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人物传奇系列01:刘江:70多年,战地岁月不曾忘

  刘江今年93岁了,采访他之前,我琢磨着怎么也得跑个三四趟,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家,一次能支撑着聊半个小时就不错了。结果打电话预约,被告知:刘老一早就出门开会去了。

    怎一个晕字了得!

    224日上午,我来到刘家,在满是墨香的书房里,精神矍铄的刘江,坐在书桌前一口气和我聊了三个小时,他就像一内存丰富的历史档案馆,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我都坐得腰酸了,他还看不出乏意。

    他是1936年就加入牺盟会的老革命;是参与创办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早期报纸《胜利报》的老报人;建国后当过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创办了《太原日报》,做过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文化厅厅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在大家眼里,是个高官。1984年离休后,闲不住的刘江又创办了《山西商报》,还建起了国内首个历史名人个人碑林——傅山书法碑林,很多人知道他是个书法家;但在家人眼里,他还是个“大总管”——几十年来,家里养着百多盆花、几十条鱼,还有成群的鸽子,都不许旁人插手,全是他一个人伺弄。

    这还不算,我刚进门站在他跟前的时候,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在上网看新闻,桌上摊开着的,是他给上海剧团写的戏剧草稿。

    “小同行,想问些甚?”

    我真的都不知道该咋问了,就说:“我想听您讲早年的故事,好听的故事。”

    刘江说:“那可太多啦哈!你们那晚报放些小小的文章就好,不要弄长了,没人看。”

    下面,就是刘老讲的故事了:

    牺盟会是阎锡山起的名儿

    这话说起来真是要长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成立转眼就七八十年的事了,我是1937年参加了薄一波领导下的共产党。

    1936年,华北局势吃紧。蒋介石的部队跑得整个华北一片空。

    当时阎锡山和蒋介石有矛盾,蒋阎中原大战,蒋打不进来,现在蒋介石要抗日,你阎锡山抗日不?阎锡山就拉老乡薄一波一起搞,牺牲救国同盟会这是阎锡山起的名儿,可他挂起这个牌子,不会发动组织群众,薄一波会呀,一来就在太原的中小学搞训练,再把(牺盟会的人)特派下去。

    1936年的11月我参加了牺盟会,这些牺盟工作团,实际都是共产党的县委机关,这就是太行山根据地建设的雏形,和刘志丹建设陕北根据地是一样样的。

    太行山上办报,哪有个广告

    晋冀特委驻地在和顺,特委书记是陶希晋(山西第一任省委书记陶鲁茄他哥)。当时牺盟会有个宣传部长安岗(后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经济日报》的总编辑),实际上是共产党的宣传干部。他俩回驻地的路上,陶希晋说特委决定办个报纸,一是宣传革命发动群众,二来他以前看报上面有广告,他说这可是个“发财”的买卖(给革命筹集点儿经费),其实在太行山上办报纸,哪有个广告?

    安岗动员各界,招兵买马。绝不能用现在的观念去衡量战争年代的人和事。那会儿的工作,一穿上公家的“二尺半”,沾上共产党八路军的边,一家老小日本鬼子抓住是要格杀勿论的。

    193851日,《胜利报》创刊了。每个县发展一个通讯员,逐渐发展通讯网络。那会儿哪有甚虚假报道,全都是党性保证。我当年20岁,正在和顺县城小学教员集训班学习,组织我调去县委机关工作,到了一看结果是干报纸,在缮写组写报。好些人看这个活一个月拿两块钱不如当个小学教员,人走马灯一样经常换。我留下来了,这也得有党性保证。

    战地快报边打边出

    出报用的纸,开始是油光纸,山上能存多少?能找到的纸都用过,那报纸什么颜色都有。实在没有了就到敌占区去买。先通过游击区,到了榆次,再上太原买上纸、墨、小毛笔——那时候的报纸都是先写再印,字比现在报纸的这个字大不了多少。记者们交回来采访稿,我们缮写组的再把它写出来。比如首席记者李庄对刘伯承司令员的专访,我都是第一读者。

    那会儿能找个有四条腿的桌子不容易,桌面平整的就更难。写报的时候非常困难,写错一个就得重来,手都不能挨纸,要不上版印出来一片黑。印报的工人一见我们就说:先生们老爷们,把你们的爪爪儿拿开些哇!

    战争岁月,行军、作战、转移、背粮、反扫荡,往往在一个村子住不了几天,就要背起背包赶路。有时候反扫荡,三天三夜不休息,边转移边出报,战地快报不能停。

    直到1941年年底和华北《新华日报》合并,改成铅印报,这可把我解放了。

    当时人手紧缺,我还是报社荷枪实弹的战斗队员,每次战斗,我都打前锋负责组织突围。19425月十字岭突围战,和左权同时牺牲的华北《新华日报》就有40多人,包括总编辑何云,几乎都是报社的骨干。

    新中国邮政的根在山西

    报纸在山沟里印,报社派人成立发行站,站长现在还活着,叫鲁兮。

    每期报纸用骡子驮出山口后,再专人分拣,用扁担担走,五六十里建一小站,再往村里发。

    鲁兮算得上是新中国邮电事业的开拓者。因为华北《新华日报》办起来,用的是《胜利报》的发行网站,逐步建设扩大到晋冀鲁豫全区。1940年秋天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有了交通总局,就等于后来的邮电局,《胜利报》把发行网和人员割爱交出,这就是冀南、太行、太岳地区的邮政雏形。

    当时国民党邮局,主要业务就是汇兑和打电话,打起来人都跑没了,整个邮政系统是共产党建设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交通部的好多处长还都是和顺人。

    新华广播在太行山复播

    19473月,中央从延安撤离,后密电晋冀鲁豫,赶紧把电台再办起来,以新华广播电台的名义,但陕北人一下又来不了,完全是太行人在办。

    当时我们华北政府成立了邯郸广播电台,把我借调过去当编辑。你说巧不巧,国民党中央军的一架飞机错降到解放区焦作,被我军缴获,飞机里头的三架发报机给了电台,350瓦的收发报机被改成短波无线电广播,谁改的?王光美她四哥王士光,他是大工程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原型。

    就在胡宗南军占领延安的第二天,在蒋家王朝的欢呼声中,太行山上发出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恢复广播,让胡宗南大张嘴白瞪眼,好像掉进深井,摸不着东西南北。

    百团大战过早暴露我军实力?那是哄孩子的话!

    怎么现在还有人说这个事?这是“文革”时候,为迫害彭德怀元帅硬编的弥天大谎。

    日本人咋能不知道太行山和晋察冀能有多少军队?那不是哄鬼哩?

    八路军共产党浩浩荡荡这么多人,又不是能铺住苫住大被子盖住,我们连日本人的情况都知道,报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日本人比我们先进得多,有庞大的情报机构,在抗日战争三四十年前都把中国的地图测绘了,早在“九·一八”前后,日本鬼子在全中国的间谍、特务、汉奸早就分布成网,对我们的数量装备分布一清二楚。

    知己知彼,稍懂一点兵法的人都知道,这是军事常识。你以为日本鬼子的对华侵略是盲人赶瞎马呢?这都是哄孩子的话。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你们当记者也是,千万不要刮风,要冷静冷静!只有尊重历史,这样才能服人。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谢燕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12-08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三晋人物传奇系列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