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鼓曲神韵谱新声

——访京东大鼓名家李文刚

 

 

 

 

 

   522日晚,北京军区驻晋某部,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家们济济一堂,上演了一场为纪念“5·23”《讲话》发表70周年而举办的曲艺晚会。李文刚精神饱满,唱腔洪亮,鼓声清脆,几个干净利索的笑料“包袱”,立刻让观众沉浸在了京东大鼓《曲苑花香》中。

    李文刚,我省著名的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是一个在京东大鼓的发源地把京东大鼓唱红了的太原人。近日,记者在山西梅兰芳京剧院见到了他。

    今年69岁的李文刚精气神十足,压根不像个老年人。他说,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都要从体育馆走到汾河景区,绕一大圈后,再从迎泽大桥折回,边走边背段子,一圈下来能背三个段子,如今已坚持了19年,他说这样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   

    与京东大鼓结缘李文刚唱过歌,打过快板,但他说,自己与京东大鼓结缘,还得从他部队上的经历说起。

    1961年,他17岁,被选送到保定当兵。两年后,天津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抗洪结束后,天津市组织各界名流到部队慰问,著名京东大鼓演员董湘坤以一曲《雷锋在列车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部队领导的赞赏。当时正值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部队文工团政委决定,立即派李文刚去天津拜师学艺,将这首《雷锋在列车上》带回部队。接受任务后,李文刚马上奔赴天津,拜董湘坤为师,几个月之后,便将《雷锋在列车上》学了个滚瓜烂熟,回来在部队演唱,结果是唱到哪儿红到哪儿。由此,他便与京东大鼓结下了不解之缘。渐渐地,他感觉到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尤其曲艺中讲究“包袱”,别人用过的再用就不新鲜了,便琢磨段子中的矛盾怎么产生,“包袱”如何铺垫。1964年,部队进行军事大比武,李文刚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投弹小英雄》,从演唱组、文化排、文工组,一直唱到了部队文工团,好评如潮。后来,他创作并演唱了一曲《关不住的小老虎》,讲的是一个小战士带病参加训练,连长、指导员强令他休息,但他趁房东大娘不注意,从窗户中跳出去继续参加训练的故事。凭着这个段子,他一路过关斩将,参加了北京军区的比赛,并被选入在张家口举办的文艺汇演,受到陈毅、罗瑞卿等部队领导的接见。自此,他彻底地爱上京东大鼓。

    太原曲艺界的元老1969年,李文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太原,把京东大鼓第一次带回了家乡。1973年,太原市筹建曲艺团,因根正苗红,他被赋予了组建工作。当时,太原市的曲艺人才都被下放到五一机器厂、水利机械厂、无线电一厂、太原磷肥厂等基层企业。像如今的快板一级演员刘培安,当时是矿机毛泽东思想宣传部的主要骨干,即便李文刚拿着市里的红头文件去调人,但矿机也不舍得放啊。李文刚便来回奔波于矿机的人事部、党委,不知跑了多少趟,最后,他干脆每天坐在矿机的党委门口,一坐就是六天,凭着这种韧劲,终于把刘培安的调动手续办妥了。就这样,他将散落在各个企业的曲艺人才一一网罗,1981年,太原曲艺团正式组建。如此说来,他可谓是太原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

    叫响京东大鼓发源地京东大鼓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形成于天津,流行于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的部分地区。几十年来,李文刚先后创作曲艺作品近百段,多次代表太原参加省级及全国性的曲艺比赛并屡屡获大奖,带着京东大鼓这个“舶来品”叫响它的发源地,使太原在全国的群众文化艺术比赛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李文刚几乎年年拿奖,被称为“获奖专业户”。他曾参加过五次群星奖比赛、两次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的比赛,还经常与刘兰芳、田连元等著名曲艺家在一起比赛、演出。

    李文刚说,曲艺被称作文艺界的“轻骑兵”,可以就时事现学现唱。转业到地方之后,他根据形势写过关于煤矿安全、文物保护、挖掘“非遗”等方面的段子。李文刚谦虚地说,频频获奖,是因为很多年来,在山西唱京东大鼓的只有他一个人,他为了让京东大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对其进行了改良,如在有的段子里去掉长时间的“哼嗨”,去掉过门,加上伴舞等。而京东大鼓的发源地却一直囿于传统,评委们听惯了那些老腔老调,听了他改良后的京东大鼓后便感到耳目一新,自然就容易获奖。如他在一个段子里加入晋剧《鞭打芦花》中的唱腔,“老太太今年七十八,腰不驼来眼不花,每天晨练在公园里,扭秧歌跑步还跳伦巴,老太太爱好挺广泛,还特爱唱两口,把嗓门拉。”唱两口,唱什么?此时,过门拐到山西梆子里,把老太太的唱词用晋剧的韵调唱出来,之后一个甩腔,再转到京东大鼓的调上来,最后漂亮结束,“这样,山西的观众听后,会感到十分亲切。”他的师父董湘坤也曾称赞他:“你这是‘醋溜京东’,改得好!”

    打造“太原的德云社”李文刚曾经在北宫办过一个学习班,收了六十多名学生,大部分是爱好者,真正拜师学艺的只有四个人,一个河南的,一个河北的,两个太原的。李文刚认为,尽管太原市的曲艺实力比较强,但曲艺名家大都年事已高,太原曲艺目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衔接是一个大问题。再者,我市的捧“角”意识不强,“像郭德纲就是被捧出来的,如果一个优秀的曲艺家有这样的潜质,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捧他,让他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把他捧红了,我们太原也有名角了,那有什么不好?”

    多年来,李文刚一直记着师傅说过的话:人比钱贵,德比艺高。他总是秉承着先奉献后索取的原则,带徒弟未收过一分钱的费用。他说,自己就会这门技艺,退休工资也不低,把徒弟带出来之后,山西的曲艺不是能快点向前发展吗?李文刚表示,趁着现在还能唱,想多写点东西,多带些徒弟,“不能让太原的曲艺断了香火!”

    如今,他与李鸿民、王秀春、杜德济等四个老曲艺家一起,协助我省的中青年曲艺家创办了“梅兰居说唱社”,并牵头搞了一个“喜聚一堂”专场晚会,古色古香的环境中,老中青曲艺演员汇聚一堂,说学逗唱陆续登场。李文刚希望,能将“梅兰居说唱社”打造成“太原的德云社”,以休闲茶座的形式,让曲艺成为太原人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邢晓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0-10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太原市文化领军人物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