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观念、制度、政策、法律与山西的基础设施

宋瑞卿


一、 观念创新——让思想冲破牢笼

  思想观念问题,是一个看不见却摸得着的问题。在南方考察时,常惊叹于那里的人办法多,思想活,大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模样。

    反观我省,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手段单一,做法陈旧。每当说到这里,人们总是从山西的地缘环境和历史文化中去寻找原因,而忽视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进程。搞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首先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不进行思想解放,那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有人说:思想上没有闪光点,经济上就没有增长点;思想无特色,经济无起色;思想不创新,经济不振兴。那不是没有道理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祖国啊,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果把诗中的那个“我”换成山西,那比喻是何等的贴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始终都好像是在历史的矿洞里涡行、摸索,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头顶的光亮,却造就了一幅傻大黑粗——愚昧而又荒凉的形象!我们几时曾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干出过一番模样?

  思想解放,不是图热闹、走过场。我们有些领导人,喜欢搞动员,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习惯于用搞政治、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经济。殊不知,这正是思想落后的表现,文化大革命的做法,老套。思想解放,首先是要实实再再地学习。搞市场经济,又正值知识经济时代,不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知识贫乏,不懂创新,老是计划体制那一套,如陈咬金的三板斧,经济如何能有起色?思想解放,其次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办,脚踏实地,认真细致,不急功近利,不叶公好龙,真正把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政府要放手,不要过份夸大自己的作用,以为离了自己什么事都不行,什么事情都要领导亲自挂帅。正经在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竞争规则方面却找不见影子,或是去使绊子。市场是有缺陷,但目前的中国、目前的山西,关键的问题不是市场发展过头了需要政府干预,而是市场发育太差了,政府干预过多!这几年,山西没有真正建立起市场机制,倒是建立了领导亲自挂帅机制,没有建全法制,倒是进一步强化了人治。离“经济市场化、财产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的改革目标越走越远,不能不说是山西的悲哀。第三,思想解放还表现为实事求事,从山西的实际出发,实实再再地解决山西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迎合潮流,不追赶时髦。比如,中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山西难道也非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山西的实际情况是什么?这几年,山西正是跟着全国经济共起落,准确点说是不共起,只共落。在全国经济高涨的时候,山西虽也涨但却跟不上,在全国经济低迷时,山西不仅跌,还跌得快。反观山东,就不一样,脚踏实地,认准发展这个硬道理。结果,经济上去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这能不引起我们思考吗?

  实践证明,政府干不了事还抓住不放是山西落后的原因,而这又囿于思想观念的落后。今后,在“十五”和下一世纪初,政府必须建立稳定退出的机制,真正把市场机制有效地建立起来,把市场的作用发挥出来。要在所有制和企业改革方面有质的突破,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归位”和市场主体的“到位”,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二、制度建设一一让行动依照规程

  制度是行为规范.不要制度,不遵守既定的行为规则,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是不行的。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制度?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政府投资、是哪个部门想投资就能投资吗?想建设什么项目就建什么项目吗?投资决策的程序是什么?一旦投资失误,谁承担责任?有没有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难道又交学费吗?有没有重大项目群众征询制度?是群众需要,还是领导好恶?基本的建设程序,如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有没有得到认真的遵循?有没有执行检查的制度?公路上撞了车十几个小时阻碍通行而得不到解决;出租车在路上说停就停,全然不管别人还是否通行;警察在路上说拦车就拦车,想在哪儿拦就在哪儿拦……这些司空见惯、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有没有解决规程?如果要说基础设施,恐怕这日常的制度是最“基础”的“设施”了。如果没有这个“设施”,那个设施再摆上多少也不会有用场。比如,街上安装了很多的磁卡电话,但不久就不能打了;小区绿化得很好,但花圃里的花让人移到家里的花盆里去了;河床整治的很漂亮,但不久就被垃圾堆满了……究竟哪些是真正的基础设施?没有制度基础设施,你的那些基础设施还有啥法可施?你跑车的公路,成了它晒粮的地方;你休闲的广场,成了它非法集会的会场;你修路的材料,让他盖了自己的私房;你的投资,被它挪用了地方或干脆中饱私囊!有人说这是素质问题,但其实是制度问题。没有规程,每个人都按自己想当然的想法动去办事,即使有规程,不去遵守或执行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哪里还会有制度?有素质的提高?素质的提高,故然去有知识的增加、觉悟的提高而提高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受到损失、付出代价而提高的因素。也许有人会说,制度执行的过了头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据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但现在的情况是离我们的要求还远远的不够一一不是制度执行的过头了而是不执行的过头了。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建立起有人对事情负责的按规矩办事的制度,那效率必奖大打折扣,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这样。


