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交晋剧百年史话 |
||
|
序幕 晋剧起源于山西中部地区,原名中路梆子,与晋南的蒲州梆子(现称蒲剧)、晋东南的上党梆子和晋北的北路梆子(也称同州梆子或雁剧)合称山西四大梆子。因中路梆子年轻兴旺,生命力较强,辐射性较大(跨越内蒙、陕西、河北等相邻省份)、覆盖面积较宽、艺术成就较高、声誉影响较远,逐步发展为山西的代表剧种,故后称山西梆子,解放后又简称晋剧。关于晋剧的起源与发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最近山西“非遗”名录认定,晋剧始于清代咸丰年间。而晋剧传入古交经考证是清末宣统年间,至今已是百年之余。在古交地区三大剧种(秧歌、道情、晋剧)中晚于秧歌,早于道情,但其艺术成就、着床面积、传承流布,人才班社都远远大于其他两个剧种,从以往至如今一直位于当地文艺之首。无论在国民革命时期、抗战年代,还是解放前后,建设时期以至改革开放以来,都为繁荣民族文化,弘扬民间艺术,教育人民群众,促进工农业生产,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商贸物流以及丰富百姓娱乐生活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现就本人所知所考,将古交晋剧百年之史略做简介,与众戏友交流研讨,抛砖引玉。 三盛班 据考查,清末宣统年间,榆次晋剧艺人李栋功(俗名臭小儿)带徒弟二人来古交落脚始传晋剧,并成立了最早的“三盛班”。该班初期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满床笏》《富贵图》《金沙滩》《梅降雪》《蝴蝶杯》《忠报国》《三上轿》《走雪山》《芦花》《挂画》等古装常见戏。民国初年,又有一些外部名伶闻讯而来,搭班入伙。如清源东罗村“小梨园”的杜福盛(艺名十二红),清源杜村“喜盛园”的王步云(艺名盖天红)等都是打娃娃出身,经名师培养,受严传严训而起步的名人高手,唱念做打、功深底硬,登台出场,各有自己的绝招绝技,绝活绝戏。自此该班除舞台艺术、演出质量提高之外,又增加了《黄鹤楼》《宁武关》《大报仇》《取成都》《下河东》《辕门斩子》等不少各色优秀剧目。特别是靠架戏、纱帽戏、道袍戏更是形神具备、精彩绝湛。尽管昔日简陋陈设、油灯炭火、露天土台、原声原噪,但所到之处却轰动全场,一片叫好,深受乡民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该班社为古交晋剧这一优秀文化艺术的形成开启了先河,誉满境内,名遍周缘。“三盛班”历时十几个春秋之后,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因故而解体散伙。 自成园聚乐园
历时多年的“三盛班”解散后,将戏箱等设施转卖于马占德。马占德随后又招兵买马,选才择将,重振旗鼓,再建班社。苏州置行头,祁太买乐器,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起名“自成园”。当时园里的名角有郭虎儿(太谷人,艺名门关黑),嗓音洪亮、扮相魁梧,拿手戏有《庆顶珠》《忠报国》《斩单通》《西皇庄》《乾坤带》等。学堂旦和二清旦均为毛毛旦的过门徒弟,嗓音清脆,唱腔委婉圆润,身段活泼,风流潇洒,做戏俏丽细腻,扮相逼真,拿手剧目有《蝴蝶杯》《梅降雪》《七星庙》《打金枝》《玉堂春》《双锁山》《凤仪亭》《破洪州》《杀院》等。须生主角侯满和(艺名西关红)喷口好,吐字清,既善把握剧情,又善刻画人物,拿手戏有《空城计》《回荆州》《斩黄袍》《下河东》《大报仇》《九件衣》《胡迪骂闫》《捉放曹》《化金钗》《芦花》等。刀马旦王福义(清源水屯营人,艺名福义丑,人称草上飞),科班出身,武功娴熟,身段轻巧,手足自如,唱腔洪亮,捷如猿猴,其看家戏有《三岔口》《火焰山》《吃瓜》《三盗九龙杯》等。登台出场,博得喝彩,直至娄烦、静乐、兴岚二县都誉满名重。 冶元剧团 冶元是狮子河一带一个较大的文明之村、文化之庄。在旧日里早就有鼓房、瓮窑、秧歌、社火、道情班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随着晋剧在古交境内的不断兴起之势,该村在旧日秧歌、道情、吹鼓乐的基础上开始改唱晋剧。先是从太原请来闫成禄(生角)、梁小玉(旦角)为师,成立了“冶元剧团”。最早出台的剧目有《反徐州》《火焰狗》《汴梁图》《佘塘关》《斩子》《明公断》《回龙阁》《茶瓶计》《斩黄袍》《打金枝》《忠报国》等。