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

  北魏权臣高欢,自羽翼丰满、剥离尔朱势力后,永熙元年(532)大败尔朱兆,兵取邺城,进军洛阳,废节闵帝,另立孝武帝,操控北魏政权,名为丞相,实执魏政。他的儿子高澄、高洋,从小追随父亲戎马疆场,长于“诡道”,能征善战、嗜杀如命。永熙二年(533),高氏父子,彻底铲除尔朱势力,兵踞战略要地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北魏,朝中大事均定夺于晋阳,晋阳成为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北魏孝武帝不甘为傀儡,欲借关中宇文泰势力,打击晋阳高氏集团,从中坐收渔翁之利。岂知谋事不成,北魏消亡,一国分两,形成东、西魏并峙之势。高欢父子则把持东魏,迁都邺城,为后来北齐立国奠下基业,推演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

    高洋,字子进,又叫“晋阳乐”。鲜卑化汉人,北魏大丞相高欢次子,生于北魏永安二年(529),卒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先祖为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世出晋魏官宦之家。逮曾祖高谧,为北魏侍御史,因犯律失宠,举家发配戍边,徙国之北陲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之后,三代生存于鲜卑,习俗熏陶濡染,日久年深,与鲜卑人无异。至其父高欢时,家族再显,兴勃于行武作战。这样的家风,这样的父辈,造就了高洋深沉有大度,果敢有勇力,不好嬉戏,外柔内刚,严酷冷峻,嗜杀残暴的性格。

    高洋,生于晋阳,长于晋阳,俗名“晋阳乐”。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方6年时,便因父执北魏大政,被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武定元年(54314岁时,便随父行军打仗,历练于疆场,饱受生死伤亡的锤炼,职加侍中,后转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小小年纪,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同时也造就了其很高的军事才能、冷酷的阴峻手段。

    高洋18岁那年,父亲高欢病笃,弥留之际,将其生死予夺大权,交付长子高澄。高澄乃继东魏大丞相之职,继续把持东魏政权。高洋则辅佐其兄,官膺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将军,执控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行事颇有其父之风。就在高氏兄弟完全掌控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形同摆设、积极准备夺取帝位之时,武定七年(549)八月,其兄高澄在国都邺城被其膳奴兰京等谋杀,一时朝野震惊。高洋闻讯,率兵团围帝宫,直驱高澄被杀现场,亲自捕杀刺客及同谋,并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见《北齐书·文宣帝本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定了随时可能出现的动乱。当是之时,晋阳为高氏集团军政大本营,国之大事皆决策于晋阳。高洋稳定邺城大局后,速返晋阳,全面接掌其兄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了东魏朝政。第二年正月,时在晋阳的高洋被授大丞相、都叔中外诸军事、齐郡王,旋又晋爵齐王。五月间,高洋由晋阳返都邺城,进位相国,即着手进行皇位禅让之事。同月,孝静帝上表劝进,高洋登临帝位,废静帝元见善为中山王,定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开年号天保,定都邺城。高氏父子,两代三人,终遂多年预谋。是时,高洋年仅21岁。

    当时之中国,南北对峙,南朝尚不必谈,仅北朝便有西魏、北齐两国,且形同水火,志在灭掉对方。刚过弱冠之年的高洋,称帝之后,即对东魏旧政权进行改革。首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行动,为防止丞相独揽大权,先是“罢相国府,留骑兵、外曹兵,各立一省,别掌机密。”(见《中国历代帝王志》)其次,整饬吏制,打击贪官,一扫当年高欢为笼络人心养成的悍将骄兵、贪污成风之恶习。第三,制定齐律,加强法度。分民户等级,富户重在交粮纳赋,贫户则在出力。对前朝所置州郡,大加省并,裁减冗员,降低官员俸禄。史称:“户分三等,富者税钱,贫者出力”;“减百官之禄,撤军人常廪,又制刺史守宰行兼者,并不给乾,以节国之费用。”第四,启用汉吏,重用汉臣,以汉族士族地主为辅政。国之栋梁杨愔,就是在高洋为帝后,连连擢升,直至尚书令。

