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沁源歌舞

 

 

 

 

 

  由花鼓与秧歌组成的沁源歌舞,远在清初已崭露头角,并渐渐成为当地男女老少追逐的时尚,全县村村寨寨都有它的踪影,尤其在城关、郭道、北园、麻巷一带更是代代相传,技艺娴熟。

    每年秋收冬种过后,花鼓、秧歌在老艺人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的演练,同时备行头、制花鼓忙忙活活好不热闹。进入腊月,村与村之间便赠帖相邀进行表演,花鼓班秧歌队所到之处,均会受到香茶热饭宾客般的盛情款待。

    花鼓班、秧歌队以自然村为单位,约由三四十人组成,联村构成的大班则达七八十人之多。班主有个响亮的称呼——— “挑高”,是由村里最有艺术才华及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秧歌队沿街表演途中,常常会遇到挑战者,不满足其所提要求休想被放行,此时正是表现“挑高”者艺术水平的关键时刻,能者将视现场气氛及对方所提条件,机智灵活、潇洒自如地现编现唱,激情所至,灵机一动,往往能创作出闪闪发光的作品来,如此这般,直到挑战者满意为止。

    每支秧歌队均设有“红伞”及“铁环”各一个,“红伞”的外观与戏曲中皇帝出巡时所撑“黄伞”相似,不过是由红布缝制而成。“铁环”与“红伞”均由“挑高”执掌,以伞引导秧歌队的行动方向,伞至人到,伞息人止。用“铁环”铃声的起落,指示节目的起始与终结,从而把“指挥”纳入艺术表演之中,形式独特,作用鲜明,饶有趣味。

    花鼓、秧歌其艺术形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或先鼓后歌交叉轮替,或花鼓秧歌同时并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为作用,相互补充,巧妙结合,使其更加赏心悦目。其题材极富包容性,视角宽泛,挖掘深刻,耐人品味,大至世界大事群雄纷争,小到个人是非人际口角,论情绪,或深沉凝重,矛盾交织,或轻松幽默,叫人捧腹,或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或悲伤动情,催人泪下。其曲调,多姿多彩,淳朴古雅,个性鲜明,风格浓郁,旋律优美。由鼓手演唱的称之为 “花鼓秧歌”,如 《挑腔》、《嘣子调》、《草船借箭》、《九连环》等。非鼓手演唱的叫做“散板秧歌”,如《四保上工》、《挑菜》、《送行》、《对花》、《混江龙》、《卖芫荽》等有100余首。

 

本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刘德增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2-28 )

太 原 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