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笼中鸡雏”杨谅

  在自己的五个儿子当中,隋文帝杨坚最宠爱的是小儿子杨谅。

    开皇十三年(593年),杨坚命三子秦王杨俊出任并州总管,掌二十四州军事。在并州,杨俊“盛治宫室,穷极侈丽”,过了四年,杨坚罢免他改任王杨谅为并州总管。杨坚给小儿子的权实在太大了!杨谅统领的地盘,西起太行,东至渤海,北达雁门,南距黄河,共有五十二州,而且还许他便宜从事,不拘律令,后来甚至让他立炉铸钱。

    娇生惯养的皇室宝贝到底缺乏些文韬武略,关键时候露出来的是银样蜡枪头的本相。开皇十八年春,高丽进扰辽西。杨坚命杨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统三十万大军征伐高丽,因雨水不断,瘟疫流行,最后无功而返。回到朝中,杨谅又擦鼻涕又抹泪,在独孤皇后面前说元帅长史高颎的坏话:“儿臣几乎丧命高颎之手!”

    开皇二十年,杨坚废杨勇立杨广为太子。这令据守天下精兵之处的杨谅焦躁不安心有所想。他上表杨坚:“突厥日益强盛,太原作为北方重镇,应当加强武备。”得到父亲的准允,杨谅开始大兴工役,打造武器,招纳亡命之徒。不久,突厥犯境,杨坚命令杨谅出兵抗击。结果,杨谅又让突厥打得狼狈而回,朝廷因此罢免了他手下八十余人的官职。杨谅不忍部将罢免官职发配边关,请求父亲网开一面。这回,杨坚终于看清自己宠爱的小儿子不堪大用,他长叹一声斥责道:“小子,哪天我死了,别人收拾你就如同收拾笼内的鸡雏,你还要这些没有的心腹做什么?”

    隋仁寿四年(604年),杨坚驾崩。继位的杨广早已觉察到杨谅不轨的图谋,便派人带着隋文帝的玺书召杨谅回朝。

    在出镇并州之时,杨坚就与杨谅密约:“如果玺书召你,我会在敇字旁多加一点,你务须顷留意;再就是看到兵符相合,你方可回京。”杨谅一看诏书,“敇”旁并未多加一点,便知京师有变,当即反叛。总管司马皇甫诞急忙上谏:“并州之兵远远不敌京师之众。再者君臣之势悬殊,大王起兵,实难取胜。一旦陷身叛逆,将来怕连平民百姓都做不成了。”杨谅非但不从,反而命人把皇甫诞关入大牢。

    起兵之初,杨谅气势如虹,派余公理出太谷(今山西太谷)取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綦良出滏口(今河南磁县西北鼓山)取黎阳,刘建出井陉(在今河北井陉西北)取燕赵(今河北一带),乔钟葵出雁门(在今山西代县北)攻夺城池;同时任裴文安为柱国,与纥单贵、王聃率精兵直指京都……

    可是,就在大军攻克蒲州(今山西永济之西蒲州镇),即将南渡黄河的时候,杨谅突然改变主意,召回裴文安,命令纥单贵拆断黄河木桥坚守蒲州,任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分兵把口,转攻为守。

    杨谅反叛的消息传到京都,杨广迅速调兵遣将应对,先派身经百战的重臣杨素率精骑五千急赴蒲州阻击叛军,再命骁将李子雄赶赴幽州,率兵入井陉西击杨谅。

    杨素赶到黄河边时,已是黑夜。他令船舱垫草,士卒衔枚,趁着星昏月暗渡过黄河,在次日清晨奇袭蒲州,打得纥单贵落荒逃窜、王聃缴械投降。随后,杨素又率四万步兵攻取太原。

    杨谅闻讯,赶忙命大将赵子开率兵十万屯守高壁岭(在今山西灵石)。杨素老谋深算,让部将正面对阵,自己则引兵潜入太岳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涉谷攀崖,绕到赵子开军营背后突然发起攻击。赵子开两面受敌,阵脚大乱,兵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得知赵子开一败涂地,杨谅大惊失色,匆匆结集余众十万,在蒿泽(汾阳县北湖泊)排兵布阵,准备与杨素决一死战。不料天降大雨,大军陷于泥水之中。杨谅撤兵清源 (在今山西清徐县),杨素乘势进击;杨谅退守晋阳,杨素步步紧逼围定晋阳。杨谅登上城楼一望,城下黑压压尽是杨素兵马,他自感大势已去,只好出城投降。

    文武百官上奏朝廷,请求治杨谅死罪。杨广到底还有几分悲悯心肠:“朕只有这么几个兄弟,就留他一条命吧。”于是夺去杨谅爵禄,降为平民。

    杨坚说得没错,杨谅的确就是一只笼内鸡雏。既是笼中之物,可宠玩而不可纵容。一经纵容,他便觉得自己可以飞起来搏击长空。杨谅的悲剧,杨坚难辞其咎。这样的悲剧,世人当引以为鉴。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刘云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6-28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刘云成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