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韵风雅颂,流转日月年——山西乡土音乐二人谈

 

 

 

 

 

   张石山(一级作家)鲁顺民(《山西文学》主编)

家乡与民歌

    鲁顺民:事实上,二人台也好,民歌也好,在过去我们老家河曲一带的乡村生活里,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音乐问题,而是一种生活常态。像葛针龙村,在山乡里算是大村,除了节日社火庙会,自乐班演出几乎是农闲时节村民调剂生活的主要日常娱乐活动。

    张石山:与河曲相比,我们的故乡盂县算不得民歌之乡。处在内地,在这方面往往不如边关草地。这样的不均衡,原也正常吧。只是,一旦遭遇破坏,民歌根基不那么牢靠的地域,就有被连根拔掉的危险。

    盂县,原来属于大晋中,在晋中盆地的东北边缘。发源于忻州地区的滹沱河从我们县境流过,由盂县离开山西境,进入河北。我记忆中的盂县民歌二人台,就兼有两个盆地的风格。中路的低回婉转有之,北路的高亢激越也有之。

    鲁顺民:戏曲的诞生,大抵与民间结社集会、社火庙会分不开。以二人台为例,我们县过去并没有二人台一说,是1940年代晋绥边区七月剧社要有舞台表演,渐渐才将这种演出形式定名“二人台”。以前当地人叫那是二人班,村里出资,置行头,分行当,在社火庙会表演,农闲时节自娱自乐。你所说的“风搅雪”,这恰恰是二人台最初出现在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县里文物普查,在一个村子戏台墙上发现同治年间的一个戏单,道是“阳歌盛事风搅雪,日场《小寡妇上坟》,夜场《打经堂》”。日场二人台,夜场偏演道情。这种混杂的表演方式有很大自由度,观众非常喜爱,甚至可以参与其间,自娱自乐,同娱同乐。

禁忌与娱乐

    张石山:流行华北的二人台、流行东北的二人转,表演形式几乎完全一样。说到其诞生定名的渊源,需要专文来论述。晋西北与陕北的民歌,隔河呼应,风格非常接近。老百姓原本都叫那是爬山调、放羊调、赶牲口调,随便吼唱自娱自乐的。也是在红军到了陕北之后,红军里的文化人把这种老百姓的自由吟唱命名为“信天游”。结果,从此这一名堂便流行开来。

    二人台多数剧目,总共两个演员,多是扮演一男一女,一个叫走边的、一个叫抹粉的。但那扮演女角的所谓坤角,最早都是男子。这一点与戏曲演出班子当年的规矩是一样的。而无论梆子大戏还是眉户、碗碗腔、二人台等小戏,最早都是娱神的,或者说主要任务是娱神。庙会演出,娱神兼而娱人,指的是它的宗教祭祀功能。变成纯粹民间的自娱自乐,全然发挥其娱人功能,是在后来。

    纯属民间自娱自乐的节日,比如正月十五闹红火,无论街头演出还是搭台表演,那就全然放开了。禁忌与娱乐,民间社会自然找到了那个适当的分寸与节点。

    鲁顺民:民间娱乐、民歌对演这些日常乡村文化活动,除了娱人的效果,还给人一种强烈的群体归属感与认同感。换算为今天的词汇,叫做“精神归宿”,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是其他东西所不可替代的。每逢集会庙会,演戏社火,家家户户大人小孩丢下门就出来了,哪管你电视台黄金时段,国家大事,八卦奇闻,收视率顿时降到冰点。

    这种娱乐传统来自于民间,自发而自觉,渐成气候,为外人所知。1951年,中国音乐学院来河曲采风,为期3个月,竟然搜集到3000多首民歌和40多个二人台剧目。而《走西口》小戏,无论曲调旋律还是内容结构,都成为中国乡土音乐的经典。

消亡与繁荣

    张石山:走马黄河的时候,我就牢牢记住了《汉书艺文志》里的一句话:遭秦而全者,以其不独在竹帛故也。

    你们河曲,这个民歌之乡的存在,民歌二人台没有被毁灭这一事实的存在,格外给人以信心。

    我在晋南注意到,发达文明烘托出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形式戏剧。古老剧种秦腔、蒲剧和豫剧,成为戏剧史上最负盛名的北方乱弹梆子腔。我在晋南转了好几个县,除去了解晋南那华夏文明的直根发育之地的种种古迹,我的考察重点还在民歌民俗。曾经响彻《关关雎鸠》古民歌的晋南,民歌却几乎尽数消失了。

    在这儿,民歌的消失或曰消亡,却获得了某种代偿。随着政治经济生活的极大繁荣,我们晋南的戏剧从诞生到发展,同样创造了它的极度辉煌。看看晋南晋中乃至遍及我们全省的古戏台,看看随着晋商脚步耸立于各大商埠口岸的晋商会馆的古戏台,从山西乡野成型而后走向外地占领城市瓦舍勾栏的戏剧,曾经达到何等繁荣。

    鲁顺民:元代异族压迫,士人没落,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士人沦落到社会边缘,在勾栏瓦舍讨生计。广大士人投入戏曲创作,遂有元代戏曲的极大兴盛发达。元杂剧四大家,山西就占了他三位。中国最古老的几座戏台全部保存在山西,具体地说,就保存在山西的乡野村落。由远及近,名称不一,金称舞亭,元称乐楼,明清两代就是成规模的戏台。

