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勿忘“太行奶娘”——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首演启示

 

 

 

 

 

  牺牲亲生闺女,从鬼子刺刀下救出八路军的孩儿,巍巍太行,滔滔漳河,见证义薄云天的乳母情怀,也见证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奶水乃至生命喂养,用体温乃至热血温暖,她们被唤作“太行奶娘”。穿越历史,换位思考,扪心自问:“今天,你、我、他还能做到吗?”《太行奶娘》省城首演至少启示我们,勿忘民族苦难,勿忘“太行奶娘”,勿忘老区人民,勿忘艺术创新。

    前不久,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在山西大剧院连续演出两场,3000余名观众含着热泪观看了演出,反响强烈。一个县级剧团创排的剧目何以催人泪下?何以令人沉思?记者认为,与其说是这个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到不如说,是这个有事实依据的红色题材本身具有震慑灵魂、净化心灵的力量。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多少年来都是以小戏、小节目活跃民间,《太行奶娘》竟然一气呵成,一改传统艺术样式,创造性地打造成一台全新的、完整的花戏歌舞剧。看罢演出的许多省市县文艺院团的领导和艺术家也在思考,这种艺术创新的勇气从何而来?

红色题材呈现历史的真实

聚焦一个特殊的抗战群体——“太行奶娘”

    193711月刘伯承率129师进驻山西辽县(即左权县)西河头村,到19458月日本投降,邓小平率八路军总部离开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在左权战斗将近8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太行区党委等大大小小150多个单位驻扎在左权。仅有七万人的小小左权县竟有一万人参军,一万人牺牲,一万人支前。8年间,一个个八路军后代相继出生,战乱随时可能将他们推向失踪、饿死、闷死、炸死的境地。孩子,哪里才是你们的安身之地。许许多多“太行奶娘”伸出双手,敞开温暖的怀抱。

    左权县城往南5公里的龙泉乡东寨村是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奶娘韩春花家。19393月,刘太行就出生在小东屋。当年,韩春花冒着生命危险,毅然给亲生闺女断奶,用全部乳汁哺育刘太行。两年后,部队紧急转移,刘太行被送上骡车惜别奶娘。“家里的妈生了你,太行山的妈养了你,你一定去看看太行山里的老妈妈。”带着父亲临终嘱托,1998年刘太行回乡寻母。一山一山转,一村一村找,终于找到生养他的故地,但他没能见到奶娘,韩春花30多岁就去世了。

    罗瑞卿大将之女罗峪田的奶娘王巧鱼家住在麻田镇上麻田村。1942年罗峪田出生不到15天,日军开始灭绝人寰的大扫荡。父母再三商量把她送给好心的太行山老乡养育。罗峪田被秘密送到女儿刚刚夭折的王巧鱼家。王巧鱼对泪流满面不忍离去的罗峪田的生母郝治平说:“放心吧,有俺在,孩儿就在!”部队开走不久,鬼子突然进村,奶娘抱着小峪田东躲西藏。一年后,郝治平来接小峪田,临行前,她紧紧抓住奶娘衣襟怎么也不肯松手。

    麻田镇的云头底村是邓小平之子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家。19444月邓朴方诞生在麻田。母亲卓琳没有奶水,邓朴方被送到云头底村由郭金梅来乳育。邓小平给邓朴方起了个乳名叫“奶云”,以此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是奶在云头底村的孩子。1945年春天,被郭金梅喂养得又白又胖的奶云被接到麻田。1994年,50岁的邓朴方回来看望郭金梅,双手敬献给奶娘一个精致的白瓷花瓶,上边写着:“金梅奶娘:乳育之恩,铭心不忘。”邓朴方对奶娘和乡亲们深情地说:“咱们都是麻田人。”

    太行深处有娘亲。因为要隐姓埋名,不知道有多少奶娘还尘封在岁月里。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想见,做一个“太行奶娘”必须得过四道难关:生活艰难关,生命危险关,离别痛苦关,一生难见关。”这就是“太行奶娘”的伟大之处!当然,这些在艰苦岁月里发生的故事,无论多么感人,都不可能再发生了。今天,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将这些故事艺术地呈现于舞台,纪念那些淳朴的太行奶娘,其实是在追寻一种精神,追寻一种真情。

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的光彩

新创一台全新的舞台艺术——花戏歌舞剧

    左权古称辽州,民国时期易名辽县。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驻扎该县麻田镇,19425月,左权将军率部与日寇鏖战在麻田附近的十字岭以身殉国,为纪念他,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辽县改为左权县,产生流传于此的民歌、小花戏也就称之为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左权民歌、小花戏产生于宋、元时期,传开于明清,普及于抗战,兴盛于新中国,大发展于改革开放。左权小花戏旧时称 “社火”,由大腔、小调、开花调、杂曲等组成。代表性传统民歌有:《绣荷包》《闹五更》《走西口》《小老鼠上灯台》等;代表性传统小花戏有:《铲菜》《打樱桃》等。

    抗战时期,左权民歌、小花戏,成为宣传抗战,鼓舞军民士气,打击日寇的有力武器,《左权将军》《送郎参军》等民歌广为传唱。大林村18岁的王连籽冲破封建礼教成为演小花戏的第一位女演员。新中国成立后,王连籽带着传统小花戏《卖扁食》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南街村16岁的刘改鱼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亮相,小花戏从此走出太行山。现有130首左权民歌收入《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传统小花戏《打樱桃》《卖扁食》久演不衰。《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堪称中国民歌经典,被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保留曲目。2004年左权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左权开花调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开发民歌和小花戏这两座民间艺术的“富矿”?如何传承发展,使独特的民间艺术插上灵动的翅膀,焕发出时代风采,使之变为今天左权的发展优势,产业优势。10多年来,左权县不断探索,寻找突破。2001年左权民歌小花戏专场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好评如潮。2002年左权石匣乡红都村羊倌石占明一曲左权民歌 《高高山上一篓油》,摘取首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歌王桂冠。2003年左权盲艺人进京演出原生态左权传统民歌小花戏曲牌,山西民歌唱热京城。

    《太行奶娘》立于舞台,该剧一改以往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的艺术样式,一气呵成,打造成为一台全新的、完整的大型花戏歌舞剧,这是地方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代结合的重大艺术创新与突破。该剧导演杨梅介绍,《太行奶娘》在剧本、唱词上传承了左权传统艺术形式“小花戏”及“开花调”等原汁原味的演唱特色;在舞台呈现上保留了“彩扇道具”及“三点步”“蝴蝶扇”等基本舞蹈动作;在音乐创作上采用大型的交响乐队与山西地方特色乐器晋胡、横笛、锣鼓镲、四块瓦的融合交互方式呈现。所有这些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艺术,《太行奶娘》都迈出关键一步,发生质的飞跃。在山西大剧院首演现场,观众也感受到,传统艺术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道具等综合运用,使得整场演出气势恢宏,效果震撼、高潮迭起。演员100多人,全部由土生土长的左权农民担纲,表演自然朴素、情感真挚感人、地域色彩浓郁。  

 

本文作者:李晓芳;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30410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11-05 )

太 原 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