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做这样一个梦。
不知是什么东西在追赶着我,我不停地走,翻过一个山头,到了沟坳,然后到山顶,然后又是沟坳……从小时候刚刚有自我意识开始,这个梦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每隔一段时间,它就出现一次。我曾经苦苦思索这个梦的含义,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讲给别人听,有人就说那是死神在追逐你,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一生都被死神追逐。我一度相信了这种解释,心安了下来。
在我长大成人,并且开始老去的时候,我常常在下班以后,躺在床上,静静地想。这个时候,往事一件一件,像撕碎的羽毛在岁月的天空中飘扬。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轻的东西向我袭来。这个梦扇动着罗纱似的翅膀在我的左右旋转,许多原本神秘、幽暗的东西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也许,我是在躲避我的宿命。
比如我生而为女人,比如我生长在山西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后者。因为前者我只能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后者本来是有很多种选择的。我这样说并不表明我有多憎恨山西这个地方,只是山西这个地方的“性格”(我深信地方也是有性格的)使我一生都得不到安宁和幸福。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孩子,虽然外表有点木讷,内心却丰富、纯洁、浪漫。我读一切有文字的东西,也涂鸦式地画一些自己很得意的图画。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相信无论以后做什么,自己都有一颗宽厚、自然、灿烂的心。我的父母“及时”发现了我的“问题”,他们用语言和行动教育我,人要本分,在有衣食的情况下,就要满足,不要有额外的要求,一切无关生存的修饰都是多余的。我记得,那时父亲常常拿家用之外的钱和男人们喝酒,吃一点肉;母亲则日日在晚饭后和邻家的女人们唠家常。这个地方常年干旱,气候干燥,人们的生活单调,性格固执、坚韧,对于一切外来的东西心存疑虑,但对于有衣食的生活他们很满足,也很麻木。我常常想,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呢,大概是需要不时刺激一下神经,以免在麻木中永远失去了对生活的触觉。
春天到了,狂风卷起地上的黄土,漫天里是沙和土。戏台上生旦净末丑拉长了音腔。台下的人痛骂《下河东》的潘仁美受君恩反为番邦做事,羡慕苦守十八年的王宝钏终于等到了薛平贵,还做了正宫娘娘;回到家里,喝一口醋,想一想古人的富贵,才有了一点不平,睡了一觉起来,依然到街上海吹。这儿的人对当官的人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之情。在我考上中国最高学府的时候,别人恭喜我的父母,以后会有小轿车坐了。在我的乡人们眼里,所有当官的都是坐着小轿车威风十足的。然而,毕业之后我只是当了一名小记者,后来又成了小编辑,在我春节回家的日子里,我在父母的眼里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失望。
这个地方叫你学会压抑自己的欲望,这个地方不让你胡思乱想,这个地方嘲笑你该走五十步有时候走了五十一步,这个地方一道道的山割断了你向外延伸的眼光。
而我不再怀着玫瑰色的梦,一心走着最“出息”的路:上大学。大学里的我依然循规蹈矩,不敢爱,也不敢恨,无力争取自己的幸福,也无力拒绝别人的好心,就象墙角的花,默默地开放,任凭幻想的翅膀搽破心蕊。
当然,我所描绘的只是山西这个地方的一个侧面。这儿有湛蓝湛蓝的天和清冽无比的水,这儿的人象大山一样淳朴、厚道。然而,这儿的人保守而不思进取,无知而自以为是。千年的伦理道德,民间的流言蜚语会把一个原本活泼的生命放进一个挣不脱的丝网里,一生羁束着他。
只是一个人的天性并不容易改变。在我温和、小心的外表下,内心里的狂野却与日俱增。这让我陷入自我分裂的泥淖里无法自拨,痛苦不已。
一个山西人的宿命,却要用一生的毅力来承受。
感谢网友房云峻提供此文。房云峻附言:这是2000年 3月20日《南方都市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萧史,估计是笔名,小史吧,现在谈山西的文章不多,每看到一篇,都觉得很亲切,故打出来,看能否用。又:几年前,太原台拍过一个系列片《走西口》,当时看的我感触良多,内容主要是追踪当年走西口的山西人的足迹,在包头、呼市,都能从乡音中听出当年先人的影子,只是现在,山西人的身影呢,山西的家长们连读书都不愿走远,最远到北京、西安。如果能找到《走西口》的脚本,务必给我发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