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我以我血荐轩辕——纪念山西保矿运动及爱国先驱张士林先生

  今年是山西保矿运动胜利100周年,我们倍加怀念山西保矿运动的爱国先驱张士林先生。

    1905年由爱国绅士阶层发起的山西保矿运动,首发于阳泉,波及全国,震惊海外,不仅动员了绅、农、工、学、商各界民众,连海外的山西留学生也投入其中,经过长达三年的不懈抗争,最终以赎回矿权,国人自办,成立“山西保晋矿务有限公司”而告结束。张士林作为首倡者和领军人物,在山西保矿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助教赈灾 开明士绅享美誉

    张士林(18561927),字墨卿,出生于阳泉郊区宫沟村(当时属于平定县)一个富裕的农商家庭。平生爱国爱民、扶危济困,热心教育事业,以德高望重知名于当地。

    张士林知人善任,使家业由衰败转为复兴。他18岁时,张家创办的“永字号”商铺负债累累,渐呈混乱衰落之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亲赴寿阳,精明理财,初次显示办事才能。随后又整顿了“永字号”在河北、关东的各处商店,经过数年努力,终于把衰败的商业又重新振兴起来。

    张士林自幼好学,十分重视教育。当时他的家乡文化落后,读书人很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即办起两个家塾,除自家一个儿子上学外,其余全是穷苦人家的子弟。后来,他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时代要求,将家塾改为“观沟养正小学”,请老师,管吃住,一切经费由他负担。平定县举行第一次小学生会考时,学校成绩曾名列全县第二。1913年,平定县成立了五个高等小学。第五高等小学设在离本村不远的赛鱼村。当时人们认为,笔算不如珠算快,国文没有四书深,洋书(当时人们对新课本的称呼)不如古书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他为了提倡和支持新学,带头把养正小学并入第五高小,并把自己的儿子、孙子都送到五高上学,以示倡导。了解到外村学童上学困难,他首先自己拿出五百吊钱,又劝大阳泉村“魁盛号”郗家拿了一百吊钱,作为津贴学生的基金。每学期他把收回的利息分三等补助贫困学生。看到学生增多,校舍紧张,他再出资协助学校买了一所院子,租了六眼窑洞,三间瓦房,还在本村设了一个分校。由于他的热心助教,培养出了清末秀才王作宾和革命干部甄华、刘征田等杰出人才。

    张士林热心公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赈灾救济,备受称颂。那时候贫苦患难的人,不分远村近邻,凡是偶遇婚丧无力办理,疾病无力医治,鳏寡孤独无法维持生活者,只要请求帮助,无不热情支持。人们都知道,有难去求张士林,没有空手出门的。1877年和1920年,当地遭遇两次特大旱灾,他为了安置灾民,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帮助乡亲们,因为做工时人少,吃饭时人多,加大了成本,所以在赈灾中修建的一道石坡,每块石头折合一块银圆,被人们称为“银圆坡”。

    首倡保矿 爱国绅士擎义旗

    张士林对国家大事、民族利益十分关注,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1897年,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英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拱手将山西省平定州、盂县、潞安府、泽州、平阳府的煤铁矿开采权出卖给英商福公司。这是一个极不平等的条约。洋人借钱给清政府从而获得60年的开矿权利,既获矿权又获债权,还本付息,是一个彻头彻尾、祸国殃民的行为。19057月,福公司借阳泉正太铁路通车之机,派人在铁路两旁,勘测矿地,竖立标志,霸占矿产,并要挟清政府查封当地人们开办的小煤窑。这一行径激起了阳泉和山西各界人士、海外留学生以及开明官吏的极大愤慨,同年9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山西保矿运动。

