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刘琨:悲歌一曲向沉寂

    永嘉元年(307),受当时执政的东海王司马越的派遣,刘琨任命为并州 (今太原)刺史。裘马轻扬的刘琨没能料到,他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先前走马轻裘截然不同的充满坎坷、荆棘的路。这一年,刘琨35岁。

    自公元291年贾后杀杨骏,到公元306年,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最终以惠帝幸长安、司马越执掌朝政宣告结束。但是,胜利了的司马越似乎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来之不易的果实,就不得不独吞“八王之乱”带来的全部恶果:国家极度残破、凋零,哀鸿遍野不说,重要的是,诸王混战中引入的少数民族贵族刘渊、石勒等已渐次做大、羽翼丰满,正虎视眈眈地逼视晋朝的天下。因此,永嘉元年刘琨任并州刺史,司马睿都督江南诸军事,就不再是巧合,当是司马越的一种战略考虑。

    刘琨极为艰难地达到并州,但“死亡委危,白骨横野”的残破、凋零的现实已远出他的想象;尽管“八王之乱”中一路杀出的他对破败的现实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还是止不住话语凄苦、悲凉。本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只是汉末军阀混战下的现实;却不意又在人间重演。唐初史臣评价刘琨说:“刘琨弱龄,本无异操,飞缨贾谧之馆,借箸马伦之幕,当于是日,实佻巧之徒欤!”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早年的刘琨,参与金谷宴游,日以赋诗;后又转到贾谧门下,浮华交会、轻车走马,是谈不上什么节操的;但在这民生多艰的激荡下,而“素丝改色,跅弛易情”——那心中沉潜多年的雄豪之气,被激发、释放出来。十年前闻鸡起舞、中宵起坐的志向终于释放出了它特异的色彩。

    刘琨在晋阳立根未稳,就遭到了刘聪猛烈的袭击。刘琨的父母因此遇害,支持他的猗卢也引兵而去;孤立无援的刘琨虽“志在复仇,而屈于力弱,泣血尸立”,也只得“抚慰伤痍,移居阳邑城,以招集亡散”,力图东山再起。客观地说,刘琨用兵,有他自身的弱点:“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致使“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再加上“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晋书·刘琨传》)甚至因宠幸善于音律的徐润而招致部下的怨言,都无疑置他于更加不利的境地。正当用人之际,当然不应逞私欲,示人以私。这方面祖逖显然要比他技高一筹:“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其有微功,赏不逾日。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晋书·祖逖传》)但这都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来自朝廷的声援、支持。这一点司马越、司马睿做的显然不够。永嘉四年(310),洛阳处在石勒等的包围之中,司马越决定放弃洛阳,向东南撤退。永嘉五年(311),途中司马越忧惧病死,王衍率领军队在宁平城被石勒追及,“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晋书·司马越传》)西晋的主力军全部被消灭。司马越自救不暇,那司马睿呢?“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因观禊事而先显示上国威仪,以威服吴地高门;同时“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晋书·王导传》)就是说,司马睿的当务之急是安抚江南士众以建立基业,并不以中原为念,这也是史臣所说的 “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祖逖传》)这中间最大的支持,只是毫无实权的晋愍帝给刘琨名义上的虚号而已。

    势单力薄的刘琨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此时已无退路,只能选择一搏,或许有万一的希望。“初,琨之去晋阳也,虑及危亡而大耻不雪,亦知夷狄难以义伏,冀输写至诚,侥幸万一。每见将佐,发言慷慨,悲其道穷,欲率部曲死于贼垒”,正说明了刘琨无可奈何、背水一战的心情。不得已,日益穷蹙的刘琨在东平一役,“一军皆没”的情况下,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这一年,司马睿在江南称制,即建武元年(317)。

    本来,刘、段二人,“欲与同奖王室”,又结为婚姻。但在王敦密使的授意下,而最终段杀害了刘。不过,王敦密使杀害,却更增悲叹——— 刘琨奋力危邦,苦心孤诣地支撑十余年,到头来,却丧身于自己人的密使之下,真可为一声浩叹!同一时节,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作战的祖逖,也受到了类似的牵制:“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又听到王敦叛乱将作的消息,致使“感激发病”而亡。于是,就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当过江士人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时,王导肃然变色,“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言辞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然而,也正是这时,西晋末年慷慨为国、击楫中流的刘琨、祖逖,却几乎同时丧命:一个惨遭杀害后也没得到承认;一个被派人侵夺其权,致其忧愤而死——— 这又称得上怎样的“戮力神州”呢?历史的事实是,终元帝、王导之世,都没能组织过一次北伐。当壮烈、忠心被视作灰尘,可以轻轻抹去时,谁还愿意为国效力呢!

    刘琨死后的第二年(319),卢谌、温峤上表陈理刘琨冤情,朝廷才下诏吊祭。感激于刘琨的慷慨、忠义节操,卢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晋书·卢谌传》)从纵的历史进程看,汉末党锢之祸疏离了士人对政权的依赖;魏晋之际,“(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以为常”,(《晋书·阮籍传》)遭世多故,阮籍尚且如此,遑论他人。这时的士人,多依违于曹氏、司马氏之间,更谈不上什么节操、耿介。魏晋士人心怀天下的雄心抱负,进一步受到消弱;至少,国家的观念弱化了,忠的思想更不要了——这不能不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东晋初年,“五马渡江”,家国观念虽一度有所张扬;然而,刘琨的“负杖行吟诗,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答卢湛书》),只不过如一片瓦石,投入沉寂的大海,已激不起丝毫的波澜;剩下的,只是一己的门户私念。这不免正如李陵所言:“陵虽孤恩,汉亦负德”。(《答苏武书》)而东晋南朝三百年间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已,爱国诗文无觅,也不能不由此探求根源;甚至三百年间的政治格局、思想观念的变迁,也可由此推求。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丁红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7-21 )

太 原 道 >> 山西名人

太原道 >> 山西名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