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唐朝放羊小调流传下的沁源秧歌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有地方戏曲剧种360多个,到了今天,全国除6080个剧种生存状态尚好以外,其他多数剧种已实际消亡或濒临消亡。而被誉为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最丰富的山西现在也仅剩28个戏种。当代戏剧呈现日渐式微的趋势,尤其是地方戏曲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边缘!“死了一个人,亡一门艺术”成为地方戏曲最心痛的事。 

    为此,本报记者走近山西珍稀剧种,寻找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经典小剧。在田间地头,在乡村小路,也在民间的婚嫁、祭祀中,寻找那久远的原始音符。我们还将走近一群年事已高却用自己剩余的生命,凭着满腔的热血和热爱,继续坚守在地方戏曲的舞台上,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而辛勤工作的传承者。 

    昨日,沁源文化馆76岁的退休干部张怀奇冒着烈日骑车寻访秧歌老艺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进入剧团、文化馆、文联等单位,一直从事沁源歌曲的研究与编撰工作。为写一部有关民间文艺方面的书,他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走访每一位健在的老艺人,写下一部部很珍贵的文献。“我一直在文化系统呆了这么多年,对文化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沁源秧歌,它是我们山区小调,是一些放羊人唱的劳动歌曲,表达着当地人民的心声,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把它写好流传下来是我的责任。”虽然外出走访一次足以让这位70多岁的老人休息两三天,但他还是乐此不疲。 

唐朝时山区里的放羊小调

    盛唐时期,一位年轻的牧民在沁源的大山里扬鞭放牧,这时风吹草动了,清翠的鸟儿鸣叫在深谷中回响,被自然美景吸引的牧民唱起了歌,虽然不是完整的歌曲,但小调的悠扬配以羊鞭的声响,抑扬顿挫煞是好听。

    为研究沁源民歌,76岁的张怀奇一遍遍地翻看沁源的历史。“那时,还没有秧歌这一词,流传叫小调。原是放羊的歌,后来通过不断地演变,再带有舞蹈而成为一种年年过年才表演的秧歌。”

    “沁源秧歌,是当地民歌小调演唱的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是融词、舞、曲一体的民间艺术,属曲牌体。一种是由一个扮丑妆老头的鼓手,打着鼓边舞边唱;一个或两个扮成‘拉花’的彩旦,两耳戴大红辣椒,手扇苕帚,附和鼓手逗趣扭唱;四个以上成双数的彩女,手敲旋子 (小锣样)随着鼓点或歌或舞。这是花鼓秧歌。另外一种散板秧歌是队领头的称‘挑高’,亦叫‘伞头’。一手撑彩伞,指挥行进方向和队形变换,一手摇‘环铃’,亦称‘虎衬子’或‘铁环’,示意曲目起止和安排演员上下场。秧歌队随着鼓点以‘走8字’、‘套剪子姑’、‘蛇退皮’等简单的舞蹈形式走场,队形变成一个圆圈后,可集体演唱,故民间也叫‘圪圈圈秧歌’。现在的沁源秧歌是由它们两个演变而成的。”张怀奇说。 

360个曲调仅存200

    地处太岳山巅的沁源,历来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很少有文化生活,唯一的只能是自我娱乐,而民歌小调正是一种最好的娱乐形式。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感到快乐,而且能“寓教于乐”,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沁源人爱唱秧歌,民歌小调很多,全县流传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扁担肩上磨,担得都是歌’。秧歌就像是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虽然已过七旬,但酷爱秧歌的张怀奇唱起来也调正腔圆。

    “沁源秧歌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爱情、喜庆、时政等,也有反映历史故事、风物传说和其他内容的。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或悲或喜,或叙或感,都非常细腻,真切而感人。被统称秧歌的民歌与小调,其唱词以方言为主,淳朴通俗,合辙押韵,易记易传。五、七、十字句和长短句兼有。虚词衬字多以‘哟嗬’、‘哟嚎’、‘嗬嗬’、‘嚎嚎’、‘呀哈’、‘呀么’、‘哟’、‘哎咳哎咳哟’等最多。调式以‘宫、商、角、徵、羽’五声皆有,‘宫’、‘徵’调式最多,‘商’、‘羽’调式次之,‘角’调式较少。

    曲牌以当地语音为曲韵,大多与词意相吻合,是古诗歌早期的‘以乐从词’模式,即先有词(诗)而后谱曲。还有一些如《混江龙》之类的歌,却是‘以词从乐’,即有了曲而后填词。说明长短句的词,主要是‘倚音填词’而作。”然而,原本有很多曲调的沁源秧歌渐渐都被历史遗忘了,每找到一个曲调,张怀奇就有一种兴奋。

    张怀奇老人告诉记者,传说沁源秧歌有360个曲调,现在他只搜集到200余种。其唱腔旋律起伏较大,七度、八度大跳极为常见,如《大挑腔》等曲,竟超过了十度,音调与各种节奏相结合,形成了粗犷豪放,强悍明快的风格,体现了山区人民的特质。 

三代人同场演唱传秧歌

    “每年春节期间,各部村庄不仅在本村走街串院,还要与外村秧歌班互相交流演出,一直闹到二月二。清代后期乌木村和北园村的秧歌班最为著名。乌木的卫来金(包头)、胡世贵(挑高)、史来喜(歌手);北园的胡二小(鼓手)、胡三小(包头)、胡四小(包头),人称胡氏三兄弟,全县享有盛名。

    秧歌班子的成员,一般是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不等。其形式短小活泼,表演自然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曲调比较简单,但真切感人,柔和细腻,委婉动听,善于表现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在表演形式上,可在田间地头、庭院广场演唱,还可以一曲贯穿或曲与曲联缀演出小、中、大型舞台剧。”每年的秧歌活动,张怀奇都要参与,这是他最快乐的事。

    沁源人爱唱已不仅仅是传统,很多家族成了真正的传承者。在众多的民歌手中,如胡世贵、史来喜、胡氏三兄弟、李来金、胡玉亭、张小毛、史玉仓、郝玉明等家庭,都是全家人在传唱秧歌。像胡世贵家庭已传到了第四代,李来金家庭已传到了第三代。

    “三代人同场演唱屡见不鲜,因唱秧歌而联姻的家族也不在少数。”这也成为一种地方秧歌的特色。 

失去原汁的秧歌被时代同化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沁源秧歌兼有文学(词句)、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主要以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为主,通过口头流传,形体比较短小,字句比较整齐,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它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着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烙印,保留了各个历史时代积存下来的东西,形成了一个大的沉积层,里面遗留有许多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一些老艺人随着年事的增高,人死歌亡现象不断出现,不少歌有的是有曲无词,有的是有词无曲,有的是词曲歌名都没有了。加强挖掘、搜集、整理工作是最关键的。如今人们唱的沁源秧歌大多是将方言改为普通话,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地方性。”面对改良后的沁源秧歌张怀奇有说不出的无奈。

 

本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王丽娟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28 )

太 原 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