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国人口知多少?

  内容摘要:目前学界关于春秋时期晋国人口总量问题的研究尚是一段空白。本文运用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借鉴人口史研究的先进方法,对原始的经典的历史资料进行新的评估,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结论。晋国人口总量在文公时约在196万左右,在平公时约在288万左右,在后期当在400万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关键词:人口理论    人口史研究    晋国人口

中图分类法:K258                      文献标识码:A

What Was the Population of Jinn State?

Li Yafe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4,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bout population of Jinn state has not be done. This these applies the basic theory of population and the advance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bout population history, analyses those classic historical material again, draw one new conclusion from it. The population of Jinn state was about 1,960,000 in B.C.633, about 2,880,000 in B.C.537, above 4,000,000 in B.C.453.

Keywords: 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he research about population history 

The population of jinn state

 

关于晋国人口的研究,当前已出版的通史或专史大都付之阙如。虽说因为原始统计资料的缺乏,使得这个研究做来困难;但依据史籍中的相关数据和人口理论的一般逻辑,即使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结论,给出一个大概的区间,总是可能和必需的吧。因由此意,笔者不揣固陋,写下这篇小文,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一、晋文公时期(公元前633年前后)晋国人口总量的估算:

据《吴子图国》,“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阵三万,以服邻敌”。这个说法是可信的[1]。据《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做三军。一军12500人,三军37500,约四万人。这就给出了春秋初期三大国的军备比例数据。军备是国力的体现,民众是国力的根本。由此,也可以看出齐、晋、秦三国人口的比例为543

齐国那时的人口总量是多少呢?《国语齐语》说:管子“三其国而伍其鄙”。又说:“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又说:“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韦昭注曰:二千家为一乡,二十一乡,凡四万二千家。又说:“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属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韦昭注曰:五属,四十五万家也。由此可知,齐国国野共有民众49.2万家。一家按有5口计算,齐国应有人口246万。如此,则晋国应有人口196.8万;秦国应有人口147.6万。晋国的人口总数暂且不论,秦国的人口总数同其他历史记载是不矛盾的。《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此处的县同西汉时的县,性质是相差不大的或者说是一样的,按每县有口五万计[2],此时秦国有人口205万。秦缪公时的人口应当比秦孝公时少,这是肯定的;同时也不能少得太多,否则就不符合它的大国地位。按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所载:“平王东迁三十余年,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五千里外,非天子所御,自太子公侯之下至于庶人凡千一百八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三人。”之后不久,齐、晋、秦、楚四大国与淮泗诸国并存,秦国的人口若少于一百万,反到与之矛盾了。以此反观,晋国此时的人口总数为196.8万,也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二、晋平公时期(公元前537年前后)晋国人口总量的估算:

公元前645年,秦晋韩之战后,晋国实行了“作辕田”和“作州兵”制度,国野之间在服兵役上的界限渐渐模糊,即野人也服兵役,也就是全国整体动员。[3]《左传昭公五年》记载:楚子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大夫莫对。薳启疆曰:“可,苟有其备,何故不可?……晋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诸侯而麇至,求昏而荐女,君亲送之,上卿及上大夫致之;犹欲耻之,君其亦有备矣。不然奈何?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羊舌肸之下,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皆诸侯之选也。韩襄为公族大夫,韩须受命而使矣,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韩赋七邑,皆成县也。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晋人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怒,以报其大耻,伯华谋之,中行伯、魏舒帅之。其蔑不济矣!”杜注:“成县,赋百乘也。”这里薳启疆是说,如果晋国遭遇巨大耻辱,起而反击,最大可以出动兵车4900乘。也就是说,薳启疆道出了晋国的军事力量。前文说过,军备是国力的体现,民众是国力的根本。据此可以估算晋国此时的人口总量。

春秋中后期,“一乘”体现为兵员75人[4]。4900乘,即是兵员4900*75=367500人。根据言者意境可知,这是一种比较充分的动员。一般说来,全部人口中,50%的人口是女性,男性中有45%为少年儿童和老人。[5]女人、小孩、老人,这三者都不能服兵役;可以服役的青壮年男子占全部人口的50%*55%=27.5%,即1/4强。这当然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状况,除非兵农完全合一;然而一个社会决不会让全部成年男子脱离生产。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中言:然考苏(秦)、张(仪)之说,计及山东六国,戎卒尚逾五百余万,推人口数尚当千余万。后来有学者据此推知当时人口两千余万、两千五六百万或三千余万。[6]以上关于战国人口总量之四说,皆是以全民的1/21/41/51/6服兵役来推算的,不失为有据。但是,必须知道,苏秦、张仪在说辞中的意思是说关东六国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此等数量的兵力,并不是说关东六国就常备着此等数量的兵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军队最大维持量不大于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过此社会就有崩溃的危险。征之于各国历史之统计,莫不如此。在中国古代亦然。兹举一例。《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载后主所递《士民簿》:“(蜀国后主)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军民比例为1.29.4,约为18。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动员了,所以“益州疲敝”[7]。据此可知,晋国此时人口总量不少于367500*8=2880000即288万人。

 

西汉时期泛三晋地区人口统计表

 