先后培养的主角演员有闫卢成(须生)、王二换(须生)、刘玉林(青衣)、阴改梅(女青衣)、闫四女(青衣)、张毛全(小生)、刘全则(小生)、阴称心(小生)、刘桂香(小旦)、阴镜儿(小旦)、刘三巴(大净)、邢地儿(大净)、王相公(二花脸)、薛二巴(二花脸)、张三小(丑角)、阴拉栓(丑角)、张爱玲(小旦)。该剧团起初只是逢年过节正月、七月间,在本村或附近登台出场,后剧目渐增、坤角渐多、艺术渐高、名气渐大,便驶出古交,走向外界。多年来都是正月初五出台,三月半间回来耕种,五月端午再走,九月重阳回来收割,阳曲、静乐、岚县、宁武、岢岚、兴县到处走遍。抗日战争期间,为适应革命斗争,配合形势运动,他们还移植改编上演了《血泪仇》《王德锁减租》《张良催牛》《落网》《刘巧儿告状》《夜闯顽达山》《刘生海转变》《兄妹开荒》等剧目。还有就地取材,自编自演的《送郎参军》《逃荒》《查路条》《反对买卖婚姻》《十六条枪》《斗地主》等。由该团乐理晋胡老师阴德轩编导的《崔生庄》《林海雪原》《鸡毛信》《送公粮》《上冬学》等剧目,在阳曲县汇报演出,受到县委大力表彰,县长赵希敏给予高度评价。该团久盛不衰,坚持三十多年,是古交农村戏剧的上品。先后司鼓有李狗小(太谷人,文革时期逝于冶元)、刘全地(唢呐名家,1981年寿终古稀稍出)、刘双喜(后进入晋阳剧团,陈晋元弟子之一),晋胡有刘德胜、阴德轩(1913年—1997年)、王永俊(后进入古交晋剧团),剧团领导有王亮河、闫顺大。因受文革运动冲击,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被迫中断。三中全会以后,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又重新组建出台,但未坚持几年便彻底停止了。 聚乐园是解家滩的一个村办剧团,也是古交地区最早出现的业余戏班之一。该村是大南坪乡一个较大的村庄,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旧日里每逢农闲时节常常聚众赌博,滋生事端,歪风邪气严重影响了村规民约、村风民俗。民国初年,村中部分年长者及文艺爱好者商谈计议,决定成立戏班闹红火,以正祛邪,扭转村风,改变村容村貌。于是先从太原请来师傅组建班子,教唱排练,历时不久就出台了《三娘教子》《辕门斩子》《牧羊圈》《游龟山》等一些通常剧目。1929年,又请来阳曲县东黄水村的桑泉师傅,三年之间又出台了《打金枝》《忠报国》《三上桥》《乾坤带》《采桑》《打雁》等不少优秀剧目。1932年又请来祁县的锁儿师傅,教出了《告御状》《梅降雪》《血手印》《包公案》等。每年农历正月、七月、十月为演出旺季,除在古交境内演出外,还常常到阳曲、静乐等相邻县区演出。虽然戏价不高,只能赚些胭脂油粉钱,但对和谐村庄,促进文明,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古交地区民间文化的繁荣,特别是晋剧艺术的推广普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不可低估的成绩。须生张海宽的《杀院》,所到之处一片叫好,须生张国河的《空城计》赫赫有名,青衣张心宽的《三上桥》催人泪下,青衣张宝则的《打雁》《秦香莲》人人赞叹。解放以后,该园还请古交的邢壬寅为师,在巩固求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进取,一直坚持到文革运动,历时五十多年的“聚乐园”才被迫中断。该园是古交乡村历时最长、坚持最久的戏班子。三中全会后,他们雄心不服,壮心不已,重打锣鼓重唱戏,不久,因种种原因所致,便彻底停止了。 古交晋剧百年史话 (中) 古交剧团是在票儿班的基础上成立的。 继古交名重多年的自成园解体后,当地文化名人张起鹏(擅长晋胡)、马宝珍(古交市原剧团团长马永年之父,擅长三弦)在1930年前后就组织成立了票儿班.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侵占了古交,被迫停止一段。1941年张起鹏当任古交新民小学校长,又恢复了该票儿班。当时,除吸收了当地大批秧歌演员外,还聘请了晋剧著名演员郭虎儿(艺名:门关黑)教唱晋剧,为古交晋剧继承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并在秧歌设施的基础上,陆续添置行头幕景、文武场家具等,改名晋剧戏班。