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代县杨忠武祠:忠诚刚烈彪炳千秋

  还没去代县拜谒杨忠武祠,先联想 到了悲凉萧杀、寒气逼人的古战场。

  天气也好像有意为我的代县之行渲染气氛。按说已是阳春三月,不想还没到太原,气温骤降,天色阴沉,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片,不一会,一路上山峦尽白,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季。

  车进县城,迎面是一座雕梁画栋的牌楼,上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望着这座制作精美的牌楼,我一遍遍地想,这座在历史上遭遇过无数次战火的县城,其文化内涵到底应该是什么?这里地锁晋北咽喉,雄屏中原腹地,千百年来与关外游牧民族不断厮杀,是一片与中国历史上最激烈的民族冲突脱不开干系的地方,一片让人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地方,来这里的人最该了解的,是战争留在这片土地上的踪迹。

  历史·传说·英雄

  杨家祠堂在县城东20公里处,鹿蹄涧村。

  这是个有1000多口人的村子。村里多数人为杨姓。我们去时,鹿蹄涧村像所有的乡村一样,在清新的空气中显得异常宁静。杨家将波澜壮阔的故事早已成为往事,如今,这里只是一个杨姓人家居住的村落。杨家祠堂就坐落在村头,看来,祠前宽阔的场地和祠堂带来的旅游商机,为村人提供了休闲和经商的场所。几位老人背靠在一个小卖部窗下正在闲聊,几个孩子在不远处嬉戏,一派平静融和的景象。

  我又看到了两个牌楼。看这里牌楼的形制,显然是新修的,尽管不如路口的那座高大,却也斗拱飞檐、色彩流丽,看来是想为杨家祠堂增加一道风景。牌楼匾额前后,分别书写着“正谊”、“廉垂”、“四知”、“明道”几个字,想来是要用简洁的文字昭示出杨家的道德风范。“四知”二字,又分明把杨氏一脉追溯到了汉代的著名廉吏杨震那里,以拒贿闻名于世的“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为杨家在忠烈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文人气息,在后人看来,这样的杨家也许更完美,这样的杨家似乎更值得景仰。

  小时候,我曾读过许多演义故事,后来又听过许多类似的故事,经过比较,我觉得,中国所有的演义故事中,从没有出现过像杨家将这样一个家族化的英雄群体,杨家的男儿,或骁勇善战、或英武洒脱、或神力无比、或机智敏捷,杨家的女子,或英姿飒爽、或美丽娴雅、或慈祥仁爱,连烧火丫头也是一副好长相一身好武功。凡中国人的道德观、英雄观中应该有的,杨家将人物身上都有,凡能让人崇敬喜欢的英雄品格,杨家将人物身上都具备。历史造就了英雄,民间文人们又极尽所能地塑造了英雄,百姓又是如此喜爱英雄,这可能是杨家将如此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祠堂·伦理·尊卑

  杨忠武祠,也叫杨将军祠、杨令公祠、杨家祠堂,初建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正门匾额上的“敕建”二字表明,杨家祠堂也和多数名人祠堂一样,当初是奉旨修建的,这不知道是要表示出祭祀对象的尊荣,还是要表现出家族的骄傲,抑或是祠堂本身的价值。

  依然是那么多的台阶,依然是建筑在比周围高出许多的台地上。我见过的几乎所有祠堂都是这种情况。望着大门匾额上的“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等字,想着杨家的世代忠烈,我突然悟出了各地高建祠堂的原因。原来,所以如此,就是要增加一种视觉上的崇敬感,让人有一种仰之弥高的感觉。从建筑学的角度讲,雄伟的建筑若没有高大的基座承载,也会产生出不协调的感觉,更不能保证祠堂在周围建筑物中突出醒目的位置。

  杨家祠堂的建筑规模不算太大,但由于这样处理,仅仅三间的大门,却能给人以威严肃穆的感觉,加上背后的雁门山,远处隐隐可见的五台山和四周平坦的土地,这种感觉就更加突出。

  也许不是旅游季节,祠堂内空荡荡的,只有看门的杨姓老人接待了我们。进入大门,得知祠堂分外院、前院、后院三部分,据介绍,整个祠堂占地面积仅1800平方米。让我感到异样的是,这里的建筑名称、格局与我在其它地方见的有所不同。让人隐隐感到缺少了该有的高贵,比如常见的山门,这里只称祠门,虽然依祠堂的格局,这里仍有中殿、正殿,却缺少了仪门、献殿。更谈不上前宫后寝。显然,由于杨业的官阶仅为追赠太尉,又是地方武官,尽管武功赫赫,在崇文抑武的封建社会里,建筑规格还是低了许多。

  中殿其实是通往前后两院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檐,殿门高悬“气作山河”四字匾额。殿中有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制的《杨氏封秩》匾额五块,殿中央展示的是相传宋太宗钦赐大郎杨延平的金鸾驾一付。所以单独放在这里,我想主要还是“钦赐”两个字起了作用。尽管也是传说中的东西,但与后院厢房中的“五郎铁棍”、“六郎剑”、“穆桂英甲胄”相比,身份分明高出许多。祠堂是个最讲究伦理秩序的地方,不单人的位置有讲究,连东西也讲究。

