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回忆刘开基与梁和义同志

 

 

 

 

 

  1965年,盂县“农业学大寨”运动搞得如火如荼。

    春节刚过,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来盂县视察;不久,副省长刘开基带着一哨人马也来了,他在盂县主持召开了由各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农田建设现场会。省里在盂县召开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尚属首次,生活在盂县这个小天地里仇犹子民的后代没有见过这阵势,感到十分新奇,特别是参观的队伍从盂县西部地区归来。时值傍晚时分,华灯初上,14辆崭新的吉普车一字排开,车灯全部打开,从小坪梁上缓缓而下,犹如大海中的游龙,煞是壮观。车队经过香河湾、西关桥,鱼贯而入,直抵县城。此时的山城被震撼了,县委大院沸腾了,机关干部忙里忙外,热情接待来自三晋大地的尊贵客人。不用问,这次会议开得十分成功,盂县的先进典型看了个够,梁和义同志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学大寨的经验被刘省长讲了个透。大家都心服口服,心满意足。

    会后,与会者走了,主持会议的刘省长意犹未尽,又多住了一晚上。他与老梁在招待所进行了彻夜长谈,一直到凌晨三时。二人同室就寝,和衣而眠。因省委书记陶鲁笳奉调回京,两次电召老刘返并,他们才依依惜别。

    从此以后,刘、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肝胆相照,成为知己;他们声气相投,成为知音。在以后的工作中,盂县经常得到刘副省长的眷顾。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分别住了“牛棚”,也没有忘记互相问候、互相鼓励。

    人们不禁要问,梁书记在工作中与上级领导接触不少,为什么单与刘省长走得这么近?关系这么好?是金钱关系?不是。是亲戚关系?也不是。最近,人们读了《公仆刘开基》一书之后,从刘的一生一世、所作所为才知道,他们之间是纯粹的同志关系,虽然天各一方,但他们是一条路上跑的车、一条河里流的水,是一条战壕里的亲密战友。

    先说刘省长。刘开基,山西沁源人。出生寒微,赶过大车,扛过长工。群众称他为 “扛长工出身的县委书记”“赶大车出身的省长”。抗战时期,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带领全县八万军民,灵活运用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在太岳党委的领导下,直接组织了“沁源围困战”,时间长达两年半,粉碎了日寇的围剿阴谋,创造了人民战争的光辉战例,受到了党中央的表扬,他也因此被授予“抗日模范县委书记”的光荣称号,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大会。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主持全省农村工作,为改变山西落后的农业面貌呕心沥血,跑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成为山西农业的开拓者、实干家。特别是在担任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和黄河天桥水电站总指挥期间,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周恩来总理和水利部长钱正英赞誉为 “农业专家”“水利战将”。他一生忠厚、两袖清风、品行高洁,成为干部的表率。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付出太大、劳累太多,他卧病在床,仍一直关心着农业、农村工作。当时,已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每次来山西必看刘省长,一再叮嘱山西的领导要照顾好他。刘省长心里装着山西人民,山西人民没有忘记他。今天,《公仆刘开基》一书问世,对其一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再说梁书记。梁和义(1921-1985年)原籍盂县下社河东,自幼家境贫寒,无以为生,13岁到外祖母家——上社青崖只村,沦为牧工,后被人称为 “放羊出身的县委书记”。抗战期间,17岁就参加了本村的民兵活动,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青联会主任、区治安员、小区农会主任,一直活跃在龙华河一带,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七区区长,率领本区民工支援太原战役,参加了风格梁拉锯战、牛驼寨总攻战,他领导的民工连,在郝家窟庆功会上被评为“优秀连队”。

    新中国成立后,老梁先后担任了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代书记、书记。特别是1964年任县委书记后,老梁积极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大寨精神学大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民众学大寨。新华社记者李东生以“贵在自觉,本色不变”为题,根据其事迹写了篇7000余字的通讯。在老梁的带领下,全县东起阴山、西至乌川、北起滹沱、南至招山,到处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战场。十年鏖战,成绩辉煌,新增改善土地十余万亩。特别是在改天换地的战斗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为拒腐防变,为仇犹子孙万代基业,创下了亘古未有之良好条件。正因为如此,他三次出席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群众称他为焦裕禄式的好书记、盂县一代干部的楷模、太行山上的一棵青松。

    综观刘、梁一生,他们有好多共同之处:年少时期,家境贫寒、志存高远;投身革命,艰苦奋斗、成绩斐然;进入仕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步入晚年,积劳成疾、生命多舛;后生晚辈,著书立传、永志不忘。

    如今的晋盂大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人们称其为“刘梁颂”:山西有位刘开基,盂县有个梁和义。/老刘省里当省长,老梁县里任书记。/艰苦奋斗铸辉煌,清正廉洁显正气。/一脉相承创业人,堪称党的好同志。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开基、梁和义同志,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31031;本文作者:韩兆荣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1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