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法复制的“爱珍腔”——张爱珍声腔艺术研讨会综述 |
||
|
天高云淡,暖意融融。 日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全国“金唱片”获得者、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爱珍专场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行,为太原戏迷带来明亮婉转、深情动人的声腔艺术。 张爱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的传承人,20多年来,她继承了上党梆子的声腔艺术,并博采众长、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她演唱时顿挫与抖音的唱法,或含蓄,或奔放,韵味十足、扣人心弦,被有关专家誉为“爱珍腔”,深受现代观众的追捧。 现将张爱珍声腔艺术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包澄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戏曲音乐作品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浓郁的地域风格,没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就没有办法为地方百姓服务,就失去了你生存最基本的条件;第二,演员要用音乐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是演员和戏剧人物同时被观众接纳;第三,演员歌唱技巧的最充分的发挥。拿这三点来评判张爱珍的唱腔,我觉得绝对是“优”,这三点都是当之无愧的。 姜志涛(《中国戏剧》原主编、梅花奖评委):这是一台有品位、有水准、演唱演奏都很精彩的戏曲音乐会,像这样精心准备、精心策划,而且这么精心排练的演唱会我是第一回看到。我觉得张爱珍用这种形式对自己的艺术进行总结和展示非常好,用演员自己的形象说话、用生命说话,这种创意和最终的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充分展示了张爱珍演唱的特点。 李文平(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声乐教授):看了昨晚的演出非常兴奋,祝贺!同时建议:1.灯光再考究一点、再丰满一点;2.像博物馆一样原汁原味地传承、原汁原味地保存;3.吸收百家之长;4.绝对时尚的戏曲元素……爱珍的演唱会给我们一个启迪,爱珍是在随时调整自己,所以她能驾驭自己,驾驭得那么完美。 成葆德(山西省文化厅原厅长):“爱珍腔”的形成、“爱珍风格”的形成,能够给我们提供哪些思考呢?第一,推动了上党梆子声腔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爱珍腔”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戏曲和上党梆子的热爱,甚至影响到了省里;第三,上党梆子以前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高亢、就是吼,爱珍唱腔出现以后使人们认识到了上党梆子唱腔的丰富性,提高了上党梆子在省里的地位,也提高了山西戏曲在戏曲百花丛中的地位。 李金海(山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省剧协名誉主席):这台戏曲音乐会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很好的展示,说明了爱珍多年来对上党梆子的热爱、追求,她带给观众的是一个非常美的享受,她特别注意戏曲表演的韵味,她的唱腔韵味悠长,浓厚的韵味把观众带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在上党地区爱听“爱珍腔”,到运城爱听“俊英腔”,山西一南一北这两个戏曲演员都在声腔艺术上擅长琢磨、追求、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听了爱珍的演唱会,特别要感谢以冯来生和吴宝明为首的作曲家,包括已故的葛来保这些剧作家,他们促使了“爱珍腔”的形成。 吕仲起(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爱珍的嗓音很好,圆润、清脆,有很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在上党梆子传统的唱法当中借鉴了一些歌剧声乐的发声方法,在行腔上可以听到京剧、评剧、越剧的元素,当然这些有作曲家的功劳,这一切都使得她的演唱甜润,在甜润当中透着深沉,在柔美当中透着刚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昨晚的演唱会有这样几点建议,一.音响上再改进一些,现在的音质发干;二.乐队整体非常好,头把、二把的声音稍微再突出一点,这样晚会地方剧种的特色会更突出一些;三.合唱队的演唱带上一些上党梆子元素会更好一些。 李运启(山西省戏剧院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首先祝贺张爱珍演唱会的成功:很难得,剧场效果非常好,很有感触,我觉得这是爱珍三份结晶的展示。哪三份呢?天分、勤奋、缘分。最后提两点建议:晚会中穿插你的徒弟、你的传人的演唱和乐队的打击乐,能使现场气氛更活跃;乐队的服装应改进,颜色有问题;传承艺术,多培养一些“爱珍腔”的传人,让你的徒弟再多一点,让上党地区、全省乃至全国出现更多的“爱珍腔”。 曲润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戏曲学会副会长):看了演唱会非常高兴,晚会非常成功。现在强调非物质文化保护,表演艺术是活艺术、动态艺术,你能把张爱珍放到博物馆里展览吗?不能,必须是要继承、要创新、要传承、要发展,从声腔的角度上讲,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处理得不错,其中有的就是挖掘性的。张爱珍确实是一个成熟的演员,称得上是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主持人白燕升一直强调上党梆子要走出大山,先总结经验,以后要走出去,我想不仅仅是一个张爱珍,是上党梆子。上党梆子是山西戏曲的代表,也是山西的一张名片。 张国才(北路梆子音乐专家,原大同艺校校长):张爱珍的艺术应该是炉火纯青了,她的声音甜美,音色嘹亮,吐字清晰,声情并茂,以字带声,以声传情,字正腔圆,唱到高处高亢激越,如高山流水;吟到低处,低回婉转,如泣如诉,似小溪流淌心田,字字入耳,字字爱听。张爱珍真是上党梆子里一颗绚丽的明珠,是上党梆子的领军人物。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个戏曲演员能办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实属不易。 畅元发(运城市蒲剧院音乐专家):欣赏了张爱珍老师高质量的个人演唱会,使我看到了戏曲事业的希望,她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以丰富多彩的演唱风格,弘扬着戏曲艺术,这种对戏曲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尊敬,值得学习。爱珍老师的演唱是地方风采、民族风格、时代风韵的融合,尤其在《两地家书》和《杀妻》的唱腔中借鉴了歌曲的发声,丰富了上党梆子唱腔音乐的美感和表现力;同时,以情动人是张爱珍声腔艺术具有极大魅力的根本原因。 郭振朝(晋城市上党梆子研究会会长):现在在上党地区很多剧团的旦角演员,包括市团的旦角演员,已经开始自觉、主动地学习张爱珍的唱腔,形成了这么一股声势和气候,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流派的形成,如果没有后来者的追捧、学习、继承,这个流派也就形成不了。“爱珍腔”现在在上党地区唱响了,这个意义是很深远的,张爱珍成名的路子和经验是专业演员提高自己一个很好的借鉴。 裴余庆(晋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我说两句话。第一句:感谢各位专家对爱珍的扶持和栽培,也是对我们上党梆子的栽培和扶持,更是对我们晋城市文化工作的扶持;第二句:我们要贯彻落实各位专家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我们上党梆子当前的发展有推动性的作用。尽可能创造条件培养上党梆子演员,张爱珍声腔是上党梆子声腔艺术的新阶段和里程碑,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新阶段发展下去。 ■ |
|
本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冷尚菏整理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28 ) |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