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禹——既修太原的圣王

  禹,姓姒,名文命,号夏后氏,习称大禹、夏禹、戎禹。在唐尧、虞舜时代,禹为夏后氏部落领袖,以治水功成而饮誉华夏,成为继舜之后最末一位部落酋长联盟的领袖。中国古代史上的夏王朝,便由他奠基;中国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个氏族社会“父系氏族”,便由他落幕,故而后世视其为“圣王”。

    禹,是何方人氏?连史载也说不清,但禹治水的丰功永载于史册。凡是禹迹所至之处,那里的人们都不会遗忘。禹就曾经驻足于太原,和太原的先哲们开山挖河,疏通汾河之道,治理水患,造福这一方圣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尚书·禹贡》)载:“冀州:暨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用今天的话解释这则史料,即大禹治水,始于九州之“冀州”,他率先凿开“壶口”,继而治理“梁”和“歧”,随后疏通了从“太原”到“岳阳”的汾河中游河道。于是,震及帝都平阳的“滔天鸿水”(《史记·夏本记》)被治竣。上述古地名,均在今太原市和临汾市属地。关于壶口,“泛指上口(吉县)至下口(河津)约150公里的大范围”(《尚书后案》)。至于“梁”,即吕梁山,《书集传》曰:“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郦道元谓:‘吕梁之石崇疏,河流激盈,震动天地。此禹既事壶口,乃即治梁也。’”说及“歧”,“歧山,在今汾州(今汾阳)介休县狐歧山,胜水所出,东北流于汾,治之所以开(汾)河道也”(《书集传》)。“太原”,即今太原,时为泛称,泛指汾河流经的太原盆地。或曰地望在今临汾,谬也。试析,帝都(尧都)在平阳,平阳水患,必肇之于上游,汾河水涨聚之于太原盆地,灵石不开,河道不畅日聚日盛,兀突决裂,乃为患源。故而有禹疏通太原至岳阳一线汾河水道之事,彼及治歧山,疏胜水,入汾河,理脉相辅,何能违典籍之载,而臆断妄测?古有山南水北为阳之规,所谓“岳阳”,乃指霍岳太山之南坡,今霍州市北缘,与今灵石隔霍太山分踞南北,为汾河南下必经之口,传曰大禹所凿,故后有灵石口之谓。

    论明事理,便可确说,大禹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鲧治水告败、殛死羽山,乃子承父职,率领太原土著凿石开山,疏通河道,平息汾水之患,解民生于倒悬,化平阳之险为夷,穷十三载之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个中历尽万险千难。

    在禹治汾的过程中,太原先民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太原有山曰“系舟山”,是因当年禹治水时,察看水情,曾系舟于此,故名,传之千载而名不更;太原有古名曰“大厦”,传言当年夏后氏部族曾聚居于此,故名,所以留下这尘封的记忆;太原还有古称为“夏塘”,据载,夏禹接舜之尊位后,曾建都于此,后因迁徙他方,遂遗下此称。确否?当否?均见于史志所载,言之凿凿,非无稽之谈。

    至于在太原的民间,关于禹王之传说更是繁不胜举。一则“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优美故事,使多少代太原人身心摇曳,肠回气荡。个中饱含着世世代代太原人对禹王伟业的颂扬,对禹王人格的眷念,对古往今来太原沧海变桑田的追忆。历史就是这样:活在人民心中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刻在人民心中的,人民将亘古垂念,尘是封不住的。

    既修太原的大禹,他是太原人民心中的丰碑。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12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王继祖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