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毛泽东的山西之行

  毛泽东一生对山西的革命和建设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但真正踏上山西这片黄土地却仅有时间不长的两次。然而,这两次都是在中国革命发生战略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一次是在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另一次是在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取道山西,实施战略转移。
  
  一、挥师东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东渡黄河,开辟吕梁山根据地,逐步向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发展,以便通过河北或察哈尔开赴抗日前线。瓦窑堡会议则统一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指导思想。毛泽东认为,东征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到外线去打击阎锡山部,调动其在陕北的4个旅兵力,借以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边区新的“围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和全国反内战高潮;三是壮大红军的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年1月19日,毛泽东签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宣布:“打倒阎锡山,开通抗日前进路;打倒阎锡山,解放山西。”并命令以红一方面军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指挥,叶剑英任总参谋长,杨尚昆任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和黄河游击师(师长阎红彦、政委蔡树藩,东征期间扩编为红三十军)。各路大军秣马厉兵,在黄河沿岸集结待命。同时,中央决定政治局随东征红军进入山西,周恩来主持后方工作,并加紧同张学良、杨虎城、高桂滋等地方实力派进行谈判。
   阎锡山调遣晋军主力,凭据黄河天险和吕梁山隘,企图将东征红军阻挡在黄河以西。毛泽东踏着积雪,亲临黄河岸边观察敌情。面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
   当时,红军各级指挥员所用的表多是战斗中缴获的破表、旧表,型号不同,快慢不一,部队经常因遵守时间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和扯皮。为避免贻误战机,毛泽东向各路渡河大军发出指示:“渡河时间不可参差,一律20号20时开始,以聂荣臻之表为准。”毛泽东强调,一定要保证黄河各渡口在我军手中,隐蔽渡河船只,使我军进退有据。
   2月20日晚,红一军团在绥德县沟口渡河,直捣黄河东岸的中阳县坪上村渡口(今属柳林县),红十五军团在清涧县河口向着对岸石楼县贺家窳渡口强渡,两路大军胜利突破黄河天险。第三天,毛泽东、贺子珍同张闻天、张浩、凯丰、杨尚昆、叶剑英、陆定一等中央领导人及总部机关人员(彭德怀此时随一军团行动),分乘3只大船在清涧县西辛关渡河,在石楼县东辛关上岸。红军迅速占领永和、石楼、中阳、隰县和孝义等地纵横数十里的地带,黄河东岸飘扬起胜利的歌声:“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抗日英雄们,……”
   过河后,毛泽东坐在雪地上,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带冰碴的小米饭和咸菜,一边指示总部人员说:“山西群众对红军还不够了解,要想办法接触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破除阎锡山的反共宣传。”
   2月22日,毛泽东经义牒,先后驻扎留村、张家塌村和李家塌村(西卫)。在张家塌,毛泽东指挥红军取得关上、蓬门连战连捷。号称“满天飞”的阎军精锐独二旅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毛泽东戏称在山上狂奔的阎军是“满山飞”。
   西卫村房东把正房让给毛泽东和贺子珍住,毛、贺执意不肯,坚持住在偏房。临别时,贺子珍把一块绣花毛巾和一个精巧的小铁盒送给了房东的孩子。
   尽管当时的吕梁山区还很贫穷,但与陕北比起来,要殷实得多。在西卫,毛泽东和彭德怀向各军团、各师、各团首长部署创建山西抗日根据地,提出“扩红、筹款、赤化”三大任务。在会上,毛泽东把他的《沁园春·雪》一词给大家传看。这首词抗战胜利后在山城重庆公开发表,视毛泽东为“草寇”的蒋介石亦叹为观止。
   红军所到之处,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开仓济贫,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创建苏维埃政权。翻了身的山西农民,扬眉吐气,踊跃参军。毛泽东有滋有味地吃着石楼的“到口酥”(糠窝窝),高兴地说:“阎锡山吹嘘山西是‘模范省’,可山西老百姓还是拥护红军,不喜欢阎锡山。”
   3月1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签发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主张停止一切内战,红军、白军联合起来,一致对日。“建义旗于国中,申天讨于禹城。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以一当十,是我精神,以十当一,是我实力。中华民族之不亡,日本帝国主义之必倒。”
   毛泽东致电阎锡山,希望他让红军借道晋绥,出师抗日。阎锡山却继续调兵遣将,阻截红军东进。
  
