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阎锡山首席秘书原馥庭

  原馥庭,河津县和井村(现属万荣县)人,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生,现已95岁。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部秘书。1949年将一双儿女留在原籍,同夫人去了台湾,任阎锡山首席秘书。阎逝世后调任台湾当局少将参议。李登辉上台后搞台独,原馥庭坚决反对,愤而辞职。
  原馥庭身居海岛,心系大陆,无时不在思念故土。两岸隔绝数十年,骨肉生死难明,原馥庭唯恐今生难见亲人一面,于1989年,与夫人携晚辈到香港,同在大陆的子女团聚六天,以慰天各一方,梦寐思念之情。1993年,两岸关系初晴,冰山渐消,原馥庭回到离别44年的和井村扫墓祭祖。此后他几乎每年皆回山西探望,受到省地县乡各级领导和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
  原馥庭亲眼见到祖国大陆由贫变富,由弱变强,山西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丰衣足食并日益提高的事实,甚为感动。1998年他参观万家寨引黄济晋水利工程时,赋诗盛赞山西党政领导其功不在禹下:“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人怜山气佳,予叹禹功美。”参加山西大学承办的“近代史研讨会”后,他赴五台山参观,途经忻口见抗日战场遗迹,回想此役有4万余官兵为国牺牲,至感悲痛,泣不成声。此后,友人邀他再游五台山,他即往婉谢,不忍再看忻口伤心之地。他说:“忻口战役坚持23天,牵制日军速战速决三月亡华之妄想,亦使南京得以从容西迁,功不可没。是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敌寇的典型之战,后人不可忘记。”
  大陆之行更激发起原老的爱乡爱国热情,决心在两岸文化交流上尽绵薄之力助乡报国。十余年来,他不顾年高体弱,亲友劝阻,不遗余力,贡献颇多,概而述之主要为:
  关心故乡修志,寄赠海外志书。他闻知间断50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编修地方志工作,在山西率先复兴,即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档案馆联系,将该馆收藏的两种《河津县志》影印,寄给河津县志办公室参考。之后,他又到台北各图书馆、科研机构、大学、机关团体查询,把这些单位收存的山西各朝代的府州县志目录,抄寄给省志办备查。全省各修志机构有需请他协助查录的资料,有求必应,皆能尽力而为。同时,他对新修的省市(地)县志也十分关心,给予很高评价,并介绍给在台同仁阅读。
  搜捐三晋文献,丰富山西史料。近年台湾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中央研究院”及各大学出版了不少山西重要文史书籍,古代有司马迁、司马光、王通、柳宗元、薛宣、傅山、徐润第、徐继畲等著作,近代有阎锡山、徐永昌、孔祥熙等遗书及六卷本《阎锡山年谱》、二十卷本《阎锡山档案》(已出版十二卷),原馥庭皆或购或影印复印,寄赠给山西省图书馆、社科院、史志院等山西境内有关专家学者。此外,在台晋人也有不少著述,如卫聚贤著《甲骨文考》《山西票号》《中国人发现美洲》,达鉴三著《法显首先发现美洲》,郭荣生著《清末山西留学生》《孔祥熙传》《民国以来的山西省政府》,乔家才著《山西行政区划古今谈》《汾河》等。另有山西文献社出版的《山西名贤辑要》《山西献徵》,“国史馆”编印的《阎锡山要电》,“中央研究院”出版的《徐永昌日记》等也都分别寄赠山西文史机构和个人。
  把为山西收集史料视为己任,时刻放在心上,点滴不漏。有一年他去美国探亲,游加州圣荷西公园,见百年前广东籍华侨在园内修建的五圣宫里供奉有关公塑像,即买下已印入明信片的彩照寄给我。附上说明,先在广州《神州民俗》,后在《山西老年》发表。
  精心办刊编书,赞美山西古今。1999年他接任山西同乡会会刊《山西文献》总编辑后,在业已大为改进的基础上明确办刊主旨为“宣扬中华文化,报道山西文史,介绍三晋山川名胜、风俗民情,发扬山西精神”,在加强晋台文化交流,深化学术研究,沟通两岸信息等诸多方面成效明显。现在已有山西专家学者张海云、刘伟毅、张余、邱文选、员创生等50余人在该刊发表文章。该刊每期封面都用彩照介绍山西一处名胜古迹。
  为了让海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认识山西,原馥庭与李仙舟先生合作,在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协助下,以台北市山西同乡会、财团法人台北市山西文联基金会和山西文献社名义,选择台湾海峡两岸百余作者文章,编印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名为《表里山河话三晋》的图书,内容包括山西概览、三晋揽胜、史海钩沉、经济广角、黄土风情、名特撷萃。该书出版后免费赠予世界各地,收到预期效果。
  参加学术研讨,宏扬山西文明。原馥庭先生虽一生从政,但是文化底蕴深厚,学识渊博。晚年时他对三晋文史情有独钟,作了大量调研工作。为同家乡学者交流,他多次应邀参加学术研讨会。1993年,在山西大学主办的“近代史研讨会”上,他就海外乡亲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见解作了简要介绍。2000年,他在临汾参加了“海峡两岸尧文化研讨会”,论文题为《帝位传贤允执厥中》,并在发言时讲述了长子县县名与尧帝的关系。因年迈,近四五年省内的几个研讨会没亲身参加,但都提交了高水平的论文。侯马“晋文化研讨会”的论文题为《晋原史事与信义》。他为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徐继畲思想会”提交的论文为《纪念先知先觉的乡贤徐松龛先生》,为运城“关公文化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为《台胞崇拜关公概况》。
  发现北魏石塔,购权宣传由来。1998年末原馥庭陪我和定襄县河边民俗馆馆长张建新参观台北博物馆时,见主展厅最醒目处的大玻璃罩内立着已载入《世界美术全集》的北魏石佛塔,有塔身,无塔刹(顶),标明原在山西朔县。猛然想起“文革”前,我在朔县参观崇福寺时,县文化局长雷云贵同志曾告诉我,寺内原有一北魏石雕佛塔,是1500年前的国宝。1937年日军侵占朔县城时被日军盗抢,装箱运走时,一爱国民工冒着生命危险把塔刹(顶)藏起,解放后献给国家。我欲拍塔身照,不准,急也没法,不料一个月后收到原老寄来彩色石塔塔身照,并说明可在大陆报刊发表。原来那天参观后,原老随即进行调查,得知:侵朔日军中有一东京本原寺和尚,懂得石塔价值,即与同伙合谋把石塔盗运东京。虽丢了塔刹,仍视为战利品宣扬,《朝日新闻》报道,京都大学教授村田治郎、山野清一和奈良的小川晴阳鉴定、座谈,然后收藏在皇室博物馆,日本投降后交还中国,蒋介石逃离大陆时带到台湾。
  原先生洞悉原委后,自费向有关部门购买了这个石佛塔照片的发表权。我以《北魏千佛石塔是怎样身首异处的?》为题,撰文在《党史文汇》刊登,几家报刊转载。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6-22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