当时较为出名的演员有邢顺气(须生),主演剧目有《打金枝》《游龟山》《回都关》《黄鹤楼》《回荆州》等,邢之气(青衣)主演剧目有《教子》《算粮》《十万金》《忠报国》等,曹团则(花脸)主演剧目有《沙陀国》《明公断》《忠报国》《满床芴》等,邢壬寅(花脸兼二花脸)主演剧目有《忠报国》《庆顶珠》《明公断》等,邢二毛(小生)拿手剧目有《土袒庙》《佘塘关》《金沙滩》《芦花》等,郭全贵(小旦)拿手剧目有《七星庙》《梅降雪》《游花园》等,后增坤角仙桃红主演剧目有《空城计》《金水桥》《打金枝》等,李万山(俗名:李吉羊)亦是团内骨干。虽然不是专业团体,但出台上场一片喝彩,士气旺盛,班子一派蓬勃之势。1945年日本投降,内战即起,活动再次被迫中断。1947年古交全境彻底解放,活动又重新恢复,并正式定名为“古交剧团”。1951年经交城县集中训练后,并入“交城工农晋剧团”。 任家沟剧团也是古交晋剧发展史上早期的一个班社。该村地处偏僻、条件不便,是原相乡边缘的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山里人世代农耕,生性淳朴善良,又喜好文艺,文明传承久远。在民国初年,该村就自发组织筹建起了业余戏班。最初请的是太原的马五师傅,教出来的出台戏是《明公断》《金水桥》,还有些常见的折子戏,培养出的主要演员有雷货只(须生)、冯桂梅(女青衣)、冯果子(女小旦)等。后从解家滩请的张国河师傅教出的戏是《下河东》《血手印》《反徐州》等。该剧团持续时间较长,为古交晋剧艺术的发展普及和传承推广贡献不小。村小而剧团不小,人少而演员不少,在周边四处演出都享有盛誉。该剧团最后亦是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扫除牛鬼蛇神、严禁古装戏上演、不准再为历代帝王将相歌功颂德之际,被迫中断,人员失散。 1943年,经过减租减息、回赎土地、军民大生产等革命运动,抗日根据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群众对文化活动也有了迫切的要求。这年冬天,原平川的小娄峰民兵在办冬学的基础上,自发组织起晋剧戏班。在他们的影响下,邻村睦联坡也成立了戏班。他们都是边办冬学边办剧团,边学习文化边排戏。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得到了交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表扬。起初有一部分女演员,因家里人受封建观念的束缚而被阻拦,经小娄峰剧团领导闫邦太、睦联坡剧团领导张锁儿以及县长郑明多次做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后,都积极热情加入剧团。在排演传统旧戏的基础上,他们还结合时事政治,就地取材,自编自演了许多小型歌剧,将大戏与小戏相结合,晋剧与歌剧相结合,形成独特风格。小娄峰剧团的《冬季生产》《反扫荡》《劳军》等,睦联坡剧团的《捉汉奸》《减租》《顽固悔心》等,既反映了现实,又表达了群众情感,紧密配合了八分区军民的抗日运动,影响广泛,意义鲜明。小娄峰剧团的闫占昌、闫毛蕊(女)、闫西沙(女),睦联坡剧团的张九心(女)、张拉开(女)等在当时红遍分区、德艺双馨。1944年,为了集中力量、提高质量,两团整合,正式定名“小睦剧团”。 该团先后在原平川、屯兰川、大川、西冶一带巡回演出,颇受群众欢迎。如《靳五儿卖柴》《改造二流子》《草庄头群众反奸大斗争》《反对迷信》等剧目,都是以真人真事编演的,对激发群众感情、鼓舞群众斗志、打击敌人威风都起到了积极的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1946年2月,在晋绥八分区戏剧大汇演中,该团获得“剧运急先锋”荣誉称号,并夺得一面锦旗。解放后,该团渐渐衰退,直至停止。1977年,华国锋担任国家主席后,这里作为华政委当年工作战斗的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气势十分高涨,他们又重新组建了“小睦剧团”,重演当年剧目,再现当年情景,还参加了太原全市的文艺评比大汇演。但没过几年又中断,以后再未恢复。其他业余戏班 除了以上谈到的戏班之外,在清末民国初年组建过晋剧戏班的人员还有古交镇的邢金元,梭峪村的董国贤、嘉乐泉村的阴赟等,但都因人才缺乏,条件简陋,为期不长而散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屯村、营立、麻会、关头、炉峪口、南头等乡村都组织过晋剧戏班,但均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国解放后,人民过上了和平安乐的新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文化事业呈现了繁荣昌盛的新景象,晋剧艺术在古交地区不断兴起,甚至发展至鼎盛局面。