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铙音钹韵爱煞人

——访太原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平华

 

 

 

 

 

  每遇重大节庆表演活动,太原锣鼓的“牛斗虎”是必奏曲目,他是“牛斗虎”的创作者;想了解太原锣鼓的专业术语、旗语等,必读1978年的油印本《太原锣鼓》,他是此书作者;太原锣鼓的曲牌“双一二五”传袭了400多年,1976年,他继承传统、变革创新,创作了新曲牌“双五二一”;太原锣鼓有三种打法:齐打、对打、大小家具对打,其中大小家具对打已失传40多年,他遍访老艺人,挖掘整理,使这种打法重新回到节庆活动和表演中。他叫王平华,曾经名满并州的锣鼓艺人,现今的太原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

    太原锣鼓让人上瘾说起太原锣鼓的历史,王平华如数家珍,脸上露出骄傲和自豪:“太原锣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扎根于民间社火,起初是为祭祀汾河水神或土地神而兴起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磁石般吸引住了王平华。他从小住在钟楼街靴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他经常能看到太原锣鼓表演。老太原的庙前高跷队、铁匠巷高跷队是太原锣鼓艺人最集中的地方,上小学时,王平华就跟着高跷队看热闹,给人家背鼓、抬锣,默默地学铙、钹的节奏。在学校里,他用两个食指关节在课桌上练“叉处、叉处、叉处处”,回家后举着锅盖练“叉处、叉处、叉处处”。久而久之,他的食指的两个关节明显地变形凸起。那时,高跷队鼓乐队乐器少,“你刚刚打了几下钹,别人就抢去打,场面十分热闹”,王平华回忆说。他对太原锣鼓像着了魔一样,一天不打就浑身不自在。于是,他拜老艺人赵杰根、毕奎为师,开始有板有眼地学习太原锣鼓。

    说起太原锣鼓让他上瘾的原因,他说:“是铙、钹特有的声响,时而洪亮有力,时而清脆委婉,表现力极其丰富,更为有趣的是铙、钹对打,如二人问答,你问我答,可高亢,可舒缓,可欢快,可忧伤,有着强烈的竞赛气势,对抗性和抗争性使它妙趣横生。这也是太原锣鼓区别于山西的其它两大鼓种降州锣鼓和威风锣鼓的最大特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62年,王平华已是省城有名的鼓手,太原锣鼓的十几种乐器他样样精通,他的特点是鼓点速度快,爆发力强。1966年,他担任了山纺锣鼓队教练。1984年,太原举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锣鼓比赛,他是评委之一。

    “牛斗虎”遍响并州太原锣鼓成套鼓曲有“双一二五”、“单一二五”等,王平华从小就爱听、打这些鼓曲,尤其是“双一二五”历史悠久,为老艺人代代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鼓曲的特点是先简后繁,越打越有气势。王平华是个有心人,不止步于学习传统,还萌生了变革传统、反其道行之的想法,意欲让太原锣鼓更好地适应人们变换的生活节奏和审美需求。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1976年,他创编了鼓曲“双五二一”,将传统的“双一二五”节奏倒置编排,由繁而简。此鼓曲一出,大受欢迎,尤其是“牛斗虎”一节,风行太原,还打到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如今,“牛斗虎”已成为太原锣鼓的经典曲目。

    传承并不仅仅意味着沿袭,创新也是重要的方式,王平华对太原锣鼓的创新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以前,老艺人们表演时都是按程式从第一节到第二节,再第三节,依序进行,从不敢打乱顺序。而王平华却大胆突破,根据场合、气氛的需要,可先奏中间章节,也可先奏最后章节,灵活运用,随时调整。别小看这小小的调整,它大大增强了太原锣鼓的表现力。

    太原锣鼓有三种打法,其中大小家具对打产生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80年历史,大家具有铙、钹、大鼓,小家具有马锣、小战鼓等,大家具粗犷如惊涛骇浪,小家具细腻如潺潺流水。遗憾的是,这种打法已有40多年不见其踪迹了。为让这种传统打法重现光辉,王平华遍访太原锣鼓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2007年,组织老艺人们排练了以大小家具对打为形式的《太原锣鼓闹元宵》,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主办的“‘乡韵’太原原生态民间晚会”上一展风采,大小家具对打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再现了当年闹元宵的红火热闹场面。那天晚上,王平华平生第一次穿上正式的服装上台表演,激动感慨之情难以言表。2007年,《太原锣鼓闹元宵》参加了上海第二届全国鼓艺大赛,一举夺金。

    《太原锣鼓》油印本填补空白

    1976年,随着“牛斗虎”名声大作,王平华也更加忙碌起来,到大厂矿讲课成了一大任务。讲课就得有教案,有鼓曲,可是参考资料却难以寻找,于是,王平华产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1978年,油印本《太原锣鼓》写就了,封面书名后面的括号里写着“群众艺术辅导材料”,这是太原历史上有关太原锣鼓的第一本书,去年他已把书捐给了山西省群众艺术馆,他只留了复印件。书中介绍了太原锣鼓的主要乐器、组合形式、记谱、动作和打击法,对指挥、旗语、花样变换作了全面叙述,收集整理了流传在民间的“双一二五”等鼓曲,为研究太原锣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了这本书,他呕心沥血。1977年,他在三晋大厦当厨师,单位派他到桂林学习一个月,他白天上课,晚上就去图书馆查音律、节奏等方面的资料。他和老艺人裴广明、韩继生商量如何确定太原锣鼓诸多名称术语,和指挥李春生商量如何确定指挥的旗语,比如一个旗面朝上表示“单一二五”,两个旗面朝上表示“双一二五”等,还辅之以一目了然的示意图。这本书,给艺人们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流程。王平华说:“写这本书,我完全地陶醉于太原锣鼓不能自拔。”书写就以后,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太原锣鼓的研究,比如为太原锣鼓申报国家级“非遗”,他提供了很多文字资料,又如太重锣鼓队创编的“太重急流水”,他提供了理论和文案上的帮助。

    去年,王平华又开始研究一个新项目“太原锣鼓健身操”,他要把锣鼓节奏和动作编排成老少皆宜的健身操,让这个古老艺术普及面更广,让更多的人享受这个古老艺术的特有魅力。太原锣鼓的动作和节奏非常丰富,做起来既情趣盎然,又可强身健体。这套操共9节,选用掌声及清脆的小件乐器伴奏。“现在技术上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就愁没有好的录音棚录音呢。”王平华说着,摆开架式,两手上下翻飞:“太原锣鼓健身操现在开始,处叉叉,处叉叉,处叉叉叉……”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雷永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0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太原市文化领军人物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