。在他离职时,为表达感激之情,众多百姓抬着摆满茶水点心的桌案,跪在街道两旁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的杨县长。1938年,日寇侵略军大肆进攻华北,太原、临汾等城市相继失守。奉阎锡山之命,杨震乾与邱仰浚等人赴陕西宜川县桃渠村成立民族革命大学随营分校,并担任总务主任。国共合作期间,民族革命大学实质上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活动的。他一直在支持进步人士、从事正义事业。1939年,杨震乾接到中央政府密令,要他潜入永济日伪政权内部从事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活动。他出任永济警察局总务股长;1942年,又出任县政府第三科(教育科)科长。

    任教育科科长期间,他致力于恢复和兴办永济的教育事业,做了两件大事。其一,使受战乱影响停办的六所高等小学全部复课。一所高小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他从自己家中拿出400块银元予以资助,使其如期复课。晓朝高小的校舍毁坏严重,难以恢复,他决定利用七社村的三皇庙另建一所高小。1942年一年里,永济的东关、张营、七社、永乐等六所高小陆续复课。与此同时,各地的村学也都开学上课。这样就使大批失学青少年未中断学业。其二,创办了永济中学。因有一定的办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永济中学很快成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陆续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

    绵长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奸人所害,杨震乾蒙受冤屈两度入狱。获释后,他一直居住在涧西堡。当乡里乡亲问及他的往事时,他总是恬淡地微笑而已,丝毫不提。1953年他沿门乞讨、遭受坎坷磨难的消息传到省城时,郑林、王中青、史纪言等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声泪俱下,为他鸣不平。他们还先后多次写信,邀请杨先生到太原共参国政。震乾婉言谢绝说:“我年近花甲,难以为国家出力,却要无功受禄,于心不安。”他一生淡泊名利,他是把“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当作毕生的信仰与追求。

    时光荏苒,“文革”终于翻过沉重的一页。党中央的拨乱反正使历史在缓慢地恢复原貌。公道自在人心。杨震乾的亲人学生纷纷奔走呼吁,要求为先生平反昭雪。上世纪80年代末,政治坚冰开始消融,海峡两岸民间开始往来。杨校长在台湾的学生也陆续回家乡观光探亲。学友相见,他们屡屡提到那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的杨校长,怀念他们的母校——永济中学。2001年,在杨先生辞世45周年之际,头发花白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永济,悼念他们敬爱的老校长。学生们召开座谈会,议定在永济中学校内为他立碑,以示永久纪念。后因故碑未立成,遂在涧西堡老人的墓地前树碑,碑文简要回顾了老人那平凡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碑联为:河山此地埋忠骨,风云其人铸金铎。横联为:功垂千秋。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1205;本文作者:高胜恩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1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