“一河三川南北两梁”戏班林立,人才遍地,西曲、火山、阴家沟、会立、城家曲、佛堂坪、姚家社、张家山、高升等地都前后成立了新戏班,群花怒放,争奇斗艳,展现了许多新剧目,涌现了多少新的名人名角。此外全境其他秧歌、道情班也都夹杂着晋剧出段,甚至民间吹鼓班也以晋剧作为演奏的主要内容之一。 白岸村的靳增福(1890年—1968年)俗名靳有儿,在古交境内可称晋胡大师,声名在外,技艺高强,先后在任家沟、张家山、姚家社、高升、古交等班社都当过台柱,其它地方还常请常唤。1951年,随古交剧团与交城整合而进入交城工农晋剧团。上世纪60年代,他因年岁渐大,患眼疾,返乡后逐渐离开舞台。梭峪村的闫锦福(1908年—1991年)俗名闫根则,亦是一名晋胡艺人,南至前山平川,北至岢岚,四处搭班,皆称师傅。一个清末民国初年人,通文识字,精熟两谱(工尺谱、简谱),难能可贵。闫全顺(1931年—1978年)既是坐龙口鼓师,又是吹拉高手。阴家沟村的阴发义(俗名:羊儿花脸),经师高、学艺早,青年时期曾入班至太原市剧院,三年困难时期返乡。他戏满肚腔、腹中广泛,远近闻名,人人夸赞,如今八十高龄,由当年的台上名人步入台下戏迷,是当地少有的名老艺人。当年西曲剧团的张满贵、闫树叶夫妻同登台,生旦显风采,名重多年,誉满周边。佛堂坪剧团的李粉环(须生)、李转则(青衣),特别是李米昌的丑角,演遍四周,口才肚才绝活取人,也是当今健在可喜的名老艺人之一。当年古交姬狗儿(榆次人,“文革”期间卒于古交)鼓师,西曲的张丙申鼓师,城家曲的闫恒广(1920年—1984年,小名闫五则)鼓师等,虽然离世多年,但至今人人传颂。西曲、佛堂坪、姚家社等几个村的戏班,当时都享有一定的盛誉,本地知名,外地传扬,最后都在文革运动中停止倒台。至此,古交晋剧走过六十年成长发展的艺术历程而歇脚止步。 古交市晋剧团 古交市晋剧团是古交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成就最高、名副其实的唯一专业正规剧团。其前身是1971年文革中期成立的“古交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时的队员是向全区范围公开招考,择优录取,转资转户的正式人员。他们主要演出的内容有歌剧、曲艺、京剧样板戏、现代改革戏等。1975年,古交市晋剧团更名为“古交文工团”,1976年改组为“古交晋剧团”,并开始排演晋剧传统戏,人员由原来的五六十人增至上百人,由邢登华任团长,马永年任副团长兼导演,成志中任导演,田野任编剧及导演,胡亦仁任编剧,张根地为剧务。先后排演的主要剧目有《十五贯》《三滴血》《杨门女将》《屠夫状元》《五女兴唐传》《金镯玉环记》《王熙凤》《潘金莲》《秦香莲后传》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团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外部优秀人才四面簇拥而来,精彩出台剧目不断丰富,设施不断改善,质量显著提高,规模日益扩大,声名与日俱增。在1982年山西省中青年演员汇演中,在《宇宙锋》中饰赵高的张福海、在《断桥》中饰白素贞的王雪凤、在《喜荣归》中饰赵廷玉的马才林均获优秀奖。同年在太原市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出演《血手印》《火焰驹》的王海凤、王雪凤、齐秀玲、张继莲、马才林均获优秀演员奖,《清风亭》还由山西电视台录制播放。 1988年古交撤区建市,该团随之改称“古交市晋剧团”,四大门类、四梁八柱、实力雄厚。1992年首届晋剧卡拉 OK 大奖赛中,本土名秀张香兰荣获三等奖。闫天娥的生角至今誉满古交。后来,名秀兰爱芳(青衣演员、古交政协第四届委员),在1995年太原“丁果仙金奖”大赛场上获一等奖,曾在山西卫视的“大戏台”栏目中获得擂主,在2010年古交晋剧大赛亦获一等奖。多年来,该团除在当地广泛演出外,还常常去省城各大剧院、周边县区、榆次、晋中、忻州、雁北,甚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临河、五原,河北省的石家庄、井陉等地,所到之处,颇受欢迎。该团团长先后有邢登华、马永年、康德山、郭丽生等,鼓师有曹才林(陈晋元弟子)、邢建平(陈晋元弟子)、贾建军等,晋胡有王永俊、邢宝才、梁彩虹(女,艺校科班毕业)等。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该团与古交市歌舞团合并。2000年以后,该团逐渐停滞直至解体。