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碛口白家山记行

  白家山——碛口古镇的一个无名小村,它不像西湾村是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村,也不像李家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正因此它完全遗存着建造的原貌,才显得弥足珍贵。它位于碛口以东约4公里的山坡上,碛口至柳树公路的北侧,是一个700多人的山村,村中以白姓居多,是碛口经济辐射范围内的重要村落之一。 

  车行至山下,抬头仰望处,只见山坡上屋舍错落,星星点点,这便是白家山。村中民居分布在东西走向的一条沟的两侧坡上,老院多集中于南侧,其中以白家七兄弟的五处院落最为引人注目。老大白叔明大约在清同治年间带领众兄弟在碛口创业,经营德和商行,生意兴隆,成为白家山首富,在村里修起了大宅院。五座院落相距很近,可分成东西两线,老大院位于西线北头,老二院位于西线南头,老三院位于东线北头,老四、老六共建一院位于东线中部,老七、老五院位于东线南头。从布局看,建院顺序似乎是老大院、老二院、老三院、老四老六院、老七老五院。五处院落的结构大致差不多。尤其是老大院、老三院更为相似,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两处院落。 

  从进村的路上就可以看到老大白叔明的院子,它位于山梁最高处,很醒目。走近细看,这是一个紧凑的二层四合窑院,坐北面南,院落大门开在西南角,门额刻有“爽气来朝”匾,门外有照壁,门楼雕刻细致。正面有五孔没根厦檐砖窑,窑腿墙上有数个龛位,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为三间马厩,东南角为厕所。按北方传统的院落布局,大门应在东南角,而厕所应在西南角。此处布局或出于地势的局限,或出于阴阳风水先生的主意吧!从一层西侧可上二层。二层正面为带廊大厅五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是家族活动的场所,也是祖先牌位设置处,东西厢各三间砖房,东厢单坡顶,西厢双坡顶,另外在东厢北房旁开一小门,可通往街巷,门额有“光裕第”匾。整个院落设计合理,保存较好,当是村中最有价值之建筑。 

  沿着山路向下,我推开一间虚掩着的门,我打量着这里,几株小草,几间窑洞,一个羊圈,一株枣树,简单、自然得没有一丝修饰。这里是人间仙境吗?如此光景,我突然想到一个古老的词汇——反璞归真。不是吗?这个院的主人看似富甲一方,其实还很淳朴,其本色也充分的体现在这建筑上。这里的古朴建筑、民俗风情,各具风采。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不凡的技艺,砖雕、石雕、木雕,随处可见。门楼、雕花窗等,每地每处都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院里的一切,都富有浓郁的乡土风情。置身其中,那些旧事仿佛在耳畔回绕,遐想无限。看着这些,脑海里不停闪现那平淡充实的生活。如此这般,岂是现在忙忙碌碌的人们能相比得了的?欣赏这里的一切,不禁令人陶醉。不经意间又来到一处院前,它位于老大院东南,原来这是老三院,院落结构相同,亦为二层四合院,院门开在西南角,门额刻有“居安资深”匾,门楼上下木挂砖雕也很讲究。一层正面五孔窑,东西两厢各三间砖房,南面为一排马厩,二层正面为五间砖房,不带檐廊,东西两厢各三间单坡房。相对而言,老三院的建筑没有老大院精致讲究。 

  其余三院均为单层四合窑院。其中老四老六院与老五老七院连在一起;老二院破损严重;老四老六院大门楼灵巧讲究;老五老七院大门开在正南。 

  古老的白家山,砖瓦磨合、砖石木雕,夕阳的余辉映衬出其浓重的威严,仿佛向后人昭示其前世的奢华。这里也是晋商的集中地,因此,古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纯朴的建筑、考究的设计,还应是其背后弘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礼貌待客、和气生财的传统美德,尊才重德、知人善用的用人之道等等的晋商文化吧! 