    在军事上,则仍以鲜卑族部为依托,优选健勇鲜卑人,组织“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再选勇敢汉人扩充戍边队伍,号称“勇士”。军事上的重组和刷新,使新创立的北齐王朝,成为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在高洋初登帝位时,西魏宇文泰,乘高澄新死,高洋年轻,且北齐初创,立国未稳之机,举大兵侵齐。身为新帝的高洋,身着戎服,亲自阅兵,慨然应战,军容甚为严整。宇文泰闻此,遂不战而退,叹道:“高欢不死矣。”然而,心存大志的高洋却没有歇着,而是以先小后大、先弱后强的基本方略,频频出动大军,南征北伐,开疆拓土。天保三年(552)正月,乘北国封冻、不宜施战之机,亲率齐军讨伐库莫奚。代郡(今山西大同一线)之战,大获全胜,仅牲畜即得10余万头。天保四年(553)十月,再伐契丹。身为一国之君的高洋“亲逾山岭,为士卒先”,“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在君主身先士卒的鼓舞下,此次与契丹之战,一直打到渤海之边,方鸣金收兵,俘虏士卒10万之众,得牲畜10万余头。颇有军事指挥才能的高洋,在取得大胜契丹之战后,不是休整犒赏三军,而是挟士气之高涨、兵勇之激动,连续作战,以突袭方式北讨突厥,乘对手无备顾盼之机,大溃其军,直追至朔州之北,逼其送上降书顺表,方才罢息。天保五年(554)正月,高洋再亲率兵勇北上讨伐山胡,作为部族的山胡,如何是北齐大军的敌手,一战即溃,被斩首万余众。于是远近山胡,莫不慑服,望风而降。三月,茹茹庵罗辰部反叛北齐,高洋率军平叛,大破其部。四月,茹茹军自肆州(今忻州市)西进击北齐,高洋率军自晋阳反击,茹茹兵败,退至恒州(今大同市)。黄瓜堆大战,北齐掩杀茹茹20余里,尸横遍野,虏3万众,庵罗辰妻儿亦不能幸免。天保六年(555)三月,北齐再讨屡败屡战的茹茹,在祁连池(今山西宁武)大破其军,奋勇追掩直至怀朔、沃野(均在今内蒙古),俘2万,获牲畜10万余。

    高洋在连年北讨,出击柔然、突厥、契丹、山胡、茹茹等,频频告捷之时,对南朝之梁国征战,也大多获胜,北齐之南境拓至淮河之南,濒长江而止。连年的征战,南北边境的扩拓,使北齐在高洋为帝的阶段,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扩大到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一部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达300万户、2000万口。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军队之强,粮储之多,成为当时南北三个割据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

    北修长城,也是北齐高洋时代的一大特色。为了防止南北两线受压的态势,高洋在北讨时,常防南梁觊觎;南伐时,担心北胡偷袭。所以从天保二年开始修筑黄栌岭至社干戍段长城200余公里。天保六年又东起幽州夏口(今居庸关),西至恒州(今山西左云)的长城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又将几段长城连接起来,完成从西河总秦戍直通渤海的万里长城。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洋时期共修筑长城1500余公里,每5公里设一戍所,逢险要关隘设置州、镇。最后在天保八年(557),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西起库格拔、东至坞纥戍,总长200余公里。

    在文治武功之余,高洋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两次三番修筑长城,弄得民声鼎沸,怨声载道。屡兴工役,大建宫殿、佛寺、台阁、园林。七八年间兴建了邺城宣光、建始、嘉福、仁寿诸宫殿,扩建了三台宫殿以及规模宏大的法华寺(又称开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佛教石窟(天龙山中两窟),还为太原西山(蒙山)大佛兴建大庄严阁……可谓用度无节、穷奢极欲,使北齐国库“府藏之积,不足以供”。加之,高洋治国治政,残暴无匹;对群臣众吏,异常严厉。凡有过失者,前功不述,动辄肉刑;处死方式,更是砍锯烹蒸,无所不用其极。大吏微臣,个个侧目而视,重足而立;近侍远僚,朝不虑夕,无不战栗。所以,看似十分强大之北齐,危机四伏,潜患丛生。

    天保十年(559)秋,创北齐国祚10载的高洋暴卒于晋阳宫。死于病?死于祸?或死于非命?史无载,众无传,时年31岁,正值旺龄。次年,谥曰文宣皇帝,庙号威宗。一代枭雄,以武功饮誉于史,也以残暴唾弃于史的高洋,寿终,葬武宁陵。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12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王继祖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