如今,古交市晋剧团设施流失、人员四散,但其多年来作为古交晋剧艺术的文化园地、人才摇篮,将古交晋剧艺术推向顶端,为古交晋剧发展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功不可没,永载史册。 古交青年晋剧团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划时代重要会议,标志着十年“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国策的施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除冶元、佛堂坪、姚家社、解家滩等往日农村业余戏班逐渐恢复外,古交镇政府于1980年又组织招收成立了“古交青年晋剧团”,也称“古交晋剧二团”。该团拥有80余人,由成吉年任团长,人员一律转户,实行工资制,是古交史上第二个专业剧团,充分展现了古交晋剧文化艺术二次复兴的新局面。 该团生旦净丑实力齐全,朝气蓬勃,年轻兴旺。主要演员有刘巧珍(须生)、康瑞薛(须生)、吴爱英(小生)、李爱梅(小生)、郭文萍(青衣)、武秀琴(旦角)、张爱玲(旦角)、李安平(花脸)、张桂兰(丑角)等。文武场也是人才济济,鼓师有杨喜明、张玉成,晋胡师有张永义、韩建全,导演有王和华(交城人,十三旦胞弟)、田富川(晋中)、雷丰年(晋中)、降金元(晋中)等。演出剧目极为丰富,主要有《打金枝》、《忠报国》、《金水桥》、《下河东》、《斩子交印》、《明公断》、《游色山》、《蝴蝶杯》、《八件衣》、《九件衣》、《郑小娇》、《莲花庵》、《卖狗肉》、《梅降雪》、《二度梅》(连三本)、《樊梨花》(连三本)、《呼杨合兵》(连四本)、《五女拜寿》、《哑女告状》、《茶瓶记》、《香囊计》、《麒麟山》、《喜脉案》、《墙头记》、《喜荣归》等。该团历时十多年中,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遵规重正,艺德并行。他们唱遍古交东南西北、山川村寨,还先后出演至交城、文水、阳曲、静乐、五台、定襄、大同、雁北、内蒙、河北等省内外地区,所到之处,誉满荣高。 1990年,该团走过11年的兴盛之路,经历11载春华秋实的梨园之史之后停滞。时隔不久,该团逐渐解体,甚为惋惜。团里人员除部分流入古交市晋剧团或其他剧团者,其余大部分都转业改行。该团为古交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才至今仍然活跃在周边地区各个文艺舞台上。该团对古交晋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晋剧文化的推进繁荣所做的贡献有口皆碑,永留史话,在古交晋剧艺术事业的功劳簿上依然留下光辉的一页。 水泉寨公园票友班 古交市水泉寨公园票友班始建于1997年,由邢永发(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张顺清(今古交戏协主席)自筹资金,自发组织而建成。最初是几人聚合,拉拉打打,唱唱选段,消闲娱乐。十几年来,老邢热心热肠,不惜付出,前后投资几万元,买乐器、置戏装、购设施,其精神感动全市人民。于是,古交市委、市政府在公园内修建了一座漂亮的高档戏台,专为扶植他们的文艺活动。老邢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模范,受到表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老邢成为了古交文化界先进名人。2007年,在该团组建十周年庆贺之际,全省十几个地区的名流票友在此汇演,华北五省、市晋剧票友也在此聚会演出,当时的场面隆重,水泉寨公园票友班声名远扬。 目前,该班社已成为古交境内第一文艺活动团体,聚全市城乡、村镇票友,纳当地男女老幼戏迷,集本土吹拉弹打艺人,汇内外各门行当名流。由起初的几个人发展至如今的几十人。15个春秋,每逢双休日,他们都演出两场大戏,风雨无阻,天气较好时每日观众不下千余人次,既为公园增添了生机活力,更为社会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氛围。古交市戏剧协会副主席朱永爱(曾获2010年古交晋剧大赛二等奖、太原市晋剧票友大赛擂主、2012年太原市晋剧大赛宏艺杯二等奖)长期以来,始终关爱着这一业余文艺团体,并经常亲临现场,或登台演出,或进行艺术指导。目前,这支队伍正沿着健康之路向前迈进,能出台的主要剧目有《打金枝》《金水桥》《见皇姑》《芦花》《算粮》《走山》《二堂献杯》《三对面》等。 古交市桃园文化艺术团 古交市桃园文化艺术团是由老干部、老共产党员阴昌盛组建的。