    戏台与庙会不可分割,春祈秋报,祭祖庙会,都是给神祇和祖宗演戏。给神唱戏,就是你所说的梆子戏,我们那里称为“大戏”。而像二人台这样的小戏,至少在古代不能登大雅。说书唱戏,给人比喻,分明将劝喻的功能放在第一位,娱乐功能则在第二位。演什么,唱什么,都有讲究,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张戏单。你那天一口气从一数到十,《一捧雪》《二度梅》,一气数出十个剧目。我看得少,连三个也数不上来。

大戏与小调

    张石山:我们两个都是写小说起家成名的,而关于小说的理论 “叙述学”,是后起的概念。早先,小说评论始终借助的是戏剧概念。主题、情节、人物、细节,等等。反过来讲,说到戏剧理论,说到戏剧表演的虚拟化、程式化,说到戏剧表演追求的 “艺术的真实”,我们立即会有一种切近的理解。

    当年,老百姓喜欢看戏,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我们应该好生剖析一回。戏剧这种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是固有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然也不是哪个天才的脑瓜创造出来的。它原本就来自民间。

    在我们盂县,既然供奉着赵氏孤儿大神,娱神唱戏就必定要唱《八义图》;在关帝老爷的故乡晋南,则是三国戏尤其是刻画关羽忠勇神武的戏剧最为受欢迎;在你们河曲以及口外绥远包头,民众又格外偏好二人台,最是风靡《走西口》。我们的古典戏剧,何尝脱离过生活?生活的真实,与虚拟的艺术真实,从来没有达到过那样的水乳交融。

    鲁顺民:你刚才讲到一个现象,戏曲发达的地方,民歌相对稀少。我在晋南读书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不过,我发现那儿的民间小调倒是不少。

    张石山:一个地方,假如原本没有民歌,哪来的小戏?没有小戏的基础,如何能够一举出现那样成熟的戏曲?应该说,民歌的存在是小调与戏曲诞生的原初条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当一地的戏曲成熟乃至相当发达,民歌确有减损、消亡的趋势;而民众的娱乐需求与自我表达需求有了更加高级的代偿样式。

    鲁顺民:我想表达的是:相对于古老的蒲州梆子的繁复浩大,晋南还有相对舒展悠扬欢快佻达的眉户戏等等小戏。尽管眉户戏有受到蒲州梆子、秦腔影响的痕迹,但基本上跟二人台一样,是依托民间社火,最终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一种戏曲形式。劝喻教化为主题的大戏,与自我娱乐的社火民间小调复合存在,几乎是山西民间、中国民间普遍的文化生态。山西有一百多种地方戏曲,有好多都十分古老,比方雁北地方的罗罗腔、耍孩儿,晋西北、吕梁地区的道情,从表演程式到行当角色,都是金元之前“大戏”的孓遗。

    这里我想说的是,大戏和小调共生,正是乡村社会精神空间的一个象征。丰赡而丰满,充足而充盈。伦理秩序之外不拒绝个性张扬,个性张扬的同时又努力向群体秩序那里靠近,强调个性的同时,又渴望群体归属与认同感。山西民歌大致上是礼教大戏之外的生活日常情绪写真,端是一部由音符连缀的史书。

    张石山:点出大戏与小调的共生,这一点非常有价值。特别是民歌,它原本就是一种非舞台的山野吟唱,是极具个性的自我呈现和野性表达。

融合与碰撞

    鲁顺民:河曲民歌音乐里头,包含着古乐的成份,也有民族融合的影子。晋陕蒙三省地界,理论家们把三地民歌分得很开,陕北民歌,河曲民歌,还有蒙汉调。事实上,河曲民歌、陕北民歌里已经有许多蒙古舞曲的元素,而蒙汉调则又包含了许多内地音乐的成份。这种来自民歌的融合,恰恰是几百年走西口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显著体现。

    张石山:在走马黄河的时候,我对蒙汉调有过一点个人的认识总结。

    蒙汉调,在调式旋律上,既不同于山西民歌,又不同于蒙古民歌,而是一种糅合了两个民族民歌特点的全新民歌。

    ——内地民歌与草原长调,仿佛二龙戏珠,真气碰撞,团栾旋转,终于熔铸成了全新的民歌瑰宝蒙汉调。

    鲁顺民:我读过张老师你写的走马黄河专著。当读到这一节的时候,我内心的认可不言而喻。包括作为一个外地人,作为一名非专业爱好者,你对二人台和《走西口》的认知,也是非常到位的。记得你说过的大致意思:

    《走西口》,极有可能是对走西口体味最深、受走西口影响最大的河曲民众创作的;更有可能是亲自参与了走西口、流落在西口外的背井离乡的中土民众共同创作的。走西口,是内地民众面对的此在现实,更是走出口外的人们曾经体验的生命历程。

    张石山:正如你在前面表述的,如果民歌相对是张扬个性的话,那么大戏更加注重的是维护群体伦理秩序。

    顺民你注意到没有?但凡戏剧,对于所谓正史,都有一个戏剧化、通俗化、乃至脸谱化的改造过程。换言之,中国戏剧的这般面目,是华夏道统的民间化呈现。民间乡野的伟大创造,反过来又施行着民间自我教化的伟大功能。

    鲁顺民:如同我们前面总结过的,我们对于民间古礼、乡野文化回忆和追寻的过程,实在也是我们深化自身认识的一个过程。

    张石山:民间乡野的许多古戏台是倾圮破败了,在那些戏台上演出的大戏也早已辉煌不再,但大戏所歌赞的忠孝节义没有毁灭。因为乡野还在,大地还在,永远的民间还在。 

 

本文作者:杨东杰整理;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30710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11-05 )

太 原 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