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南盐池史话

  晋南,古称河东,现为运城地区12县一区。它大致由四大元素组成,那就是左右环绕的汾水、黄河,南北挟峙的中条、吕梁,盛产粮棉的断陷盆地和取之不尽的盐池。盐池是这块狭长形山间盆地的中心,是晋南最低处,海拔仅320米,周长60公里,是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封闭型内陆盐湖,因在燕山、喜玛拉雅等造山运动的作用下山隆地陷,于新生代第四纪初的约两千多万年前形成,可以说它就是晋南盆地的盆底。盐池虽无什么旖旎风光,但不去看看它,等于没到过晋南,因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之关系太密切了。

  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若不随时适当补充盐类,便会浑身浮肿四肢无力,根本无法生存。在远离海滨的华北内陆腹地竟然有这么个盐池,这样的特殊生态环境就使它成了宝。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密密麻麻分布于盐池周边的两千多处古生物化石和人类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远祖一直在盐池周围狩猎、活动、采集食物。五千年前,从西北南下和自东南北上的黄帝、蚩尤部落联盟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一连串的冲突,双方曾为争夺盐池这个重要自然资源的控制权爆发过一场激战,结果是蚩尤战败。后来的尧、舜、禹三帝分别创业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蒲坂(今晋南永济县)和安邑(今晋南夏县)。周灭商后,将文王之子郇伯封在盐池边上(今运城西曲樊村)。春秋时,晋侯打算挪挪都城位置,大夫们都七嘴八舌地说最好是搬到郇伯之地去,战国魏文侯也以安邑为都。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围绕着盐池创业建都呢?按《左传》的说法,晋南“沃饶而近盐,国利民乐,不可失也”。我认为,盐池其实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它接纳了两边地台冲刷、渗透下来的各种盐份,保持了盆地农田酸碱度的正常。同样以灌溉农耕方式生产的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就是缺这样一个盐池,结果因土地盐碱板结而衰落了,而晋南盆地至今仍是肥田沃野。

  远古时人类获得池盐,无须人工,只靠它自然形成。这里每年夏天有从中条山吹来的南风,蒸发盐池中的咸水,加之日晒,产生盐结晶体,就可捞取了。这简直是一笔天赐财富。四千年前的一个夏天,舜帝巡视于此,见百姓们正高高兴兴地捞取这老天爷赠与的池盐,他很是愉快,坐在盐池边的卧龙岗上抚琴而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就是被称为中国诗歌之始的《南风歌》。春秋战国时,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扩散到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剩晋文公重耳称霸,想必也借助于池盐之利。“伯乐相马”的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条盐道上,此道名为“青石槽”,它横穿中条山,途经虞国(今晋南平陆县),达通往中原的黄河茅津渡渡口。秦穆公的臣子伯乐就是在这儿发现那匹拉着盐车的倒霉的千里马,发出人才不得其用的慨叹。此古道今日尤存。后来的历代政权意识到池盐的“阜财”作用,从汉代起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官府管理控制机构“司盐”,实行盐业专卖,从中获得巨大赋税。唐设“两地榷盐使”,年赋税收入达150万缗,占全国盐税收入的1/4。宋置“提举解盐司”,盐池的池盐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元代设立“河东转运盐使司”,在盐池边修筑了城池,名曰运城,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盐务专城。明、清两代均派驻了“巡盐御史”。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历代政府还在盐池周围修筑了不少防护设施,如唐有“壕篱”,宋有“拦马短墙”,明代干脆两次大规模调集民工,围绕盐池修建了一圈高6.6米、厚4.8米、长约50多公里的“禁墙”。

  为保护一个湖修一道长城,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份了。盐池还有个被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列为世界首创的技术,就是从1300年前唐代开始的人工修畦灌卤晒盐法。这大大提高了池盐产量,是人类对自然力的自觉掌控和运用,盐业生产的划时代变革。相比之下,西方想起来在海边修畦晒盐仅有300年历史。

  不过,这盐产量提高了,一旦经营不善,供大于求,也会出现滞销。北宋政权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皇帝急了,把有干练之称的包拯任命为“三司户部使”,派到河东来主管盐政。包拯一上任,立马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他先把那些贩卖私盐的豪强砸扒下,干脆利落地收拾掉了竞争对手,然后整顿盐业管理。他认为,运城盐业亏本的主要原因,是官僚衙门式的管理体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于是,他大胆改革,采用了范禅的“钞引法”建议,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股票——“池盐股票”。看来这位官员兼池盐公司董事长的信誉不错,这份国企股的股票抢手不说,还一路标升,成了牛市。包拯主持盐政5年,政绩显著,盐池的经济也搞活了,转亏为盈。当他两袖清风地离任时,河东官员军民万人空巷,依依不舍地送出去老远。看人家这官当的,真没得说。

本文作者:志钢,摘自《大地》 (2003年 第十一、十二期合刊)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5-1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