   3月5日,毛泽东率领总部机关经东石羊、马家庄,到达隰县后水头村(今属交口县)。3月8日,总部机关经交口、桑后峪挺进隰县大麦郊和冯家港一带(今属交口县)。冯家港村的群众深受“红军是杀人恶魔”的欺骗宣传,跑进深山里躲避红军。毛泽东派战士在寒风中把群众接回村来,同大家亲切交谈,讲解共产党的政策,消除大家的顾虑。冯家港人见过许多兵,可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仁义之师。
   在大麦郊,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重创阎军,开辟东进抗日道路。
   3月10日,毛泽东经西宋庄、温泉庙、范石滩抵达孝义县郭家掌村(今属交口县),亲自指挥了兑九峪大战。两军从日出打到日落,敌我双方犬牙交错,阎军的传令兵竟多次把作战命令误传到红军手中。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着落在毛泽东站立的小山头上,警卫人员极为担心首长的安全,但他却毫不在意。毛泽东的帽子被山风吹掉,警卫人员跑着去捡,毛泽东反而关切地说:“要注意隐蔽,不要往前面乱跑,小心子弹打着。”兑九峪一战,重创了阎军的两个团。
   3月12日,在郭家掌召开了抗日先锋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决定兵分三路:红一军团为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路南下作战,扩红筹款,相机分兵上党,挺进河北抗日前线;红十五军为左路军,北上晋西北,威逼太原,相机挺进绥远、察哈尔抗日前线;毛泽东带领红三十军、总部特务团和红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二四三团等两个团作为中路军,转战晋西,牵制阎军。
  
  二、转战晋西
  
   毛泽东率中路军在孝义、隰县、石楼、永和一带山区,与阎军孙楚、杨效欧等部20个团兜开了圈子。同时,右路军在汾河两岸、吕梁山南端纵横驰骋,困平阳,占侯马,克襄陵、吉县两城;左路军在汾阳、文水、交城、娄烦、静乐一线游刃有余,前锋直指太原晋祠。
   3月17日,毛泽东冒雪经城北沟、温泉庙、西岐沟、桃红坡等地,到达灵石县双池镇附近的西庄村(现属交口县)。红军在西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当得知西庄祖祖辈辈吃水困难时,毛泽东便派红军战士寻找水源,终于打出了一眼“幸福泉”。大家挑着水桶,挨门逐户地给群众送水,年过花甲的老人们翘起大拇指,连声称道:“真是神兵!”从此,这里传唱起这样一首歌谣:“吃水不忘挖井人,恩人就是毛泽东;跟着红军闹革命,全国奋起打日本。”
   3月20日至27日,毛泽东在孝义县上益千村(今属交口县)、隰县石口村(今属交口县)、石楼四江村、罗村和石楼城附近流动行军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彭德怀、张浩、凯丰、邓发、杨尚昆等参加了会议。这些会议合称晋西会议。这是党在山西历史上召开的规格最高的会议。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全面讨论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对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把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作为党与红军的重要任务,以发展求巩固作为红军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王世英等同志,分别汇报了与张学良、杨虎城及南京政府等方面的接触情况。会议决定以周恩来为全权代表,偕李克农赴延安进一步与张学良谈判。会后,毛泽东发布《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为一致抗日告全国民众书》和《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
   4月上旬,毛泽东和叶剑英带领总部特务团及1部电台转战回龙、秦王岭、王上坪、义泉等地,于4月13日进抵隰县康城(今属交口县)。毛泽东一面指挥红军作战,一面亲自指导康城的地方工作,发动康城群众创建苏维埃政权,分了地主、豪绅的土地和财物。此时,毛泽东身边只有总部特务团相随。在特务团干部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要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走,减轻左路军和右路军的负担。”毛泽东把特务团分解成小部队,灵活机动地袭扰追敌,使阎军无法摸清中路军的虚实。
   一天清晨,毛泽东和总部人员刚刚登上一座山头,就看到尾随的敌军骑兵扬起的大片尘埃。毛泽东不无幽默地说:“敌人欺负我们人少,好!那我们就在这里让他们见识见识。”特务团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把敌人的骑兵打得人仰马翻。夜晚,摸到红军踪迹的敌人包围了总部。炮弹呼啸着落在毛泽东住的窑洞上面,墙壁的泥土哗啦哗啦地震落下来。秘书黄友凤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主席,快走吧,敌人朝我们打炮了。”毛泽东却镇静地说:“慌什么,他们又不知道毛泽东也在这里。等一会儿,他们炮弹打光了就不打了。”毛泽东一边抽着烟,一边在地图上勾划着。倏地,毛泽东扔掉烟头,冲着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大声说:“敌人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向我们扑来,只有西边‘网开一面’,那是通向黄河的路。我们不能听从阎老西的安排,要从夹缝中向东迂回。”总部冲出包围圈后,不知情的阎军还在继续向黄河岸边推进,却一无所获。第二天,南京和太原的电台吹起了牛皮:“晋西共匪已被肃清,所剩残余窜回陕北老窝。”毛泽东和叶剑英听后,不禁哈哈大笑。
  