项目         地区

户数(A

人口(B

县数(C

平均每户

有人口数(B/A

平均每

县有户数(A/C

平均每县

有人口数(B/C

上党

73798

337766

14

5

5271

24126

河内

241246

1067097

18

4

13403

59283

太原

169863

680488

21

4

8089

32404

河东

236896

962912

24

4

9871

40121

魏郡

212849

909655

18

4

11825

50536

常山

141741

677956

18

5

7875

37664

河南

276444

1740279

22

6

12566

79104

颖川

432491

2210973

20

5

21625

110549

弘农

118091

475954

11

4

10736

43269

巨鹿

155951

827177

20

5

7798

41359

总计

2059370

9890257

186

5

11072

53173

 

据《汉书地理志》制

 

三、晋国后期(公元前453年前后)中心地区最高人口总量的估算:

    《汉书地理志》有西汉后期各地的人口统计,这是中国空前的人口极盛。其中,河内、河东、上党、太原四郡的全部,魏郡、常山的大部,相当于晋国后期的中心区域。我们判定,这一区域的人口在七百年间(公元前700—公元前2年)是在原生状态下发展的,因为史料证明,这一地区的人口在这一时段,向外流动的多,向内流动的少。所以,西汉极盛时这一地区的人口总量,可以看作是这一地区在前汉时期的生产力条件下和前汉时期社会总体条件下人口容量的最高限。超过这一限度之后,即开始有人口外流。(见下图)据统计,西汉极盛时这一地区的人口总量为4635874万人。(见上表)西汉社会生产力和晋国社会生产力不

具严格的可比性,但比较多地具有可比性。因此,可以说,在晋国后期,其人口总量不会超过463万。因为在那个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甚至明显的移民运动出现;而在三家分晋之后不久,却有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出现了[8]。这说明,在晋国后期,其中心地区的人口总量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即将趋于饱和了,亦即接近于463万,或者说相差不远了,应当在400万以上。

四、关于晋国人口增长总体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关于晋国历史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晋献公开疆拓土、晋文公开创霸业之后,晋国社会持续发展,保持了长期的繁荣景象,维持了百余年的霸业。在这样的条件下,晋国人口持续快速增长(这从上图公元前633年到公元前425年之间的两段增长线可以看出,它在本质上体现为一段平滑的增长曲线,其函数表达式是:y=(1+0.0041)x+196.8,x∈(0,208],208=633-425),年平均增长率接近千分之四(0.41%,依前文研究所得之近似数据计算),略高于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34%[9])。到晋国后期,人口总量仍有继续增长的势头,但因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增长的人口开始外流,所以(原)晋国中心地区的人口总量在以后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在四百万左右上下波动。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7] 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9] 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3.

[10]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1] 齐国兵力,另外有三说:为六万;为四万;为三万。《国语齐语》韦昭注:“贾侍中云:‘一国之赋八百乘也。乘七十五人,凡甲士六万人。’昭谓:此周制耳,齐法以五十人为小戎,车八百乘当有四万人。又上管仲制齐为三军,军万人,下又曰‘君有是士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也,而车数多者,其副贰陪从之车也。或云:‘八当为六。’”吾谓诸说皆非。盖六万说,韦昭已驳其非。三万说,也不成立,因为考管仲“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之意,谓三万为成就霸业之最少或必备兵力,是当时管仲为齐国设计的军备规划,非后来齐国实有兵力也。四万说,也不成立,因为“八百乘”乃西周旧制,在春秋时期必被突破;“八百乘”说,有乖时势。

[2] 见《西汉时期泛三晋地区人口统计表》

[3] 参见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第132页。

[4] 参见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第139页。

[5] 参见刘铮:《人口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159页。

[6] 如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6页;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47页;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7] 见《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8] 这个时期的移民表现形式有这么几种:政治移民----三国向外迁都;政策移民----秦国徕民政策;工程移民----兴修水利工程;民间的自发移民。韩、赵、魏三国分别迁都(赵国迁都在公元前425年,韩国迁都在公元前416年,魏国迁都在公元前361年,依杨宽《战国史》),本身就是一种移民表现。君主、嫔媵及大批官员的长途移动,应有相当数量的军队护送,同时会有官员眷属和佐吏随行,总量不在少数。此种移民形式,征之商代盘庚迁殷、北魏孝文帝迁都而益信。三晋国家民多地狭,故商鞅入秦之后能行“徕民政策”,“徕民”也是一种移民表现。魏迁大梁后,曾征调大批民夫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如大沟、鸿沟。研究表明,大梁在迁都前,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开发后即呈现繁荣景象(参见倪健中主编《国是论衡首都中国》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和牛建强:《战国时期魏都迁梁年代考辨》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人烟阜盛中少不了有魏国旧有地区人口的流入,事实上,参与兴修水利工程的民夫没有理由再迁回去或迁到别处去。此外,民间自发的移民现象,在政府活动的影响下,恐怕也不在少数。

[9] 此处数据,依张善余的研究结果计算:公元前684年约为11847000人,春秋中、后期约为25000000人。见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另据路遇、滕泽之的研究,公元前684年至公元前340年这一段时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2%。见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本文作者:李亚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5-11-07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