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文籍先生”王沈

   高贵乡公曹髦将王沈视为心腹,实在是有眼无珠,识人乏明。

    王沈少孤,由叔父王昶养育成人。王昶曾写文章规诫子、侄,要他们爱惜自己的性命,端正个人的品德,显扬父母的声名;至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则可敬而不可学。王昶对子、侄言传身教,所以王沈行为做事,大有叔父之风。

    王沈善文好书,才思敏捷,大将军曹爽辅政时选他做了属员,后来一步步升至中书门下侍郎。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设计诛杀曹爽,王沈受牵连而去官免职。不久,朝廷重新起用他为治书侍御史,继而转任秘书监。曹髦入主魏廷,王沈先后任散骑常侍、侍中。

    即位之初,曹髦仅是个十三岁的少年,他才高好学,富有文采,常召侍中王沈、中护军司马望、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人在太极东堂谈经论典,读书作文。曹髦为庙堂之上能有这样一批饱学俊彦感到高兴,他称王沈是“文籍先生”、裴秀为 “儒林丈人”。在这位年少的皇帝眼中,于其说他们之间是君臣,毋宁说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可惜,他错了!

    曹髦入朝为帝时,魏国大权紧紧攥在司马氏手中。先有司马师,后有司马昭,兄弟二人带剑上殿,着履入朝,骄横跋扈,目无君主。魏甘露三年(258年),顿丘(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南)、冠军(治所在今河南邓县西北)、阳夏(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三县井中有青龙、黄龙出现。第二年,宁陵县(治所在今河南宁陵西南)井中再现两条黄龙。群臣表贺,以为祥瑞,少帝曹髦却蹙眉叹息:“龙者,君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是幽困之兆也。”他略一沉思,吟出一首《潜龙》诗:“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大将军司马昭看过这首诗,恨得牙都要咬碎了。

    数月后的一天,司马昭手抚长剑,大步入朝。早有预谋的司马氏党羽奏请曹髦:“大将军功德巍巍,合为晋公,加九锡。”曹髦低头不语,司马昭厉声发问:“我父子兄弟功盖魏国,封我晋公,难道有什么不合适吗?”曹髦慌忙答应:“怎么敢呢?”司马昭鼻孔中哼了一声,说:“陛下所作《潜龙》之诗,视我等如鳅鳝,是何礼数?”说完,他冷笑一声,下殿去了。

    对于司马昭的飞扬跋扈,曹髦实在忍无可忍了。一天散朝,他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进入后宫跟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眼睁睁地坐着待废受辱,今日就去讨伐这个乱臣贼子。”王经赶忙劝阻:“司马氏专权已久,羽翼已丰,而陛下卫士寡弱,兵甲短缺,草率行事,恐怕招致更大的祸患!”曹髦把诏令狠狠掷在地上:“我心已决!即使丧命,又有何惧?况且尚不知鹿死谁手呢。”说罢,他疾步去向太后秉告。见皇上离去,王沈、王业互使眼色,然后二人直奔大将军府,将曹髦的动向通报给了司马昭。

    当曹髦亲率临时纠集的数百名仆役扑向司马昭的时候,司马昭已然调兵遣将等待着他来飞蛾投火。双方刚一交兵,曹髦的队伍便四下溃散了;司马昭的爪牙,用锋利的长矛刺穿了曹髦金枝玉叶的身躯。其时,暴雨倾盆,雷霆滚滚。

    王沈告密有功,受到司马氏的青睐。从此,他的仕途平坦宽阔,顺风顺水:先封安平侯,再任尚书、奋武将军、豫州刺史。镇守豫州期间,他革除旧弊,探求善政;任征虏将军后,持节都督江北诸军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国兴兵伐蜀,王沈在侧翼挡住了吴国的援兵,阻止了吴蜀联合,使得魏军顺利灭蜀。司马氏篡魏以后,王沈升任骠骑将军,晋封县公……

    王沈不仅在军事、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在文学、史学上也造诣非凡,他一生著述甚多,有五卷《王沈集》、四十八卷《魏书》。不过,这些都遮盖不住他造密者的形象,而且他出卖的是视他为心腹的朋友。当时,曹魏集团回天乏术,司马氏取而代之几成定局,孰是孰非,姑且不论,但告密终归是鼠窃狗盗之举,为世人所不齿。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刘云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6-28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刘云成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