   根据总部指示,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八军渡过黄河,策应左路军行动。4月14日,刘志丹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的战斗中牺牲。噩耗传来,毛泽东极为痛惜,盛赞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三、回师西渡
  
   正当东征红军在山西高举抗日义旗、披荆斩棘之时,华北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蒋介石同阎锡山和日本武官今井武夫共商“剿共”对策。蒋介石调集中央军10个师进入山西增援阎锡山,并命令黄河以西的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根据地。宋哲元在冀晋两省交界地加强防备,日军对华北也蠢蠢欲动。
   同时,张学良、杨虎城、阎锡山和国民党中央的代表,又在同中共代表秘密接触。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再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张学良、杨虎城的谈判取得了积极成果。张学良建议中共把“反蒋抗日”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毛泽东与彭德怀致电张闻天,指出:“我们的基本口号不是讨蒋令,而是抗日令。”阎锡山看出蒋介石进军山西是引狼入室,便密电中共中央,请红军撤回陕北,好让中央军也离开山西。
   毛泽东在康城接见了被俘的阎军三九二团团长郭登瀛,畅谈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三个方案:一是在绥远给红军十几个县,作为抗日的根据地;二是在雁北给红军让条路,使红军开赴河北、察哈尔去打日军;三是建立统一战线,联共抗日,共产党打第一线。郭对毛泽东的远见极表钦佩,毛泽东对郭登瀛也优待有加,准备日后派大用场。
   4月下旬,毛泽东和彭德怀率总部机关到达永和县赵家沟村和桑壁镇一带红一军团军团部所在地,连日召开军事会议。在分析了形势的变化后,毛泽东作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为避免大规模内战的爆发,保存国防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毛泽东决定把“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为“回师西渡,逼蒋抗日”。4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创立全国各党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6项共同行动纲领。4月28日,毛泽东同彭德怀致电各路红军将领,指出,阎锡山、蒋介石有51个团,取堡垒主义向我推进;蒋介石又强令张学良、杨虎城向我陕北后方进攻,因此,红军在山西已无作战的顺利条件。红军西渡后,华北各省依然是实现对日作战的战略进攻方向,我们再一次进入山西作战的机会是会有的。各路东征红军开始在绵绵春雨中陆续收缩西移。
   5月1日,毛泽东率总部人员到达永和县上退下村关帝庙,指挥各路红军从清水关、永和关、铁罗关、辛关渡等地渡河回师。毛泽东一行正准备渡河时,发现后面有两团敌军追了上来。负责警卫工作的政卫连连长魏文建催促毛泽东快点儿上船。毛泽东从容不迫地说:“我们不能走,要拖住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过河。”政卫连和敌人交上了火。敌我力量悬殊,敌人有可能突破我军防线,魏文建急得第四次请毛泽东赶快出发。毛泽东依然看着地图,似乎什么也没听见。直到红一军团主力渡河完毕,毛泽东才命令随行人员收拾文件、地图,准备渡河。毛泽东把负责后卫任务的红四师十一团政委李志民叫来,告诉他:“要仔细检查渡河部队执行纪律的情况,看借的东西还了没有?房子打扫干净没有?把丢下的路标、碎纸、烟头、烂草鞋,统统收集起来销毁。我们长征过金沙江时,敌人还拣了我们一只烂草鞋。这次过黄河,连一只烂草鞋也不让敌人拣去。”
   5月2日,毛泽东从东岸的于家嘴上船,在西岸的清水关靠岸。当毛泽东和总部人员翻过第一座山头后,敌机尖叫着飞来,在黄河上空搜寻着毛泽东的队伍。阎红彦领导的红三十军,为掩护主力回师,坚持在黄河东岸游击,是最后一批渡过黄河的部队。
   5月5日,毛泽东回到陕北杨家屹台,签发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通电说:“国难当前,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称快。”“为了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爱国军人们的最后觉悟,故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仍然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向全国人民表达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愿望。
   红军回师西渡后,蒋介石命令各路大军加紧“围剿”陕北红军。红军东征期间,阎锡山被迫从陕北撤回山西的晋绥军又被蒋强迫二度入陕。5月25日,毛泽东请郭登瀛回山西捎信给阎锡山,希望沟通双方联系,达成谅解,共同对敌。毛泽东感慨地写道:“国难日亟,量三晋贤者决难坐视也。”毛泽东也十分礼遇被俘的吉县县长璩象咸,使这位等着挨枪毙的阎锡山的县太爷变成了红军的同志。12月22日,毛泽东致信阎锡山:“璩先生诚笃君子,对敝方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知之颇悉,徜得随时往来,甚为欢迎。”璩象咸后来一直留在陕北工作。
   1936年,太原成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实施兵变,逼蒋抗日,晋陕乃至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山西之所以能够形成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无不与红军东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红军东征虽然没有实现经营山西,向河北、河南、绥远等省作战役跳跃,红军与一切抗日军队集中华北的战略意图,但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用毛泽东的四句话来概括,就是“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在党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说:红军东征“充分表示他们是抗日的先锋队”。
   毛泽东领导的东征红军,转战山西30余县,历时75天,击溃阎军的围追堵截,歼敌13000余人,俘敌4000余人;同时,东征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组织地方游击队30多支,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东征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嚣张气焰,推动了山西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1937年八路军再度出师山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胜利在望
  
