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七绝圣手王昌龄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这是王昌龄年轻时写下的诗句。他以班超、傅说自期,以诸葛亮自比。字里行间充溢着书生意气、凌云壮志。

    王昌龄字少伯,郡望太原,出身寒微,青少年时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在《上李侍御书》中说:“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广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尽管久于贫贱,但他赤子之心不变,报国之志不改。

    开元、天宝年间,大唐王朝想凭借强大的国力解决棘手的边塞难题。数十年间,连年用兵,战争不断。许多文人学子受昂扬的时代精神驱使,不甘于皓首穷经的庸碌生活,纷纷投笔从戎,争相立功疆场。王昌龄年轻气盛,功名心切,自然成了这股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

    西北苦寒,戈壁苍茫,朔风凛冽。在奋死卫国的行伍里,王昌龄金甲在身,长枪在握,临洮、碎叶有他的足迹,恢弘战阵有他的身影。他为舍生忘死清除边患的将士感动:“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他为战争的惨烈、统治者的昏聩愤慨:“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他为远征战士久居边塞、生死无常而悲伤:“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正是有了如此深切而直接的感受,王昌龄写下了大量饱含激情的边塞诗歌,他也因此成为边塞诗派的扛鼎人物。

    开元十五年(727年),29岁的王昌龄进士及第,做了秘书监校书郎,干得是书写、校勘之类的差事。在担任这个闲职的时日里,他结识了荟萃在长安的许多著名诗人,有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等,他们诗酒唱和,惺惺相惜。

    自许甚高的王昌龄,在长安的时日落落寡欢。他借题发挥,写了好多宫怨诗,如《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如《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笔调凄婉,构思新巧,让人在怜惜那些境遇悲惨、愁怨无告的宫女同时,不由又为诗人的抑郁落魄而痛心喟叹。

    王昌龄在长安后期考中博学宏词科,朝廷改授他汜水(在今河南巩县附近)尉。从此,他在凶险坎坷的仕途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

    天宝初年(740年),贬谪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年,又贬龙标(在今湖南省黔阳县一带)尉。

    王昌龄一生虽然大半辈子在仕途奔波,但也只是处于官场的下层,所以正史中有关他的记载,只是粗略的寥寥笔墨。他历次遭贬的具体原因,后人无从得知。在中国古代,几乎找不出一位在仕途走得顺风顺水的真正诗人,在此我们也不必苦苦追问王昌龄因何被贬。试想,尔虞我诈、翻云覆雨的官场,如何能容得下一颗至诚至性、本色真纯的诗心?

    在龙标度过凄苦的八年岁月,王昌龄于天宝十四年返乡。其时正值安史之乱,刀火满目,兵燹遍地。在途经亳州(在今安徽省)时,一代诗人竟被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死后不久,大将张镐在河南调集军队,闾丘晓延期而至,张镐不假思索,下令斩首。闾丘晓跪地求饶:“家有双亲无人奉养,望大人开恩,留在下一条性命。”张镐冷冷一笑,反问:“那王昌龄的亲人又该让谁去奉养?”闾丘晓无言以对。张镐总算为王昌龄报了杀身之仇。

    有道是“文章憎命达”,王昌龄终生坎坷,屡遭迫害,但他的诗歌却千年传唱,为后人钟爱,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写得从容不迫,深情有致,只有诗仙李白可与匹敌。故而,后世将他奉为“七绝圣手”。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刘云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6-28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刘云成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