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 阳 建 都 刍 议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战略城市,太原的前身晋阳城曾多次为封建王朝和政权的首扬或陪都。春秋末期到战国之初,七雄之一的赵国实际以此为都73年;西汉初年诸侯国韩国、代国、太原国以晋阳为都前后达90余年;十六国时期氐族所建前秦以此为都二年;唐末五代初沙陀酋长李克用的晋政权以此为都17年;五代十国的北汉以晋阳为都28年。此外,晋阳城还是东魏、北齐、唐、后唐的陪都,时间长达百余年之久。

    由上不难看出,晋阳建都的特点是:或为少数民族和割据政权的首城,或为统一王朝的陪都。但是晋阳在中国主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顾炎武在《历代宅亲记》中,将晋阳与关中(长安)、洛阳、建康、开封等大古都一起列为专篇,相题并论,其地位非同一般。晋阳建都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与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晋阳是我国古代北部边防重镇。在我国古代,从战国两汉到隋唐五代,自然形成一条西南——东北向穿越我国北部地区的农牧分界线,即《史记·货殖列传》所称“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这条分界线以北,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属于草原部落文化地带;分界线以现,则是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居住区,属干旱地农业文化地带。分界线南北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旷日持久的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这种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治乱。晋阳城正处于这条分界线中段。位扼南北东交通要冲,是各民族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相碰撞的接合地带,于是不可避免成了民族冲突和融合的一个重要中心。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时,农业区域便向北扩展,靠近中原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变牧为耕;同时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也有意识地将部分游牧民族迁入汉族农业区。上述两种情况,使大批少数民族融合进华夏族大家庭中来,为了巩固融合成果,阻止游牧民族南下搔扰,统治者总要加强北部边防。这时的晋阳城便成了中原王朝北边防务的坚强堡垒,统治者往往以此为诸侯国都城或王朝陪都,战国之初的战国、西汉初年的诸侯国、东魏、北齐、唐、后唐等王朝政权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在晋阳建都的。

    北宋以后,农牧分界线北移,中原经济重心南迁。晋阳城被毁后,新建的太原城军事战略地位相对式微,从此结束了其建都历史。但是,由于太原地理形势的重要性,巨大的人口资源,发达的农工商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仍不失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

本文作者:康玉庆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太原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太原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