   转眼12年过去了,中国革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解放胜利在望。毛泽东转战陕北,取得了西北战场的决定性胜利。刘邓大军、陈谢大军、陈粟大军问鼎中原,国民党反动统治摇摇欲坠。为了夺取全国胜利,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把中央前委机关迁往河北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和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汇合。
   1948年3月23日,中央前委机关从陕西吴堡县川口村园则塔渡口东渡黄河。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分坐在3只木船上,木船在一阵粗犷浑厚的船工号子声中渐渐驶向东岸。此时正值黄河凌汛期,船到了河心,水面骤然翻腾咆哮,巨浪挟着冰排滚滚袭来,声若洪雷。毛泽东在摇摆不已的木船上傲然挺立。叶子龙、李银桥等人急切地拉主席坐下,毛泽东不肯坐,豪情满怀地吟唱李白的诗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有一条船专门运载首长的坐骑,船上的马被这惊涛骇浪吓坏了,在船上你拥我挤。只听一声嘶鸣,毛泽东的那匹老青马被挤进滚滚浊流中,毛泽东的心一下悬了起来。在陕北的时候,他一直骑着这匹老青马,同它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匹平日温顺的老青马,水性挺好,在急流中顽强地抗争,好像舍不得离开陕北似的,回头向西岸游去。毛泽东深情地望着西岸,默默地念着:“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船在山西临县下滩里靠岸,毛泽东再一次踏上山西这片热土,和前来迎接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不一会儿,那匹老青马又被西岸的木船送了过来。毛泽东抚摸着老青马,连声向送马的同志道谢。
   经临县索达干、碛口,毛泽东一行来到寨则山村,住进寨则山学校。3月24日清晨,毛泽东骑马沿着蜿蜒的湫水河,向东行进。当天下午,到达中央后委驻地临县三交区双塔村。此时,叶剑英已先期前往西柏坡了,杨尚昆在这里主持工作。毛泽东住进了叶剑英曾经住过的窑洞。在双塔,毛泽东批评了后委的同志没有很好地纠正晋绥土改中的“左”倾错误。
   第二天,行军动员大会召开。大家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主席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讲了,都热烈地鼓掌,请主席讲话。毛泽东大手一挥,声如洪钟:“同志们,行军是艰苦的,可前途是光明的!完成这次转移,我们在全国就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全国解放胜利在望,同志们,努力吧!”
   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派车来接毛泽东。汽车发动了,但毛泽东并没有上车,他要去看望老青马和饲养员侯登科。正在牲口圈里忙活的老侯知道主席不骑马了,两只手局促地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毛泽东紧紧地握着他的双手,亲切地说:“老侯,谢谢你。咱们在陕北转战一年多,都是你喂马给我骑,今后我要坐汽车了,你就骑上这匹老青马吧!”那时,一般干部都是步行,高级干部才有马骑。主席和老侯眼里噙满泪花,依依惜别。从此,毛泽东再也没有骑过这匹老青马。这一年冬天,年近6旬的老侯在西柏坡病故。当时正是三大战役最紧张的时候,大家担心主席过于伤心,没有告诉他。后来,毛泽东知道了,生气地说:“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立刻告诉我?”
  