  除古院落外,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村中的雨水贮蓄工程。在村子的南坡下方,修筑有一个石砌圆形水池,直径在15米左右,深约2-3米,在白家五院的中间有一石砌水槽,水槽连通村中各条街巷,街巷均为石板铺路,这样,每当下雨时,村中的雨水就会顺着街巷,汇聚到池中。这种雨水积贮工程在碛口附近独此一处,而且设计巧妙,保存完好,颇具研究和欣赏价值,这是古人的杰作,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 

  并且,从白家山的蓄水工程,也很好地折射出了先民们的村居选择和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的智慧。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往往是择水而居。选择河湖之畔定居,以图人畜饮水之便利。黄河、长江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道理也正在这里。但是,择水而居也往往深受水害。一场大雨,一场山洪,河水暴溢泛滥成灾,水边的居民苦不堪言。有时,几年的心血挣下的家产,顷刻之间就荡然无存,就是人畜的生命也往往不保。久而久之,先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择水而居并非上策。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很可能因一场暴雨就化为乌有。 

  可是,弃水而居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作为人畜饮水怎么解决呢?这时,聪明的先民们又想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凿井而饮”。 

  “井”在我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孔颖达《易疏》:“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汉许慎《说文》:“古者伯益初作井。”益,亦作翳。伯益为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舜要让位给他,他却避居箕山。按这个传说,伯益与舜同时代,距今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已发明了井,已开始凿井而饮了。 

  但问题是有些远离水患的内陆高地地下水位极深,凭先民们简单的劳动工具是很难凿出″井″水而饮的,怎么办?面对新的困难,我们的聪明的先民们又想出了绝妙的办法,就是靠老天的恩赐,充分利用地形,积聚、贮存四季的雨雪水而饮,这就是″旱井″的发明。 

  旱井一般凿挖在村落,民居院内的最低处。每逢雨天,四处的雨水汇集井中,便成了居民日常生活中人畜饮用的水源。旱井别看它简单、省事,但凿挖、饮用时亦颇有一番讲究。旱井的形状一般成方形或圆形,四周用平整的石头砌成,井底铺以细砂、碎石,以沉淀污泥。每年的雨季来临前都要淘洗一次,去除污泥、淘净沙石,以保持一年清洁的水源。饮用时,还要经过简单的过滤,以去除水面的杂物。现在,我国北方干旱地方还广泛使用这种古老的水井。 

  从白家山的地形及村中大旱井的设置情况看,一条大沟横亘东西,村民定居西边沟坡,当初或许沟底清水潺潺,泉水日夜流淌不息,村民正是看准了这一方水土,择水而居的。但后来,气候干旱,沟中泉水日益枯竭,而村民又聚居多年,世代繁衍,实在重土难迁。万不得已,就利用村中地形开挖了这方大旱井。从旱井的废弃情况和周边的石头的磨损、光滑程度看,此井亦恐怕有几百年了吧! 

  现在,大旱井早已弃之不用了,但却为古老的山村平添一道风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因为它既见证了山村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艰难的生存历程。 

  据讲,白家山原有观音、关帝、火神等五座庙宇,可惜今已无存。按古代建村立庙的规则,庙宇历史即为建村的历史。可惜在白家山众多的庙宇遗迹处,我们已经无法找到有关建庙的碑刻记载了。据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他们记事起,这些庙宇就已经荡然无存了。也就是说,这些庙宇毁坏已有百年的时间了,而白家山的历史也至少在百年甚至几百年了。 

  一座小小的白家山村,有着悠久的苍凉,伟严的历史,隽永的哲理,如陈年的老酒一样醇香、诱人。它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用数字去衡量的,它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份丰富的民族遗产。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今天的中华民族,今天的中国人,不仅要保存、保护好引以自豪的传统民居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要创造出更值得我们自豪的、现代化的又是传统的乡土民居,延续,更新,再生乡土文化。 

  登上高处,举目远眺,面对这古老的建筑、悠远的余韵,心灵总会不由地随她起起伏伏,让她叩响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珍藏永久。一阵微风拂过,把飞扬的情思牵回,此情此景,使我忘了归路。

本文作者:任丽波,摘自《太原日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5-11-09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