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历史上太原的森林状况和生态环境

    本文作者为中国林业史学会常务理事、山西林业学会林史志委员会主任、省政府参事

中古以前  山川秀美

    上古以前,直至一千多年前的中古,太原地区森林覆被率仍达40%多。隋唐时期,太原西、中、东三城跨汾河相接,引汾、晋水,环城绕流,“丽份环城,树柳固堤。”平川流水哗哗,杨柳飘絮,桑枣棋布,“城槐临渚”,“林塘沛泽”。前山近山区遍布高耸茂密的天然森林。隋薛道衡、李德林等大臣陪隋断帝巡幸晋阳时,多次称颂西山“松风远更清”、“静谷禽多思,风高松易秋,远林才有色”的松林美景。唐太宗的《晋祠铭》中也有记载:“绝岭方寻,横天耸翠……松萝曳影,重谷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也。”即满山以松为主的森林耸翠,重重山谷被林木遮掩,白天也觉得昏暗,轻轻薄雾,环绕林端,美景如画 ;许多珍禽异兽,栖息于林,系“ 林木郁然,一方之胜”坑。唐后期,兰村一带,满布“林峦”。至五代十国末的北汉国,天龙山还是“群山邃谷…… 怪石灵泉,藤萝荫乳窦以夏寒,黎挂响晴汤而冬绿,涧溜清(氵此),自激清音,蔓草繁清……群木荫翳”的林多、泉水遍流的避暑胜地,东山更多高大茂密森林。唐末,榆林坪一带“万木丛来”,晋王李克用在此筑避暑宫。后唐重修晋阳城等宏伟宫殿群,在北涧河上游采伐成批大柁木,溜于贮木场,名曰“溜柁”,再将大批巨木良材,顺北涧河入汾,水运至晋阳城下。

    阳曲、古交、娄烦人烟稀少,山林更为满布。如娄烦一带是唐皇朝最重要的牧养军马基地,李白有特说,“并州好马应无数”。柳宗元亦有,“晋国多马,腹梢众木”之说。马对草质和水清澈度的要求,比牛羊驼严格得多,只有山上有大量森林,才能水草丰美,才能收养得起大批军马。当时的林木繁茂是可想而知。

    由于那时本区森林众多,故气候调匀,水源丰盛,河流安澜,水质清澈,泉池众多,土田良沃,“人物阜殷”,物产富饶,除大批骏马供国家军用外,还有甚多余粮外调。自然灾害绝少,旱灾平均50多年一遇,受灾轻微。唐朝以前,“汾河不闻有泛决之急”。枯水季水“深丈余”,可通航。“漕汾晋之粟,以给京师(长安)。”唐末徐彦伯《汾水新船赋》曰:“载运泛流,行舟乃乘素波,假道于河……负重以致远。”

    那时太原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越。正如唐代文人柳宗元所说;“以稼则硕,以牧则畜,以渔则庶,而人用是富,而邦以之阜。”系全国几个著名的经济富裕区之一。

近古以后  穷山恶水

    经宋金元和明朝前大半期约六百年间战争等人为因素破坏 , 到明后期太原山林已被“砍伐净尽”,少许选筑用材也要从孝文山、芦芽山偏远高山、深山运来,或拆毁旧屋,利用旧材。如万历十四年(1586年),因汾水危及省城仅用丈椽千多根为筑堤桩木,皆取自芦芽山一带。万历十九年,重修清源城,因无林可伐,只好拆毁二座山寺,供翻修城楼之用。因木价昂贵,故万历《太原府志·宫室》按曰:“晋自万历年来,富有资者,宏开木厂,毁人垣屋,以规厚息,里无完巷,家无完壁,毁宫室为园囿,变乐土为丘墟,触目萧条……可甚悲愤。”大量拆毁旧屋售木,可见太原地区已无木材可伐。估计太原地区残林覆被率已降至 5 % 左右,且都是久经破坏后再生的低矮杂林。明朝又在太原山区一再“扩大屯田”和晋藩诸王扩大庄田,大肆焚烧草木,辟坡为田。坡田“错列在万山中,岗阜相连”,已到了“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尽坡上下则为田”之地步。

    由于毁坏了森林,灌草也备受摧残,总生物量大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灾情越来越重,受灾面越来越广.明朝时太原旱灾已加速到三年一遇,且常有“人相食”之重灾。汾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加剧,泥沙俱下,到明朝更成为“太行山西浊汾流”状样,河道迁徙,常发生诸如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汾水大涨,环抱省城……居人夜坐屋上”,溺水死者甚众的大水灾。万历《 太原府志·物产 》有这样的记载:“今反贫瘠,其所产不及三吴、百越之一大邑,虽山谷原隰,泱漭无逼,而不睹林麓之胜、禾黍之茂、畜产之繁……旬余无甘露降,则陵巅不华,而丘中之节事立槁。”可见太原已劣变成缺林少草、穷山恶水、水源贫乏、土地瘠薄、庄稼不旺、畜牧衰退、物产缺少的干旱贫困地区。

    到清朝本区森林已接近消亡。至一味地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广种薄收,走向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使生态恶化走向至极的深渊 。汾河太原段更恶化成“水势暴狂,迁徙不常,淹没农田,多被其害”的害河。虽一再筑堤设防,还是仍防不胜防。顺治九年(1652)“当水泛涨,城没大半,登城野望,田禾房屋,尽被淹没倾圮,百姓随流而死者,不可胜数。”光绪十二年(1886)汾河泛滥,冲毁堤坝,逾墙穿屋,冲毁城门,半壁西城,顿成泽国,众多民宅,荡然无存,灾后,全太原城(仓城关)人口不足三万。

    民国前半期,统治者曾采取了一些措施 ,保护森林植被 ,在东西山造林,但收效不大。

    解放后,党和各级政府采取了封山育林,建设三道绿色屏障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遏制了生态的继续恶化,并向良性循环好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求真务实,支持不懈搞绿化,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再造中古时期山川秀美的太原景象一不定能实现。

摘自《太原日报》,1998年,本文作者:翟旺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太原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太原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