   3月26日,毛泽东乘吉普车,取道白文、康宁,直奔兴县蔡家崔。与毛泽东同行的有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师哲和江青等人。
  
  五、春到吕梁
  
   蔡家崖是晋绥边区首府,素有“小延安”之称,这里已使用上电话通信、电灯照明了。贺老总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主席住,每天还亲自带班查哨。这时,太原、大同仍在阎锡山手中,为了防范蒋、阎特务和飞机的捣乱,毛泽东的行动对外是保密的。毛泽东代号李德胜,周恩来代号胡必成,部队番号教导旅。
   在蔡家崖,毛泽东听取了贺龙、李井泉等晋绥领导同志的汇报,召开了5次干部、群众座谈会,对晋绥的土改和整党情况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具体地纠正“左”的偏向。
   4月1日,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长达3个小时的讲话中,他总结了晋绥的土改工作和整党工作,透彻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和土地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讲话像和煦的春风,解开了晋绥干部思想上的疑团。
   第二天,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毛泽东在陕北时就很欣赏《晋绥日报》,刚一会面,富有编辑工作经验的毛泽东就谦逊地说:“办报,你们是先生,我是学生。”毛泽东与一个名叫高丽生的同志握手,风趣地说:“呵,朝鲜产的高级补品!”毛泽东的幽默使在场的报社人员倍觉亲切,大家纷纷向主席请教问题。毛泽东一一作答,不知不觉谈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毛泽东说:“用印刷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要继续保持你们报纸尖锐、泼辣、鲜明的战斗风格。”应大家请求,毛泽东为《晋绥日报》挥笔题写报名,并题词:“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的即兴谈话,经过整理,成为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在蔡家崖停留期间,毛泽东还观看了晋绥边区文艺团体表演的山西梆子《打金枝》和平剧《打渔杀家》、《三打祝家庄》。
   4月4日清晨,毛泽东一行驱车东进岢岚。当汽车行至会里村时,毛泽东让司机停车,自己下车向几个耕地的老乡走去。他热情地询问他们分到多少地?准备种什么?家里几口人?生活情况如何?一位老乡将自己的旱烟锅递给主席,毛泽东吸着喷香的旱烟,赞不绝口。几位老乡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就是他们日夜思念的大恩人。
   在岢岚县城,毛泽东会见了岢岚县委书记丛一平和三级干部会的全体同志。毛泽东深情地说:“我看晋绥是个好地方,岢岚也是个好地方。听说你们正在开会总结土改和整党工作,这很好。此外,应该讨论如何发展生产,农业、手工业都要发展,要改良农业技术,兴办水利;还应讨论如何在支援解放战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总之一句话,在完成土改工作之后,就要努力发展生产,这是一个中心任务。”
  