新世纪以来,因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竞争,古交市青年晋剧团和古交市晋剧团以及古交市歌舞团相继解体,古交境内再无专业文艺团体,传承百年之久的晋剧艺术面临流失的危险。老阴急在心里,痛在心上,于是他东奔西忙,想方设法组建了这个业余戏班,一则为抢救古交晋剧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二则体现为倡导文明向上、和谐欢乐的群众文化生活。在他的努力下,2006年古交市桃园文化艺术团成立,该团前后由民营企业家李宝昌、程绪海捐资,特聘王雪凤(国家二级演员、原古交市晋剧团主力)为导演,邢宝才(晋胡)、邢建平(司鼓)为台柱。该团属业余性质,以自娱自乐为主旨,参演人员因爱好而参与,演职人员概无报酬。小点的演出用品由演员们自自解决,平日活动时间为每周六、日,节假日加班加场。主要演员有李粉环(兼管剧务)、弓凤芝(兼任指导)、崔万寿(男扮青衣)、闫变珍、胡中万、解愉快、张翠英、武建军、王爱珍(兼乐队)以及原古交市晋剧团部分行家老手和来自矿区的一些外部新秀。前后出台的主要剧目有《忠报国》《打金枝》《涓水河》《空城计》《千镯平碑》《算粮》《交印》《斩黄袍》《见皇姑》《卖苗郎》等。六年多来,该团坚持不懈,除在小区固定场所演出之外,还先后为乡村古节,祭坛庙会助兴演出几十台次,所到之处,掌声满场。 古交晋剧百年史话尾声 古交这块热土人杰地灵,文明传承久远,文化底蕴根深,物华天宝,厚德流长。古交人民有着世代桑麻尾声。古交是人类最早期的生息地之一,是炎黄赤子忠文化的发祥地,当今更是驰名中外的煤海明珠。古交人民有着农耕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有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活情趣,有着追求善美、崇尚艺术的文化素养,更有着革命老区红色记忆的光荣传统。 在当前这个国泰民安的盛世年华,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文化艺术昌盛繁荣。古交历史名胜、文化古迹大都恢复,旅游景点不断开发,传统乡村庙会古节盛况空前,民间吹鼓业,青年新秀不断涌现,新型的地方风韵特色艺术品牌不断推出。“二人台”剧种已着床于关头、河口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层出不穷,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文化网站广泛普及,晋剧艺术更是人才辈出。 自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开办以来,我市二十余位晋剧名角名秀前后登台,大显身手,尤其以温改梅 (30 岁,长峪沟村人)女士的才艺展示尤为突出,几赛几擂,名列榜首,为古交争得了荣誉。在2009年古交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盛世欢歌”大舞台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举办了晋剧百人大型表演,展示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威武英姿,彰显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强劲雄风。龙袍凤冠、群英集会、金盔银甲、气势恢宏,创造了古交晋剧有史以来的古今奇观。太原电视台、古交电视台同时做了全程拍摄并专题播放,网络媒体争先作了报道,该表演在省城会演,唱响晋阳。 随着古交境内七大矿区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外部大型企业的不断引进和开发,四面八方的晋剧艺术人才也不断流入,为古交晋剧繁荣发展增添了新的人才资源和艺术魅力。沐浴着党恩浩荡的和煦阳光,借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温暖东风,古交晋剧的艺术之花一定会越开越旺越红火,丰硕的艺术成果也一定会更鲜、更美、更香甜。■ |
|
本文作者:王绪梅;本文来源: 太原日报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11-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