    阳泉是这一运动的首发地。由于福公司到处圈地,限制百姓挖煤。“人们仓皇失措,惊惧异常,徒叹谋生之路绝,捍患之计穷,当时如不疾起直追,挽回危局于万一,势必举数千年固有之宝地,不竭之材源,拱手授人,坐视其垄断居奇,利权在握。”面对这种情况,一向正义凛然的张士林义愤填膺,不避劳怨,“独奋起纠合同志,组织‘千定公会’,抗疏力争,遥为声援,且相约誓死不售给外国人。”张士林当即召集本地爱国绅士李惠、黄守渊(清举人,曾任河津县知事及省议员),池庄(曾任山西大学总务长,解放后任教育厅长),刘焕斗(清举人),赵熙庭(清举人)廉士升等人,多次在他家中商讨保矿办法。他提议首先在平定成立“保艾公司广(平定在历史上曾称石艾),作为保矿运动的常设机关,决心收回矿权,进行开采。又成立了矿业公会,平定州十七个“都”(旧时一种行政组织,“都”以下才是村),每“都”皆有分会。章程宗旨为“联群情,保利源”,把旧有煤矿和计划新开采的“固本公司”等组织起来,以统一行动,坚决自办,反对出卖,使这一绅士阶层的爱国保矿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保矿运动开始时,唯一困难是经费问题,无论请愿、集会、筹备办公地址,雇佣事务人员,接待省城和各县来人等,都需要资金。没有经费,寸步难行。在筹集会上,张士林当仁不让,慷慨解囊,出资出力,支持保矿。他的爱国行动,使保矿同仁敬佩至极。有了他的带头,大家斗志更坚,从而使保矿运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在保矿运动中,张士林率领当地民众与腐朽的清政府和企图霸占财产的福公司进行了有勇有谋、有理有节的斗争。他一方面派人赴省城、京城,向当局请愿,向群众公开揭露清政府同外国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同时联络在省、在京同乡,组织起来,积极声援;另一方面积极联络旧有煤窑和新开的煤窑加紧开采,多占矿地,扩大矿区,在正太铁路两侧的大山巨石上,都刻上红色的“某某矿区”的大字,决心不让洋人强占一寸土地,使英商图谋难以得逞。

    慷慨解囊 全力抗争保矿权

    张士林首倡并在绅士阶层发起保矿运动的消息传到太原,省城各学界集会抗议,发表宣言:“矿存山西存,矿亡山西亡。”一时集会、演讲、游行,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保矿消息传海外,留日学生向山西人民发表公开信,告诫“唇亡必然齿寒,争矿必须团结”。留日学生李培仁写了两封绝命书,痛骂清政府盗卖矿权,揭发英商侵略阴谋,愤志蹈海,以身殉矿,更使群情激愤。留日学生办的《豫报》《第一晋话报》,国内影响较大的《新闻报》《时报》《大公报》等国内外媒体对蹈海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同盟会著名领导人宋教仁听到李培仁为晋矿殉难也极为感动。后山西同乡会派王用宾、梁善济等护送李培仁烈士灵柩回国。119日,灵柩运回太原,王用宾与山西大学堂学生在文瀛湖北楼召开了规模空前的追悼会。会上宣读李培仁《绝命书》时,台上宣读人声泪俱下,台下听众群情激愤。省城太原以及平定城设起灵堂,各都千余名人集会声讨,宣读“绝命书”,阳泉地区赛鱼、蒙村300多人带上纸炮前往祭奠。张士林看到民众呼声已高,当即派出“保艾公司”的人再次赴省城、京城向当局直接请愿。平定州官见势不妙,出面调停,劝张士林等人不要再“闹”,劝他与“洋人争斗多为不利”,但暗中却袒护封建官僚盛宣怀、袁世凯与福公司私下合办的“同济公司”的活动。张士林意志坚定,“独不为动,支撑一隅,历时两年余无少倦意”。

    阳泉保矿运动的高潮激励和鼓舞了全省人民争回矿权的意志和决心,“官吏知民力率不可当,士大夫多起抗争”,国内外人士的坚决斗争使英人有所顾虑,于是他们就在赎回矿权的款项上大做文章。谈判时,英人以山西方贻误采矿时间、给英商造成损失为由索赔1100万两白银。这一无理要求当即遭到山西谈判代表的严词拒绝。后来,通过商谈,山西代表同意放弃原来废约自办矿的主张,同意赎回矿权。在外交部斡旋下,于1908120日,山西当局与英商福公司在北京签订了 《赎回开矿制铁转运合同》十二条。其中商定,山西交付福公司赎矿款项275万两白银,以前所订合同尽行作废。至此,历时三年轰轰烈烈的保矿运动宣告结束。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魏德卿 冰(该文部分资料由山西近代矿史研究会提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7-2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