   4月5日,毛泽东离开岢岚,中途在五寨县城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到达神池县城。任弼时听取了神池县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关于神池工作的汇报。4月6日,毛泽东一行通过宁武县阳方口地段的北同蒲铁路,取道朔县南坪、河会、南磨石、南榆林,山阴县广武和雁门关。在雁门关,毛泽东仔细观看了记载这个古战场的一些碑文,领略了长城雄关的风采。傍晚,毛泽东下榻代县城,同代县县委书记苏黎和代县土改工作团团长郝德青彻夜长谈,详细询问了代县在土改中组织法庭审判恶霸、避免偏差的情况。
  
  六、风雪五台
  
   4月7日,毛泽东一行离开代县,向晋察冀边区管辖的五台山区进发。五台山区是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解放区的发祥地,毛泽东曾对这里的革命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来计划当天晚上赶到台怀镇,不料山路崎岖,又下起了鹅毛大雪,毛泽东当晚在繁峙县伯强村住宿。
   第二天清晨,漫天飞舞的大雪早已把群山覆盖,公路上积雪有两尺厚。周恩来组织部队清扫公路。乡亲们听说陕北过来一个教导旅,被雪困在这里,纷纷肩扛扫帚、铁锹,出门扫雪。毛泽东则利用这个时间,召集地方干部座谈,介绍全国各战场的大好形势。会后,毛泽东笑着问大家:“五台山有佛爷没有?”伯强村财政委员李生密回答说:“和尚喇嘛才信佛爷,我们不信。”主席听了,连连点头:“对,他们不是佛爷,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佛爷!我们不要迷信佛爷,要团结起来,做天下的主人。”
   这天,从前线传来我军再克洛阳的捷报,毛泽东随即写下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明确指出党在新解放城市中应注重的政策和策略。
   由于雪下个不停,毛泽东只好又在伯强村住了一夜。4月9日,瑞雪初霁,旭日东升,五台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乘车翻越海拔3000米的五台山。道路太滑,司机周西林紧握方向盘,极力辨认着前方的道路,突然,汽车向路边的悬崖滑去。周西林猛地踩住刹车,一只手死死地按住手闸。吉普车在悬崖边上停住了,周西林赶紧让主席下车。后边车上的战士们纷纷跑上前,低头一看,不约而同地“呀”了一声。真危险啊!汽车的一个前轮已经悬在半空。要不是司机反应灵敏,处置得当,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拍了拍周西林的肩膀,感激地说:“这次你救了我一命。”周西林虚惊不已,连忙回答:“主席命大福大!主席命大福大!”汽车不能坐了,毛泽东一挥手,说了声“走!”便迈开大步,向远山走去。
   傍晚,毛泽东一行越过鸿门岩,抵达佛教圣地台怀镇。毛泽东住塔院寺方丈院,昔日打坐念经的地方,今夜成了毛泽东阅批电文的办公室。塔院寺内有一座高21丈的大白塔,毛泽东在月光中仰视着白塔,脑海中浮现出笃信佛教的母亲求佛的情景。他缓步走到院门口,把自己的大衣披在了值夜岗的警卫战士身上。
   第二天清晨,晋察冀边区和五台县的干部陪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参观寺庙。塔院寺东门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毛泽东反复念着,颇为赏识。当他得知这副对联是和尚写的后,对陪同人员说:“这副对联应广为宣传。我们不是和尚,不以佛家慈悲放生的立场出发,但三春鸟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应该予以保护。”他一边观赏着庞大的寺庙群,一边给大家讲杨五郎出家五台山、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康熙皇寻父五台山的传奇故事。在十方堂,毛泽东同正在整理佛经的喇嘛亲切交谈,并指示地方干部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离开五台山,继续东进,经石嘴、长城岭、龙泉关,进入河北省境内。5月26日,毛泽东到达平山县西柏坡,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在西柏坡,毛泽东亲自部署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奠定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石。
   从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这短暂的19天里,毛泽东走过了山西的11个县份,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足迹。这位世纪伟人的风采,山西人民会永远铭刻心中。

本文来源:文史月刊2003年第6期,本文作者:巨文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6-23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