  后院正殿也是面阔三间,进深四檐,但与中殿相比,布局陈设显然更讲究,明间檐头高悬“敕建”竖匾,廊下悬“忠勋世美”,东次间悬“千秋忠义”,西次间悬“威镇华夷”横匾各一方,两侧廊柱上挂着一副对联: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三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专城。

  殿内神台上塑杨业和佘太君像,两侧神台上分别有杨业八子彩塑,东西南三面是杨氏家族历代名将塑像,共22尊,个个英容伟俊,气宇不凡。与各地祠堂相同的是,尽管杨门女将与杨家儿郎一样为朝廷建功立业,但按照祠堂的规矩,这里仍没有她们的位置。来这里祭拜的人,是不是应该为她们鸣不平。

  忠诚·悲壮·刚烈

  在杨家将群体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忠诚。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七郎八虎血战金沙滩,老太君百岁挂帅,所表现的无一不是为国尽忠。忠臣,历来都是国人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历史人物能否受到欢迎的一道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奸臣害忠良曾经是历史的真实,在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都发生过。一旦把这些事件放到民间传说中,就会演绎出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不同版本的杨家将故事中,杨家将首先个个都是忠臣,国难当前,挺身而出,受尽屈辱,死不变节,无论是奸臣陷害,还是沙场危难,始终都保持着对大宋王朝的绝对忠诚。这分明就是儒家理想的道德楷模,分明是百姓心目中理想的英雄。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迹怎能不感动人,怎能不代代相传?

  让人敬重的是杨家将的刚烈。所谓刚烈,一是杨家将为国家社稷献身的悲壮惨烈,一是整个家族几代人不分男女老幼,无论尊卑贵贱,前赴后继、矢志不渝战死沙场的壮烈。血战金沙滩一仗,杨家七郎八虎中,四人战死,二人被俘,一人出家,仅六郎一人生还。十二寡妇征西,又是死伤大半。还有,不论谁,每当看到百岁老人佘太君挂帅,烧火丫头杨排凤随军出征时,相信都会为杨家的忠烈所感动。这种气节,这种精神是一般人所向往而又难以企及的,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所需要的。

  中国从来没出现过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式的英雄群体,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悲壮惨烈的家族,更没有哪一个家族出现过如此众多令人喜爱的英雄人物。在这个家族曾经献身的土地上,去拜谒这样一个充满悲壮意味的家族宗祠,一开始就让人充满了慷慨悲歌之气。

  村祭·根脉·追思

  从祠堂里出来,被矗立在祠堂对面的戏台吸引,戏台叫颂德楼。祠堂是颂扬先辈功德的地方,戏台正是专门为歌功颂德所建,想必“颂德楼”就取的是这个意思。在戏台右侧的那个小卖部前,我又看见了闲坐在那里的几位老人,问其中一位,戏台上什么时候演戏,演什么戏?

  老人回答:“每年村祭必唱戏,唱戏必唱杨家将。”

  又问:“什么时候村祭?”

  老人回答:“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传说是老令公的生日。”

  我问:“凡杨家将戏都唱吗?”

  老人叹一声,说:“不,不。不唱《金沙滩》。”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故事中最悲惨的一段。在那场恶仗中,杨家的七郎八虎战死过半,鹿蹄涧村民不看《金沙滩》,想必是怕重睹那悲惨的一幕。

  据老人说这里面还有个故事:有一年春天,村里唱戏,有人冒冒失失点了《金沙滩》,不想开戏前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开戏后,突然风尘大作、天昏地暗。演到二郎、三郎惨死疆场时,黑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铺天盖地,戏再也演不下去。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村民编造的故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杨家后人不愿再看到先辈的悲伤事,不意看到杨家将一个个惨死疆场。这样的传说,实际起到了一个惩戒作用———以后再演,连上天也不答应。

  离开鹿蹄涧村前,我再次眺望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只见村头的树已经春芽萌动,刚来时塞外的寒意似已化为春天的温暖。有杨家将的故事,有杨忠武祠,这里将永远是普天下杨氏一族的根之所在,也是天下爱国者永远怀念的地方。我想,以后我还会再来的。

山西古祠堂系列
矗立在人神之间口味山西古祠堂
夏县司马温公祠:拜访千古文人的典范
平陆傅说祠:比孔子更早的圣人
盂县藏山祠:赵氏孤儿的故事
万荣后土祠:供奉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
代县杨忠武祠:忠诚刚烈彪炳千秋
临漪刘家祠堂:悬崖边的祷告
中华宰相村中的裴晋公祠
常平关帝祖祠
碛口西湾陈家祠堂
相关内容:
太原沧桑之晋祠
太原沧桑之傅公祠

 

代县杨忠武祠

杨忠武祠鹿蹄石

本文作者:韩振远,摘自《山西晚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5-1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