三、政策制定一一让政府更有效

  政策,是政府手中最有力的法码。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毛泽东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话一点儿不假。政策对它的接受者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鼓励,二是限制。

    拿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政府是要自己干还是通过制订政策让别人干?首先,政府当然可以自己干,假如政府认为应该自己干或者自己能干好的话。另外一些情况下,政府即使知道自己干不好也可以自己干。虽然从理论上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一出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的和受人民控制的政府,但实际上政府往往成为人民的主宰。如果政府要自己干,那它就要制定政策限制别人干。比如,通过政府权力限制民间搞电信,禁止私人建机场或开银行等。但是,这个社会太大了,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政府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干。一件干不好可以,件件干不好,人民就会反对。干的多了,政府也感到自己累。况且政府也只不过是这个社会众多组织中的一种组织,其它社会组织都有社会分工分给他们的特定任务,政府虽然是这个社会中最有权力的一个组织,但政府毕竟不是社会,不能全都越俎代疱。所以,还得靠大家去干。

  政府要想让大家干事情,就要使用一些鼓励性的政策,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好的政府就象一个温棚,即使冬天作物也能很好地生长;而聪明的政府则很少直接去干事,而是通过政策鼓励人们去干事。政府的作用通过鼓励性政策在人们干成事的过程中放大了。象出口退税。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鼓励性的政策动员大家去干。如免除一定时间的税务,贴息、定价的自主权以及更长的经营期限等。当大家都干完了的时候,政府的目的也实现了。还不必费心劳神地亲自去干,又担心官员的腐败问题。

  政府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一直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的,而是根据情况调整的。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正应在这一方面。建立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制订和调整政策的机制,正是政府工作的核心所在。


四、法制建设一一让发展更有保障

  法律是提供保障的。当然,法律也是行为规范,也是制度,只不过是更高层次的制度一一法律制度。当人们遵守它时,它给人们以保障;不遵守,则失去保障;践踏它,受到制裁。

  如果法律不能给遵守它的人提供保障,那它就失去了基础。中国缺基础设施,但更缺法律保障,山西也不例外。当承包的荒山在变得果实累累而被人夺走时;当架起的输电线路被人盗窃时,如果法律不能保障前者和惩罚后者,那基础设施建设是万万不行的。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法律也是“基础设施”,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法律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和政策的差别在于:政策不鼓励做的我不一定不做,政策鼓励做的,我不一定做。比如,政策鼓励种优质小麦和水稻,它给这些小麦和小稻一个特殊的收购价格,不鼓励种劣质小麦。但农民仍然可以种劣质小麦,他顶多是得不到优惠的收购价格。但法律不一样.它若禁止你砍伐森林,而你非要去砍,你就会被它砍掉。当政策和法律一致时,法律保障政策的实施。如果缺少法律保障,那政策必然大打折扣。

    比如,政策鼓励人们投资基础设施,而如果公司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体系不能保证投资人的权益,那政策就会失去效应;再比如,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如果相关法律不能保护知识产权,那政策目的也很难实现.当法律体系完备而法制又比较健全时,发展就会更有保障.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美好的。


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4-02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